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IPCC第h次评估报告(AR5)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亮点结论,是过去7年全世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成果凝练出来的精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半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971年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产生热量的93%进入了海洋,海洋还吸收了大约30%人为排放的CO2,导致海表水pH值下降了0.1,等等。采用全球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暖仍将持续,2l世纪宋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往19862005年的基础上将升高0-3~4.8℃。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幅度持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将18611880年以来的人为CO:累积排放控制在1000GtC,那么人类有超过66%的可能性把未来升温幅度控制征2℃以内(相对于1861-1880年)。

  • 标签: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 IPCCAR5 WGI
  • 简介:2014年4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WGⅢAR5)正式发布,由58个国家的235位主要作者和38位编审共同起草完成,其中有14名中国专家。报告共4部分16章,引用文献总数为9276篇次,其中引言部分(第1章)236篇次,框架性问题(第2~4章)1970篇次,减缓气候变化的路径(第5~12章)5070篇次,政策、体制和资金评估(第13~16章)2000篇次。

  • 标签: 评估报告 IPCC 工作组 计量分析 中国 引文
  • 简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报告是否能正确反映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是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工程项目在不同的工作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以成都平原地区报告编写为例,说明了勘察报告的编制程序、对工作及勘察成果的论述方法及图表的说明技巧等。

  • 标签: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图表 编制程序 报告编写
  • 简介:摘要节能减排是国家的根本政策,采用热电联产进行集中供热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河北西柏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结合汽轮机通流改造将300MW纯凝机组改造为抽凝机组。机组改造后可实现替代采暖燃煤小锅炉,有较大幅度的节能减排;降低发电机组的供电煤耗水平、应对煤炭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对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改善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节能减排纯凝机组改造抽凝机组
  • 简介:数字地震观测报告是计算视应力等重要参数的基础性资料.JOPENS数据服务可提供地震目录,为使用ESSA软件计算视应力等参数提供了前提,但ESSA与JOPENS数据服务没有程序接口,需要从JOPENS数据服务网站手工下载地震目录并按需求人工筛选数据编制成数字地震观测报告.针对手工编制数字地震观测报告效率低且容易出错的问题,利用MATLAB开发出一套程序,对数字地震观测报告的编制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能够更好地为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提供数据服务.

  • 标签: MATLAB 地震观测报告 编制 视应力 地震预报
  • 简介:认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规律是理解现在气候变化以及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基础。随着20世纪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断增强,古气候研究所提供的长时间尺度上由自然变化驱动的气候变率信息对准确认识现代气候变化更为重要。

  • 标签: 古气候 评估报告 IPCC 未来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规律 人类活动
  • 简介:介绍了2013年度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常规观测、系统改造及科研实验情况。应用多种高效率滤波技术、精确指向模型等手段,在国内同类型测距系统中首次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白天千赫兹重复率激光测距,测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高稳定光子探测器及其温度控制等方法,提升了系统时延标定稳定性,测距资料质量得到改善。对使用多年的主副镜重新镀膜,提升了532nm波长激光反射效率,同时兼顾了1064nm工作波长,为开展1064nm波长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已有基础,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重复率空间碎片激光测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测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1.56米天文望远镜建立了网络通信链路,实现了1.56米/60厘米双望远镜激光测距控制与数据传输,开展了多接收望远镜在提升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方面的实验验证,促进了中国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常规观测 空间碎片测量 双望远镜激光测量 观测报告
  • 简介:对气候变化事实的观测是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①的核心内容之一。AR5明确指出,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最近连续的3个10年比1850年以来其他的任何一个10年都要暖。对于地面观测资料覆盖较全的最长观测时期(1901—2012年),

  • 标签: 地面观测资料 评估报告 IPCC 大气 地表 气候变化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建筑节能标准也随之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也出现很多了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推动了我国建筑工程节能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节能环保型建筑材料概述,对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类节能评估报告中的选用进行了浅析。

  • 标签: 建筑工程 环保材料节能 应用
  • 简介:冰冻圈是指地球陆地和海洋表面以及表面以下水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区域的总称,包括海冰、湖冰、河冰、积雪、冰川、冰盖以及冻土(图1)。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五大圈层之一,冰冻圈以其自身独有特点越来越受到科学界重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展现了近10年来冰冻圈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

  • 标签: 评估报告 IPCC 冰冻圈 地球气候系统 海洋表面 海冰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第二工作组(WGⅡ)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人类安全、生计与贫困的影响,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健康和安全造成了负面影响,气候变化、气候变率和极端气候事件给城市和农村的贫困人口增添了额外的负担,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增大.21世纪的气候变化,将继续加剧现有健康问题,增加人类的迁徙,放大冲突的驱动因素的影响,对许多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造成不利影响,给小岛国和有很长海岸线国家的领土完整带来风险;整个21世纪,气候变化将减缓经济增长,进一步威胁粮食安全,使减贫更为困难,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人类健康 人类安全 生计与贫困
  • 简介:摘要隧道贯通后,应及时的进行贯通测量,测定实际的横向、纵向和竖向贯通误差。若贯通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就认为测量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存在着贯通误差,他将影响隧道断面扩大及衬砌工作的进行。因此,我们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贯通误差加以调整,从而获得一个对行车没有不良影响的隧道中线。

  • 标签: 隧道 贯通 误差 调整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指出,与淡水资源相关的气候变化风险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加.气候变化已经导致区域降水发生显著变化;多年冻土、冰川持续萎缩,积雪不断减少;降雪区春季最大径流量逐渐提前,夏季干旱不断加剧.预估结果表明:21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将加剧淡水资源相关风险.如显著减少亚热带干旱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加剧行业之间用水竞争;极端事件(如极端降水)明显影响原水水质,威胁用水安全;气候变化同时将导致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加、能源生产效率降低等不利影响.报告指出需采取硬性基础设施建设和软性制度措施建设相结合的适应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克服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减少损失.

  • 标签: 淡水资源 影响 适应 脆弱性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 第二工作组
  • 简介: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在气候变化风险及风险管理方面聚焦于气候变化对领域和区域的不利影响.在综合分析与气候变化相关危害、暴露度和脆弱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气候变化风险的评估框架.风险不仅来自气候变化本身,同时也来自人类社会发展和治理过程.报告首次提出了新生风险,归纳总结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关键风险,评估了不同温升下气候变化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由于适应和减缓的局限性,剩余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未来,若全球平均温度升高4℃(较工业革命以前)将加剧人类和社会生态系统广泛的、严重的和不可逆影响的风险.

  • 标签: 气候变化 影响 风险 脆弱性
  • 简介:碳循环不仅是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综合表现,还直接和大气CO2浓度的变化相关,从而影响到全球气候的稳定,因而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碳循环研究已逐渐从人类CO2排放到海洋与陆地全球分布的基本问题,转变为区域碳收支的确定,

  • 标签: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碳循环 评估报告 IPCC 大气CO2浓度 全球变化
  • 简介:在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中,气溶胶和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仍然是不确定性最大的部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WG1)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总结了有关云和气溶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从观测、理论以及模式角度评估了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响应,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评估报告 气溶胶 IPCC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解读
  • 简介:IPCC评估报告对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有重要影响,目前正在陆续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已明确作为气候变化新协议谈判的重要信息来源,对讨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机制的影响不容忽视。最先发布的第一工作组评估报告基于新的科学观测事实、更为完善的归因分析和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结果,进一步确认了气候变暖的事实,发现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温升之间因果关系的新证据,以及温室气体累积排放与温升响应之间的定最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一一些关键结论可能的政策含义,探讨了这些关键结论对目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和新协议等相关问题的町能影响,探讨_『科学信息在气候变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为科学地理解和利用这些重要结论。

  • 标签: IPCC 评估报告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不确定性 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