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8月20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以下简称《环境质量》)。与以往的半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相比,今年的《环境质量》在地表水水质一章,首次增加了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的内容。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司长罗毅,"增加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监测信息公开的要求,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罗毅进一步指出,以往环境保护部门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限于传统的污染物指标,而对重金属监测较少,而随着2011年《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的实施,环境保护部门对重金属的监测已经属于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质量》显示,2013年上半年,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共出现22次重金属超标现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周宏春针对当今在城镇进程中的重金属污染防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诠释,值得借鉴。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城镇化进程 污染防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保护部门
  • 简介:对于人民币国际的讨论,特别是关于是否应当尽快开放资本账户的争论再度白热化,首先中国社科院和中国央行之间,然后更多的知名学者也加入团战,目前形成僵局,谁也没有说服谁。支持理由主要两条——货币竞争和倒逼改革,反对理由也主要是两条——资本套利和资本外逃,都有道理。这足以显示当前阶段,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复杂性、系统性和其中利益关系的胶着程度。这十足就像一个"戈耳

  • 标签: 国际化 人民币 中国社科院 刀锋 改革开放 利益关系
  • 简介: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全过程,是基于当前城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城镇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面临着各自不同的任务和内容。城镇在东部正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城镇质量的历史任务;而中部地区正面临着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和工业带来的园区建设以及新城镇的构建;而西部地区则处在城镇初期,需要的是项目开发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功能的建设,区域间的不平衡体现了不同的需求。中国的城镇发端较早,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在改革开放中得以大面积实践,在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得以由东向西,由南向北不断延伸扩散的社会大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向内陆地区的不断渗透而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本文将以再生金属产业的视角,对一些典型区域的工业与城镇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归纳并预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的发展走向。

  • 标签: 城镇化建设 产业升级 梯度转移 再生金属 社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 简介:中国城镇正在高速推进。2007~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由5.94亿增加到6.91亿,城镇率由44.94%上升到51.27%。城镇日益成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但与此同时,高速城镇也带来了大量环境污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高速推进的城镇:深刻改变环境(一)人口向城镇大规模聚集加重城镇环境污染

  • 标签: 城镇化进程 环境保护 调整产业结构 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人口 中国大陆
  • 简介:通过对松下电工发表的相关文章的解读,简要分析了松下电工FRCC技术的原理和实施方式并介绍了使用同类技术的尼关工业和日立化成公司相关产品。

  • 标签: FRCC 相关技术 产品
  • 简介:通过建立模型并实际测算城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引起的污染物产排放变化量,来分析我国城镇发展的边际环境污染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1996~2009年期间,城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COD产生量、NH3-N产生量、NOX排放量、CO2排放量、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仍呈上升趋势。由于近年来城镇污水处理率明显提升,城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COD和NH3-N排放量由"十五"的增加逐步转为"十一五"的减少;由于城镇生活用煤的减少,城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SO2排放量在"十五"、"十一五"期间都呈减少趋势。为减少环境污染,我国应选择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发展道路,合理把握城镇发展速度和节奏,促进城镇与环境协调发展。

  • 标签: 城镇化发展 环境污染 中国特色 实证分析 污水排放量 NH3-N
  • 简介: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X)和差示扫描热分析法(DSC)研究Al-Cu-Li-Mn-Zr-Ti合金在均匀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结果表明,实验合金的铸态组织中存在严重的枝晶偏析,晶界处存在大量的共晶相,主要合金元素沿枝晶区域呈周期性分布。合金中的主要未溶相为Al2Cu相,过烧温度为520°C;均匀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晶界处的第二相逐渐溶入基体中,晶界逐渐变得稀疏;合金的均匀过程可以用一指数方程描述;实验合金适宜的均匀制度为(510°C,18h),这与采用均匀动力学方程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

  • 标签: Al-Cu—Li—Mn-Zr-Ti合金 均匀化 显微组织 动力学
  • 简介:2013年9月25日,由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覆铜板材料分会(CCLA)和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基板材料分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屑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在人杰地灵的湖北仙桃隆重召开,来自PCB、CCL制造企业、原材料、设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八十二家单位的一百九十余名代表,交流研发成果,研讨技术发展动态。

  • 标签: 技术创新成果 覆铜板 中国 市场 信息 行业协会
  • 简介:本文对近年日本松下电工公司公开的有关半固化片浸渍加工工艺与设备发明专利的内容加以梳理、综述。并着重介绍了松下电工公司新近(2012年)公开的此方面专利的创新思路、手段,以及发明效果的评价方法、结果。

  • 标签: 印制电路板 覆铜板 浸渍加工 半固化片 上胶机
  • 简介:本研究基于微磁无损检测技术,以预制腐蚀缺陷的带包覆层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微磁无损检测技术对于带包覆层管道检测的可行性。首先验证了缺陷大小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包覆层厚度对磁场强度衰减的影响模型,并利用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证明了微磁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管道检测的优势,为带包覆层管道腐蚀缺陷的微磁检测技术工程实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带包覆层管道 微磁检测 腐蚀缺陷 包覆层厚度
  • 简介:本研究介绍了近年来超声法检测复合材料孔隙率研究现状,对衰减法、声速法、声阻抗法以及对比试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理论模型、检测误差,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和分析,最后对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 标签: 复合材料 孔隙率 超声检测
  • 简介:根据航空结构件铣削仿真过程的实际建模要求,采用Python脚本语言开发出自定制应用程序的软件包AeroCAE。通过构建GUI界面并定义关键字,编写模型参数的ABAQUS内核脚本程序,实现工件铣削仿真的前处理过程;另一方面,利用ABAQUS子菜单栏Plug-ins的功能,开发输出仿真结果的插件程序,实现工件铣削仿真的后处理过程。该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工件铣削过程的仿真计算效率,而且为ABAQUS应用经验少的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便利的分析与设计平台。所开发的铣削仿真平台AeroCAE运行顺畅,GUI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可为减少航空结构件加工失效和提高构件合格率提供参考。

  • 标签: 航空结构件 PYTHON ABAQUS二次开发 铣削仿真 定制应用程序
  • 简介:《中国覆铜板技术·市场研讨会》是CCLA(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覆铜板材料分会)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的覆铜板专业会议,迄今已达第十四届。从每年的会议规模看,堪称覆铜板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2008年以前,研讨内容兼有技术和市场部分,2009年开始至今,论文征集内容专注覆铜板技术部分,市场部分的内容改由CCLA举办的《中国覆铜板高层论坛》专题交流,但会议名称一直沿用。

  • 标签: 覆铜板行业 技术研讨会 技术交流 论文征集 统计数据 文献库
  • 简介:8月26日11时18分,在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杜家毫宣布下,中国五矿集团湖南水口山金铜综合回收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简称金铜项目)正式开工,百年铅都-水口山的发展由此翻开崭新一页。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任旭东、中国五矿集团总裁周中枢、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中国五矿副总裁李福利等出席开工仪式。

  • 标签: 有色金属工业 技术改造项目 产业升级 综合回收 中国 水口
  • 简介:由深圳市线路板行业协会(SPCA)主办,于2013年6月29日在深圳召开厚铜覆铜板及厚铜PCB制造与应用专题研讨会。海内外PCB、CCL企业的采购、工艺技术、检测、生产设备等170多名嘉宾参会。

  • 标签: 技术研讨会 覆铜板 PCB 应用 制造 专题研讨会
  • 简介:2013年9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湖南邵阳市主持召开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和新邵辰州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技术与工业装备”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目应用高砷锑金精矿矿浆电解工艺,锑回收率大于97%,金回收率大于99.5%,比现有火法流程分别提高5和7个百分点;矿浆电解渣含锑小于1%,

  • 标签: 科技成果鉴定会 锑金精矿 矿浆电解 工业装备 电解技术 高砷
  • 简介:航空材料检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检测研究中心)隶属于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专门从事金属、非金属材料的分析检测,各种航空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研究及推广,提供对外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是中航工业失效分析中心、中航工业检测及焊接人员资格认证管理中心、中国商飞机械失效分析中心运行机构所在部门。检测研究中心下设无损检测研究室、化学检测研究室、力学性能研究室、失效分析与物理检测研究室和机械加工厂,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员1300余人,其中,研究员10余人,高级工程师30余人,技师及高级技师30余人,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1.3亿元,检测设备先进,检测技术完备,具有高水平的材料性能检测和综合评定能力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对社会开放、与国际接轨。

  • 标签: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分析检测技术 材料检测 检测服务 社会 非金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