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橡胶密封圈在形状与功能具有相似性,在失效形式和原因上具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因此在分析思路和方法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橡胶密封圈应用范围广,使用数量庞大,故障频发。因此探讨密封圈的失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对判断失效性质及查找失效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介绍了橡胶密封圈的工作原理,归纳总结了密封圈的失效性质、常见的失效形式和原因,列举了典型损伤特征及断裂失效断口的形貌特点,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橡胶密封圈的失效分析中常用的程序,探讨了密封圈的失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为密封圈失效分析提供思路与技术支持。

  • 标签: 橡胶密封圈 失效分析 损伤形式 程序和方法
  • 简介:丁腈橡胶5080(NBR-5080)适用于制造在航空油料中工作的活动或固定密封件和活门件,但HP-8B航空润滑油会引起密封件的收缩造成密封件失效。采用NBR-5080表面施涂氟碳涂层的方法提高其耐油性。通过对比分析丁腈橡胶与含氟碳涂层丁腈橡胶的表面接触角、表面形貌、耐油件及力学性能等,研究丁腈橡胶耐航空润滑油HP-8B的性能。结果表明:氟碳涂层NBR-5080的表而均匀一致、耐油性得到改善、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 标签: 丁腈橡胶 氟碳涂层 耐油性 润滑油
  • 简介:对航空发动机用封严橡胶材料进行模拟工况下可磨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磨耗性模拟试验和实际工况下的磨损行为非常相似;封严橡胶材料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有不同的磨损形貌和磨屑形态。研究中出现了3种典型的磨损形貌:在线速度(m·s^-1)/入侵速率(μm·s^-1)/入侵深度(μm)为100/5/1000的试验条件下,出现具有明显刮痕的磨损形态;在100/400/1000的试验条件下,出现沙丘状的磨损形态;在275/100/1000的试验条件下,呈现出鱼鳞状倒刺的粗糙磨损形态。3种典型的磨屑形态分别为:在100/100/500试验条件下为细小粉末状的典型磨屑;在100/275/1000试验条件下磨屑呈2—3mm长的搓泥状;在275/100/1000试验条件下出现了有一定长度的条状或不规则片状的磨屑。

  • 标签: 可磨耗密封 可磨耗性 磨屑 橡胶 航空发动机
  • 简介:密封级氟橡胶F275通常是在高温油液环境下使用的密封材料。本研究以密封级氟橡胶F275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50℃的RP-3航空煤油和HP-8B航空润滑油介质中连续浸泡90d,通过观察氟橡胶F275在不同时间的表面形貌及拉伸断口形貌,分析油液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通过测试氟橡胶F275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压缩永久变形,分析研究力学性能变化情况;采用TG、DSC分析方法,研究氟橡胶F275热性能变化。研究表明:试验前30d,氟橡胶的力学性能变化幅度较大、而30d之后力学性能变化幅度变缓并趋于稳定,试验90d后,在RP-3和HP-8B两种介质中拉伸强度由18.26MPa下降到12.86MPa和13.49MPa,断裂伸长率由185.66%下降到147.10%和169.70%;在试验60d时氟橡胶表面有不同程度的溶胀,表面出现喷霜和凹坑;在90d的试验期间,氟橡胶的耐热性能保持不变。

  • 标签: 密封级氟橡胶 航空油液 力学性能 微观形貌
  • 简介:失效率是工程中最常用的可靠性指标,传统方法需要通过失效观测数据统计得出。本文根据失效是载荷与强度相互作用结果的观点,借助于动态的(与载荷作用次数有关的)载荷-强度干涉关系,推导出了失效率函数预测模型,并且从载荷分布与强度分布及其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产品服役过程中失效率的变化规律,展示了载荷的分散性和强度的分散性对失效率曲线形状的影响,提供了一种借助于数学模型预测产品失效率的方法。

  • 标签: 失效率 失效概率 载荷分布 强度分布 动态载荷-强度干涉关系
  • 简介:企业简介南通凯迪自动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工业覆铜箔板、电工绝缘材料行业的自动化设备设计、制造、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公司积累了十几年的行业设备制造经验,在浸渍、涂布、干燥和废气焚烧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中国电子工业及绝缘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KD-2型二次含浸水平式干燥生产线

  • 标签: 自动机械 行业设备 企业简介 国内领先地位 自动化设备 制造经验
  • 简介:随着机械产品结构和工作环境日益复杂,机械系统可靠性的正确评估对产品质量评价和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简要介绍机械可靠性定量模型的建模原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尽管静态系统可靠性模型相对成熟,对传统应力强度干涉模型进行扩展可解决大部分机械零部件及机械系统的可靠性评估问题,但是,当机械零部件强度退化时,机械系统可靠性分析需要考虑时间因素,传统静态模型无法满足时变可靠性分析要求。因此,着重阐述了机械系统时变可靠性模型建模过程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 标签: 可靠性 机械系统 失效率 干涉模型
  • 简介:某工程机械用销轴的制备工艺为调质处理+表面镀硬铬,其工作时需承受较高的载荷及一定的冲击,实际使用中约300h发生了磨损失效。通过金相观察、硬度测试、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及能谱成分分析等检测方法对失效销轴的磨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销轴磨损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其表面镀铬层与基体的硬度差异较大,在高应力与冲击荷载的作用下,镀铬层发生了脆性剥落。可选用表面淬火、表面渗碳等工艺代替表面镀硬铬,提高销轴表面硬度的同时消除其径向性能的突变,提升销轴的使用寿命。

  • 标签: 销轴 组织 镀硬铬 磨损失效 脆性剥落
  • 简介:据《国际资源再生》杂志近期报道,瑞士塑料造粒机及辅助设备制造公司Nuga已经成功开发新型设备CentriCut用于PET瓶回收加工。整个PET瓶或PET瓶碎料可以通过皮带运输机送入CentriCut设备,然后加工成片状粉末。该设备装备有使用寿命较长的转子和定子刀片、烧结碳化金属板,专门开发用于研磨PET造粒工艺,在刀片不用磨砺的前提下,设备加工数量为几百吨。

  • 标签: PET瓶 回收加工 新设备 开发 瑞士 皮带运输机
  • 简介: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废119电子线路板超微粉碎机和废119电子线路板高压静电分离机,被列入《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2007年修订)》的综合利用设备中,成为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七大类107种环保产业设备(产品)之一。这是该产品继获得国家专利,通过浙江省科技成果鉴定,列入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创新基金支持之后的又一殊荣。

  • 标签: 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 环保产业设备 电子线路板 回收处理 目录 科技成果鉴定
  • 简介:2014年,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再生资源产业企业中许多低水平建设、同质化严重的领域,面临淘汰落后产能、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的考验。在压力和挑战面前,再生资源企业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实现设备的转型升级:如何实现再生资源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提高再生资源企业的整体水平,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关心的大事,更是企业决策层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再生资源产业 升级改造 设备 企业决策层 再生资源行业 政府职能部门
  • 简介:分析一起ECU双通道故障引起的发动机空停事件,是由于连续点火时点火系统继电器触点颤动产生的电噪声产生非指令信号,引发了ECU的CPU故障造成。通过统计分析,研究航电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趋势,发现航电故障总体趋于下降。此案例反映出航电设备的电噪声问题,电噪声属于电磁兼容问题中的一类电磁干扰现象,本综述根据航电设备的电磁兼容标准,从系统安全性、防水、防火保护、闪电、闪电防护要求、防静电保护等多方面,以审定和维修的角度,分析电子设备需要评估的特殊适航审定和维护要求。

  • 标签: 电噪声 电磁兼容 适航 非计划修理平均间隔时间 闪电防护要求
  • 简介:巴布亚新几内亚12月24日《国民报》报道,为实现黄金年产量超过百万盎司,纽克雷斯特矿业公司投资26亿基纳用于升级利希尔金矿工厂设备。利希尔金矿总经理称更新规划包括矿石粉碎机、传送系统,制氧机和提取黄金高压灭菌机。

  • 标签: 工厂设备 金矿 投资 巴布亚新几内亚 矿业公司 更新规划
  • 简介:在氩气气氛下,将Ag2O与石墨通过机械活化或热还原反应生成Ag,对其等温还原过程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Johnson-Mehl-Avrami模型能合理地解释Ag2O与石墨经机械活化和热还原合成Ag的过程。采用相同的模型来研究机械活化和热还原反应合成Ag的动力学时,机械活化还原过程中的Avrami指数比热还原的要高;热还原和机械活化过程中的晶核长大机制分别是扩散控制和界面控制。

  • 标签: 等温动力学 机械化学活化 热还原 Johnson-Mehl-Avrami模型
  • 简介:研究了不同轧制路径对工业纯钛板机械各向异性及成形性的影响。路径A和路径B是分别沿原始轧向和横向的单向轧制,路径C是交叉轧制,即每次轧制之后旋转90°继续轧制。测试了不同轧制路径获得板材的显微织构、力学性能(强度、伸长率)和各向异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从路径A到路径C,轧制板材的织构逐渐减弱。与路径A和路径B相比较,路径C轧制的板材的平面各向异性系数更小。拉深实验显示交叉轧制可以有效地避免制耳的产生;杯突实验表明交叉轧制可以提高钛板成型能力。

  • 标签: 工业纯钛 交叉轧制 各向异性 织构 拉深
  • 简介: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采用废杂铜火法精炼生产光亮铜杆的最新技术和设备。国内一直认为火法精炼杂铜很难达到高导电铜的标准,特别在几种杂质大量存在,并且变化无常时。普洛佩茨-拉法格公司FRHC火法精炼技术在此领域实现了突破。该项研究成果包括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定工艺参数和特种添加剂,以及有选择性的进行二次精炼等技术。它的精髓和核心是调整杂质成分和氧的质量分数,而不是最大限度的去除杂质。同时作者对该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标签: 火法精炼 倾动炉 特种添加剂 化学精炼 高导电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