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趋势分析、突变分析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近42a辽宁南部(大连)和北部(沈阳)第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2a,辽宁第流层顶高度除冬季外其他三季和年呈下降趋势,南部地区降幅明显大于北部;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各个季节南部高度值普遍高于北部;年际变化幅度为夏季最大,除冬季外,南部大于北部;发生气候突变的时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周期变化特征时空差异较大。

  • 标签: 第一对流层顶 高度变化 趋势分析 突变分析 小波分析
  • 简介:1.引言模式识别法在地震危险区预测和地震预报中已有许多应用,但发震特征的选取随地区地震活动特点的不同,以及研究者认识的差异而不同。笔者为了判定青藏高原北部部分地区地震活动的危险性,根据定性分析,选择了以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场因素为主的12个特征量,运用模式识别的加权Hamming方法判别研究区内

  • 标签: 识别特征 模式识别 特征量 地球物理场 Hamming 图像识别
  • 简介:径流在陆面模式水量平衡计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但与土壤水的动态变化有关,而且会影响感热、潜热等其他通量的计算结果.作者针对陆面过程模式AVIM(AtmosphereVegetationInteractionModel)产流描述的不足,改进模式径流的参数化方法.并将改进后的模式用于内蒙古的锡林河流域,以检验模式径流的模拟能力.1991~1994年的径流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式径流的模拟有较好的改善.

  • 标签: 陆面过程模式 参数化 径流 土壤 潜热 感热
  • 简介:利用个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海气耦合模式SINTEX-F(ScaleInteractionExperiment-FrontierResearchCenterforGlobalChangecoupledGCM)的多年回报结果,评估了该海气耦合模式东亚区域,尤其是中国地区气候异常的预测潜力。与观测实况的比较结果表明:SINTEX-F模式夏季降水、500hPa高度场和地表气温都有定的预测技巧,但是相比而言降水与高度场的回报技巧要高于地表气温;而且耦合模式东亚地区气候异常的主要空间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也有较好的预测潜力,500hPa高度场效果较好;降水异常的年际变化也有定的预测潜力,尤其是我国中部地区效果较好,但是模式预测的降水异常的幅值较观测相对偏弱;此外我国西部的极端气候也有定的预测潜力。

  • 标签: 海气耦合模式 夏季气候异常 季度预报 预测潜力
  • 简介:使用维多利亚大学的地球系统模式进行模拟,选取1800-2500年间较高的CO2浓度情景(RCP8.5),分析由于CO2增加引起的气候变化海洋碳循环的影响.当气候敏感度为3.0K时,相对于无气候变化,到2100年,由于大气CO2增加造成的气候变化导致海表面温度升高2.7K,北大西洋深水流量减少4.5Sv,海洋人为碳的年吸收减少0.8PgC;比较人为溶解无机碳在海洋中的垂直累积分布,发现气候变化海洋吸收大气CO2的影响在北大西洋区域最明显.1800-2500年,相对于不考虑气候变化的情景,模式模拟的气候变化导致整个海洋人为碳的累积吸收总量减少23.1%,其中北大西洋减少32.0%.此外,比较不同气候敏感度(0~4.5K,间隔为0.5K)的模拟结果发现,气候敏感度越高,气候变化海洋吸收CO2能力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洋碳循环 碳循环模拟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天气模式MM52010年1月14—19日沈阳大气污染天气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对此次天气过程的地面和高空气压场、地面至高空各高度层随时间变化的水平风场及垂直剖面风场、垂直方向温度廓线等气象要素进行分析和模拟,描述大气污染中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气象要素变化。结果表明:此次污染天气过程对应地面场为长白山高压、地形槽环流型;500hPa高空天气形势为两槽脊,地面风场主要受高压辐散气流控制;地面至高空不同高度的水平风场均有偏南风切变和偏西风切变,垂直剖面风场对应有下沉气流,地面至高空的温度廓线出现明显的逆温。这些气象条件共同造成了持续污染天气。而500hPa位势高度场持续长时间两槽脊的环流形势,是造成长时间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

  • 标签: NCEP/NCAR资料 污染天气 数值模拟 沈阳
  • 简介:摘要:国家能源集团“煤电路港航油化”体化是其独有的运营模式。以煤炭产运销体化调运为核心内容。体化上下游产业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需要在企业的最顶层设置个统协调指挥生产运营的机构,即生产指挥中心。生产指挥中心是体化运营生产指挥中枢,负责统管控、指挥全集团日常运营工作,确保各板块日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指标的实现。计划管理,是纵向体化管控的核心手段。高效率是集团体化运营的核心优势。集团体化运营体系,决定着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体化自身因系统刚性强、容错空间小等固有特性,将暴露出系列运营风险,而调度体系有效应对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 标签: 一体化运营 计划管控 高效率
  • 简介:基于地理信息框架,立足时空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工作标准和有机数据体系,将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监管监察、公共服务等信息整合到统的地图上,消除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数据孤岛,实现了非煤矿山“张图”的全域监管,以期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

  • 标签: 非煤矿山 监管监察 信息化 “一张图” 核心数据库
  • 简介:摘要:当前,城乡供水体化发展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农村供水问题依然还存在些问题。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水平提升,要有效解决农村供水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化措施,实行城乡供水体化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目标。本文旨在对当前城乡供水体化发展战略进行探索研究,希望能给相关部门带来点参考和建议。

  • 标签: 供水一体化 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研究 参考建议
  • 简介:摘要:伴随着油田当前的不断科学化与专业化改革与市场化程度的加快,使得油田企业开始具有了全新的发展空间,逐步的创新使用了生产运行体化的管理模式。而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石油资源也开始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于油田的日常生产与经营而言,通过体化管理模式的运用,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因此本文针对于生产经营体化管理模式进行探究。

  • 标签: 油田企业 生产运行 一体化管理模式
  • 简介:摘 要:推动河北省钢铁企业与路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是缓解河北省发展困境和产能严重过剩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河北省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此背景下,我们分析了河北省钢铁企业参与路沿线国家的意义与现状及双方合作模式的创新方式和研究对策。

  • 标签: 一带一路 河北省钢铁企业 国际产能合作 新型伙伴关系 大型龙头企业
  • 简介:摘要:与传统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不同,当前国际上变更管理多隶属于界面及变更管理部;项目进度或成本造成重大影响的界面问题执行变更管理流程,界面管理处理变更管理的起因,变更管理是界面管理的收尾。本文撰写了界面和变更管理的主要知识点、工作流程以及界面和变更管理的相互作用,总结了国际流公司变更管理值得学习的经验,揭示了界面和变更体化管理中方项目管理提升的意义。

  • 标签: 界面管理 变更管理 管理提升
  • 简介:摘要:本文以我国的乡村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应用美丽乡村“体化”模式促进农村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旨在缩小我国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为乡村居民构建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美丽乡村与“三农”工作的建设发展。

  • 标签: “一体化”模式 生态环境 乡村建设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居民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电网规模随之日益扩大。当前的电网环境较为复杂,并且随着体化模式的开发引进,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些危险事故。本文首先介绍了在传统电网工程运维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现代体化变电运维模式的主要特点,最后提出了几点该模式在未来的发展期望。

  • 标签: 一体化 变电标准 运维模式
  • 简介:基于城市统空间基础网格划分的项目实践,举例分析了城市统空间基础网格划分的必要性,确立了统空间基础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城市统网格金字塔数据模型和统网格编码要求,并具体的应用模式和要求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统一基础网格 数据共享 网格金字塔 城市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提供了种新型拉动式生产计划管理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模型,通过超市货架的应用和相应工作规则的设置,取消了传统的作业计划,实现作业层自主柔性管理和产能的充分发挥。

  • 标签: 生产计划管理 拉动式 超市货架 自主管理
  • 简介:摘要:城乡体化是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更是城乡空间、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综合体现,这其中不但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展现出了区域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深邃思想。使城乡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联系越来越紧密,最终实现城乡同发展、共进步,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拉圾周转 创新模式
  • 简介:摘要:科学技术是第生产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和智能化已经进入各行各业,电力事业更是智能化发展和普及的基础和前沿阵地,同时智能电网建设也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自我国提出智能电网建设后,电力事业发展也开始向现代化建设进军,智能电网的建设符合当下科技水平和国情发展需求,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配网调控体化能对国家电网系统进行高效的监控和管理,同时还能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体化综合研究,解决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国家电力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标签: 智能电网模式 配网调控 一体化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