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对传统纤维素溶剂和目前研究开发的几种新溶剂体系的溶解机理和特点作了综述.特别对纤维素溶剂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的溶剂特点、溶解机理和溶解工艺等作了重点介绍.

  • 标签: 溶剂体系 纤维素 NMMO N-甲基吗啉 溶解机理 溶解工艺
  • 简介:以含氟丙烯酸酯为主要单体制备了纸张防,利用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仪对防进行表征。研究了防、阳离子淀粉、聚乙烯醇对表面施胶纸张防油性能的影响,并对纸张进行SEM电镜分析。采用OilKitTest-TAPPI557国际通用测试法检测表明,当防用量0.6%、阳离子淀粉用量1.0%、聚乙烯醇用量0.8%时,纸张防等级可达9级。纸张表面强度、抗张强度、耐折度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45.2%、9.3%、22.2%和7.8%。

  • 标签: 防油剂 拒油 表面施胶
  • 简介:针对纸张横向定量控制中的测量数据噪,在对横向定量测量数据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阈值小波噪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噪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噪效果,噪后的波形更为平滑,更接近于原始横向定量数据,有利于进一步实施控制。

  • 标签: 横向定量 小波 阈值 去噪
  • 简介:综述了酸催化法、生物酶催化法、超临界甲醇法和加氢法等多种塔尔制备生物柴油的方法。塔尔作为新型的生物柴油制备原料,既可实现塔尔的高效利用,又能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成本,具有实际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塔尔油 生物柴油 酸催化 生物酶催化 超临界甲醇
  • 简介:以马来酸酐、聚乙二醇1000、氯磺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制备了反应型乳化马来酸聚乙二醇酯硫酸钠(MP),然后以MP、苯乙烯、丙烯酸丁酯、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制备了苯丙表面施胶.以FT-IR和TEM对合成的表面施胶进行了结构表征,FT-IR分析表明苯丙表面施胶具有预期的共聚物结构;TEM分析显示其乳液微粒呈球形,微粒直径约为145nm.对比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OP-10形成的乳胶膜的耐水性(自乳胶膜形成后15天测试2种乳胶膜的吸水率分别达到19.1%和44.2%)可知,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形成的乳胶膜具有很好的耐水性.与未施胶纸及采用市售产品和进口产品进行表面施胶的双胶纸相比,利用自制苯丙表面施胶和表面施胶淀粉复配对双胶纸进行表面施胶后的纸张的抗水性能和强度性能明显提高.

  • 标签: 反应型乳化剂 表面施胶剂 双胶纸 结构表征
  • 简介:文章概述了造纸湿强的技术现状和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传统造纸湿强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以及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改性壳聚糖等环保型造纸湿强对纸张湿强性能的影响及机理,介绍了聚羧酸、阳离子淀粉、纳米微晶纤维素和海藻酸钠作为造纸湿强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归纳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期为造纸湿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标签: 湿强剂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 羧甲基纤维素 壳聚糖
  • 简介:介绍了制浆废液木质素的结构特征、不同改性方法制备的木质素类固沙的结构与固沙效果,并提出了木质素类固沙的改性研究思路。制浆废液中木质素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改性后可提高沙子或土壤的抗压强度、抗风蚀强度、聚集体的含量等,因而在防风固沙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木质素 制浆废液 化学结构 固沙剂 改性方法
  • 简介:以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丙烯酸十八酯(OA)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制得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DO)絮凝。研究了聚合物组成、pH值、添加量等因素对造纸白水絮凝效果的影响,同时讨论了特性黏数与聚合工艺的关系。较佳的实验条件为:聚合温度45℃,反应时间12h,OA摩尔分数1.5%、DM-DAAC摩尔分数10%、引发用量0.03%、添加量20mg/L、pH值6.0,PADO的特性黏数约为380mL/g,透光率99%,CODc,去除率82%以上。实验表明,该疏水缔合型絮凝对造纸白水具有明显的絮凝效果。

  • 标签: 絮凝剂 疏水缔合 CPAM 造纸白水 自由基胶束共聚
  • 简介:<正>自上世纪中期,国外一些国家如日本、俄罗斯等,已将壳聚糖作为纸张施胶应用于生产。研究者将壳聚糖加入到造纸原料中,从而大大提高了纸张的抗水性、阻水性;并改善纸张的印刷质

  • 标签: 施胶剂 纸张生产 造纸原料 阻水 松香胶 特种纸
  • 简介:通过乳液型双酚A环氧树脂(BAE)对聚乙烯亚胺(PEI)进行改性,制备出了具有强阳离子性和反应活性的改性PEI纸张增强。讨论了增强组成、添加量和助留添加量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并用SEM对纸样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AE树脂的引入可增加聚乙烯亚胺分子与纸纤维的结合强度,改性PEI可使纸张湿强度从14.46%提高到21.65%,环压指数提高42%;SEM分析表明,纸张断裂是由纤维断裂引起的,为改性PEI可增加纤维间的结合强度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聚乙烯亚胺 环氧树脂 纸张增强剂 环压指数
  • 简介:利用脂肪酶结合表面活性对树脂模拟物进行处理,选出合适的表面活性并确定其用量,进而对马尾松TMP浆进行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甘油三酸酯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表面活性处理后,甘油三酸酯的降解率由脂肪酶处理后的8%提高到26%。

  • 标签: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紫外分光
  • 简介:以碱木质素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制备了新型阳离子木质素季铵盐絮凝(QL)。并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QL对4种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率均达92%以上。通过比较QL与阴离子型木质素的絮凝效果以及对絮体微观形貌的表征,初步探讨了QL的絮凝机理。

  • 标签: 木质素季铵盐絮凝剂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 合成 絮凝
  • 简介:主要研究了干法制备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方法,将玉米原淀粉和适量的碱催化在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醚化剂,在温度为60~80℃时,反应5h,用乙醇溶液浸泡、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制得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用其作为阴电荷中和可提高填料留着率.在造纸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助留效果,且用量明显减少.

  • 标签: 填料留着率 阳离子淀粉 电荷中和 原淀粉 造纸过程 助留效果
  • 简介:以硫酸盐木质素为原料,利用反相悬浮技术制备出球形木质素吸附,然后利用球形木质素吸附吸附L-赖氨酸,并进行吸附条件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效果取决于吸附质溶液pH值、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以及无机盐盐浓度等。当吸附质溶液pH值为9.0时,吸附质初始质量浓度为300mg/L,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25℃时球形木质素吸附的平衡吸附容量可达60.0mg/g。此外,氯化铵对球形木质素吸附吸附容量的影响大于氯化钠,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吸附容量从60.0mg/g降至2.6mg/g。同时进行了解吸再生和对比实验,发现用1.5mol/L的氨水解吸时,解吸率可达93.3%。

  • 标签: 球形木质素 吸附剂 吸附 L-赖氨酸 解吸
  • 简介:研究了禾草类碱木质素在O2、H2O2、O3、O2/H2O2、O3/H2O2等不同氧化氧化时其结构的变化规律,为更好地利用禾草类碱木质素提供理论依据和工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O2/H2O2氧化禾草类碱木质素时,高用碱量可促进木质素高分子组分氧化降解,分子质量均一化,酚羟基和羧基增加较多,脱甲氧基反应也较强烈;低用碱量时,木质素氧化降解少,并伴有缩合反应;H2O2可促进碱木质素氧化降解,促进酚羟基、羧基的产生和脱甲氧基反应;在O3氧化适宜条件下,添加H2O2可使O3氧化反应缓和,木质素分子发生缩合并均一化,生成较多的酚羟基、羧基和羰基.

  • 标签: 禾草类碱木质素 氧化 木质素结构
  • 简介:以硫酸盐马尾松浆纤维素为原料制备黏胶纤维,利用热溶胶转相法和反相悬浮技术制得球形纤维素珠体,然后对其进行接枝和微波催化改性制备球形纤维素螯合吸附SCCA,并应用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对SCCA进行理化性能表征。研究表明,SCCA含咪唑基和羧基等特征官能团,改性的最佳条件为:单体与珠体质量比为5∶1,引发硝酸铈铵与硝酸的浓度分别为9.12mmol/L和0.1mol/L,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60min;微波功率600W,辐射时间60s,二乙烯三胺浓度4.85mol/L,催化浓度0.39mol/L。制备的SCCA对Cr3+的吸附容量为38.53mg/g。

  • 标签: 球形纤维素 螯合吸附剂 接枝 微波催化 咪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