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高速公路在建设的初期,在设计和施工中,防雷问题一直不被重视,投入使用后,三大系统(收费系统、通讯系统和监控系统)不同程度地遭受雷击,造成部分系统功能丧失或瘫痪,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现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对防雷的重视相对有所提高,但对防雷接地的要求却不统一。在宁高速公路的施工中,由于地质情况复杂,而接地装置的处理却很简单,因此,施工结束后,经过检测,大部分防雷接地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 标签: 高速公路系统 防雷接地 高速公路设计 福宁高速公路 防雷问题 收费系统
  • 简介:哈巴河阿齐金矿产于华力西中期哈巴河杂岩体中的挤压破碎带中,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具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特征.矿体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成矿物质来源与赋矿岩浆岩有关,属高-中温岩浆热液型脉状金矿床.

  • 标签: 新疆 阿克齐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成矿物质
  • 简介:恩河油田已开发一百多年,创立了一种从多层合采井中快速有效测算分层配产的方法。只应用少量容易得到的可用数据,包括完井数据、历史开采数据、砂层深度数据和油田井位数据;研制出一套周于鉴定修井作业备选对象和测算产量增加幅度的数据采掘手段,包括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文中列举出了这种方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恩河油田应用的一部分成功实例。

  • 标签: 油田开发 挖潜 加利福尼亚州 数据采掘 修井作业 回归分析
  • 简介:利用浑善达沙地11个站点1961~2000年扬沙和沙尘暴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该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气候学特征,包括其地理分布、季节变化、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等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40年来,浑善达沙地东部沙尘暴出现日数在减少,而浑善达沙地西部地区沙尘暴出现日数呈波动增加态势.沙尘暴出现日数的变化是特定气候变化的反映,同时下垫面条件的持续恶化是造成浑善达沙地西部沙尘暴天气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内蒙古 沙尘暴 气候特征 地理分布 季节变化 年代际变化
  • 简介:1998年3月16日在浙江省杭州电影拍摄基地招待所由美国阿什泰公司与浙江省测绘学会联合举办了阿什泰新产品、新技术研讨会。与会代表来自浙江省甲、乙测绘单位和科研、教学单位,共45人。

  • 标签: 新技术研讨会 泰克公司 产品 测绘单位 浙江省 测绘学会
  • 简介:1999年夏季,中国首次组织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分析此次考察中楚奇海海域上空获得的大气结构和臭氧探空资料,结合臭氧总量观测光谱仪(TOMS)臭氧总量和NCEP大气环流资料,指出:考察期间楚奇海海域上空臭氧总量与13km以下臭氧含量关系密切,而在20km附近最大臭氧浓度处的臭氧变化与大气臭氧总量关系较差,表明整层臭氧总量的变化主要受低层大气臭氧变化的影响.大气臭氧总量呈高-低-高变化,对流层顶高度呈低-高-低变化,分析500hPa高度场表明:考察期间的天气系统可能是造成局地臭氧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楚克奇海 北极 臭氧探空 对流层顶 天气系统 大气环流
  • 简介:应用GC/MS、GC/MS/MS分析技术,剖析了塔西南地区侏罗系和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建立了区分的指标体系,即二叠系源岩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含量丰富,侏罗系源岩重排藿烷含量较低,但检测到二萜类化合物,而在二叠系源岩中未检测到该类化合物.柯亚原油重排藿烷、C30-未知萜烷发育.精细油-岩对比结果表明,柯亚原油主要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同时原油中检测出微量的二萜类化合物,说明侏罗系烃源岩也有一定的贡献.

  • 标签: 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 重排藿烷 油-岩对比
  • 简介:芒拉艾肯红柱石矿床位于南天山博洛霍坦北坡,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之石炭纪野云沟拗拉槽东部,北与霍拉山地块相邻,二者之间为霍拉沟大断裂.区域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和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以及中上石炭统塔拉组.

  • 标签: 颜色 晶体形态 包体 找矿远景 新疆 红柱石矿床
  • 简介:通过对罗布泊东部阿奇谷地中部AK1孔及露头剖面第四纪沉积特征的综合研究,初步分析了阿奇谷地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结果表明,阿奇谷地第四纪古地理受上新世以来区域构造控制,谷地两侧北山及阿尔金山的隆升,一方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控制了其沉积环境的演化。其中第四纪以来阿奇谷地沉积环境有两次明显变化,早更新世中期谷地中开始出现湖相沉积;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沉积范围扩大,为罗布泊湖的大发展期。晚更新世谷地两侧普遍出现砾石层,与中更新世呈不整合接触,表明构造抬升造成湖泊退缩。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沉积环境波动变化加快。

  • 标签: 新疆 罗布泊 阿奇克谷地 第四纪 古地理
  • 简介:辛格尔一带的前震旦纪古老变质岩系为一系列的变质核杂岩。其内核由早—中太古代古陆核组成,外核为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变质岩系构成的多层次构造增生楔,并有多期剥离断层配套。新元古宙代晚期震旦系为盖层。它是地壳多期伸缩构造的产物。变质核杂岩体是一个有利于成矿的构造体系。辛格尔变质核杂岩构造是一个对有色和贵金属等矿产成矿的有利构造

  • 标签: 辛格尔 变质核杂岩 增生楔 剥离断层 滑脱系 盖层
  • 简介:利用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所获得的大气边界层资料,分析了楚奇海域夏季一次强逆温过程.考察期间楚奇海域上空的大气逆温强度(6.3℃/100m)远远超过了北极地区夏季的气候平均值(0.5℃/100m),该大气逆温存在明显的日变化,逆温强度自当地时间00时到18时逐步减弱.考察期间同样存在强大的逆湿结构,逆湿层内最大湿度差为6.4gm-3.稳定边界层内大气向地面输送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输送最大值出现在夜间.研究同时段的大气环流资料后表明,考察区域西南的暖湿气流及其变化是造成此次夏季强逆温及其日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北极地区 楚克奇海域 大气边界层 日变化 大气环流 暖湿气流
  • 简介:著名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95岁高龄的崔信先生等的专著《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已于2004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 标签: 古地理学 演化 地球物理研究 中国西南 地质 地震
  • 简介:伦诺斯油田位于英国东爱尔兰海盆地内,该油田的生产井均为水平井,并且用多侧向井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潜力早已得到公认。采用这种开发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是没法对付亏空补偿,同时尽可能减少气体向采油井的早期突进。采用扇形侧向水平井开采结果,使全油田增加了4.9%原油可采储量和约63%原油生产能力。

  • 标签: 伦诺克斯油田 扇形侧向水平井 采收率 生产能力 开发方式
  • 简介:在分析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七台构造中侏罗统碎屑岩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8口井的薄片鉴定观察、压汞资料、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了七台构造中侏罗统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确定了它们的成岩作用阶段,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其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粒间溶孔、粒间孔、粒内溶孔及溶缝、颗粒内裂隙、晶间微孔等.

  • 标签: 中侏罗统 成岩作用 台北凹陷 碎屑岩储层 地台 吐哈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