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简要综述了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区划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评述了农业气候区划指标的确定方法和农业气候区划方法;概述了GIS技术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指出目前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其特点是利用"3S"技术进行细网格的推算,应用GIS技术发展适合地方资源特点的特色农业和精细农业。并对目前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

  • 标签: 农业气候 区划 指标 “3S”技术
  • 简介: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今世界,人类将目光聚焦新能源,尤其是资源丰富的海洋能.本研究对波浪能、海上风能资源的评估方法及开发利用现状展开讨论,介绍了海浪发电装置的类别、国内外先进的海浪发电装置,同时展望了海浪发电、海上风力发电、风力海浪联合发电等措施的前景,为缓解能源危机,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能源危机 波浪能 风能 海浪发电 海上风力发电
  • 简介:泰国矿业市场开放且规范,投资法规较为完善,与我国关系友好;地质成矿条件独特,主要由两个地体构成;我国在泰国的矿产勘查开采品种、投资逐年增加企业“走出去”投资的重点;但在泰国进行矿业投资时,矿业贸易不断增大;泰国的钾盐、金、铜等矿产可成为我国需注意投资方式和风险防范。

  • 标签: 泰国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 简介:“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省钢铁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据不完全统计,河北拥有炼铁炼钢能力的钢厂共计93家,总产能达2.51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4,2012年河北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分别为1.64亿吨、1.80亿吨、2.1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8%、6.2%、9.4%,分别占全国总量{生铁、粗钢、钢材为6.58亿吨,7.17亿吨(占世界463%),9.52亿吨}的24.85%、25.19%、22.06%,对铁矿需求量大,铁矿业及相关产业已构成了河北省“铁矿资源开发一加工一利用”的巨大产业链,已构成河北工业支柱之一,对河北省经济安全、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影响巨大。

  • 标签: 铁矿资源 河北省 可持续供给 钢铁行业 资源开发 相关产业
  • 简介:经国土资源部核准,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命名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C2013314号)要求,第三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命名工作已经结束。

  • 标签: 国土资源部 科普基地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
  • 简介:1坚守红线一数量、质量、生态三者并重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再攀新高,实现“九连增”。“九连增”的背后,是坚守红线提供的强有力的“地支撑”。

  • 标签: 国土资源工作 粮食产量 红线
  • 简介: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首次界定了262个“资源型城市”,他们将作为维护能源资源安全的保障地、推动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规划显示,262个城市的矿产资源开发的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

  • 标签: 资源型城市 界定 可持续发展规划 河北 矿产资源开发 资源安全
  • 简介:在分析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建库和数据管理功能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管理的效率,对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矿产资源 GIS 数据库 管理
  • 简介:全面提高气象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气象后勤人才队伍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陕西省气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为例,探讨如何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对特定条件下的人力进行组织、培训与管理,侧重分析了陕西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改革对策。

  • 标签: 气象后勤 人力资源 管理
  • 简介:蒙古是中国北方主要邻国之一,矿产资源丰富,潜力较大。其中,最具资源开发远景的矿产是铜、金、银、铀和萤石,盐、天然碱、磷块岩也具有较大优势,在能源矿产中,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蒙古政局比较稳定,特别是近年来矿业投资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又是我国的近邻,在民族和文化上共性较多,且两国关系较好,中国矿企进入蒙古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有较大优势。

  • 标签: 蒙古 矿产资源 投资环境
  • 简介:本报讯北京市地下空间与可持续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地质大厦召开。论坛旨在强调"城镇化建设,地质工作要先行",让地质工作全方位、立体化地对接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美丽北京世界城市建设。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向地下拓展发展空间成为必然之路。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是在地质体中进行的,因此地质体的性质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制约作用。

  • 标签: 地下空间资源 北京市 平方 地质工作 生态文明建设 空间资源开发
  • 简介:福建县域科技资源的稀缺性较大,充分利用科技资源,推动科技进步,是实现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提高县域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县域为决策单元,以科技资源中的人力、财力(包括物力)、信息为投入变量,以高新技术产值增长及专利为产出变量,运用DEA-C2R测算分析了福建省36个样本县2005-2008年科技资源的相对利用效率,发现科技产出存在滞后性、综合效率低、地域性差异较大等问题.据此提出引进科学考核机制、建立投入产出信息监测机制、因地制宜配置科技资源等建议.

  • 标签: 县域 DEA 科技资源配置 地域性
  • 简介:通过对东握地区各类煤种的分布、煤质特征、资源量等统计分析,研究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为统筹煤炭远景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东疆 煤质 煤化工 煤电化
  • 简介: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分布于北纬6度至南纬11度,东经95度至141度之间,其中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印尼处于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之间,扼守出入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门户马六甲海峡,在全球战略上居重要地位。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环境分析 矿产资源 投资 亚洲大陆 马六甲海峡
  • 简介:2006年3月3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福建地理》更名为《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5—1291/N,ISSN1673—7105,季刊,大16开,96码;主管单位为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

  • 标签: 热带资源 学报 环境 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 连续出版物
  • 简介:2006年3月31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批准《福建地理》更名为《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35—1291/N,ISSN1673—7105,季刊,大16开,96码;主管单位为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

  • 标签: 热带资源 学报 环境 福建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 连续出版物
  • 简介:利用京、津、冀区域80个气象观测站196l~2010年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的积温、生育期及负积温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及生育期、返青后的积温及生育期,总的分布呈自北向南增加的趋势,小麦越冬前积温增加最多的是东北部,平均每10a增加13.0℃,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a增加8.4℃。小麦返青后的积温增加最多的是北部,平均每10a增加40.9℃,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a增加30.7℃。小麦越冬期间负积温的绝对值南部明显少于北部,并且由南向北逐渐增大,近50a冬季负积温绝对值下降,尤其是1988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不易发生冻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

  • 标签: 生育期 冬小麦 积温 负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