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将几种常用定性评价方法:晕圈法、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法,用于评价溶出性抗菌皮革样品的抗菌性能,并将这些方法进行综合及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新方法。通过分析每种方法的ICC值,比较这几种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实验结果发现:改进后的新方法用于评价皮革抗菌性能的可重复性及可信度要优于晕圈法、抑菌环试验及琼脂平皿扩散法(ICC〉0.75,P〈0.05)。该新方法具有操作步骤简单、能多个不同样品同时评定、可重复性高、可信度高的特点。

  • 标签: 抗菌 皮革 晕圈法
  • 简介:通过浸涂方式将聚乙二醇接枝改性壳聚糖(PEG-g-CS)与没食子酸纳米银复合物在皮革表面形成复合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接触角测量仪表征了该涂层的微观形貌和亲水性,而且以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coli)为细菌模型,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及振荡法、吸光度法进行了抗菌评价。结果表明,该复合涂层有明显的抑菌圈,且循环使用3次后2h内杀菌率均高达99%以上,具有高效抗菌性;另外,复合抗菌剂整理皮样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长时间内均能抑制其生长,具有长效抗菌性。这种优异的抗菌性是由于复合涂层将PEG的阻抗细菌黏附、壳聚糖接触杀菌及纳米银释放银离子杀菌进行了有机协同,使得该复合涂层成为皮革或皮革制品的理想抗菌涂层。

  • 标签: 壳聚糖 纳米银 抗菌涂层 皮革
  • 简介:本研究利用具有反应活性的聚乙二醇对天然大分子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合物(PEG-g-CS)。采用FT-IR对PEG-g-C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PEG成功地接枝在了壳聚糖上。PEG修饰后的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可以作为水性涂层对皮革表面进行抗菌整理。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及抑菌圈探索了该接枝共聚物的抗菌性能。抗菌结果表明,PEG接枝的壳聚糖将PEG的抑菌性和壳聚糖的杀菌性有机地协同起来,与单一的壳聚糖涂层对比表现出更优异的抗菌性能。

  • 标签: 活性聚乙二醇 壳聚糖 抗菌涂层 皮革表面
  • 简介:在2005年春夏季,复合材料成为时尚的新宠.众多时尚人物用合成的毛皮材料营造前卫的形象,国外一些公司也将复合材料作为开发重点。复合材料有长毛、短毛,构成绒毛效果,给人温暖、安怡的感觉.还有的复合材料采用轧花工艺,既古朴又现代、给人带来精致的感觉。

  • 标签: 复合材料 2005年 轧花工艺 春夏季 毛皮 毛效
  • 简介:采用过氧化氢—抗坏血酸氧化还原体系引发丙烯腈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在羊毛纤维上进行接枝共聚,考察了各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改性羊毛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镜(SEM)考察。结果显示,两种单体均成功被接枝到羊毛纤维上。反应在pH5,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30%,0.42%,单体用量15%,温度50℃时反应2h,接枝率可达70%。季铵盐的引入可以提高羊毛纤维的抗菌性。

  • 标签: 羊毛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 季铵盐 抗菌性
  • 简介:分别研究了植物多酚、戊二醛和环氧化合物对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的改性性能,对改性后的材料进行收缩温度、力学性能、自由氨基等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植物多酚对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抗撕裂能力和硬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有一定的增厚性;戊二醛改性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收缩温度大大提高,但是抗撕裂能力减弱;环氧化合物改性后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拉伸强度大幅度提高,收缩温度也相应提高。

  • 标签: 脱细胞真皮基质 环氧化合物 植物多酚 改性剂
  • 简介:利用具有不同抗菌机理的五种抗菌防霉剂,即4-(2-苯并噻唑基亚氨甲基)苯氧乙酸锌(A)、尼泊金丁酯(B)、山梨酸(C)、百菌清(D)、异噻唑啉酮(E)之间的协同和加合作用,成功开发出了用于糖尿病患者皮鞋鞋材的复配型抗菌防霉剂。首先,以糖尿病患者鞋内分离出来的代表性细菌、酵母菌和霉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条交叉放药法对五种抗菌组分进行了复配,结果表明,去除对菌种有拮抗作用的复配组分,有效的复配组分为:A和B、A和E、B和C、B和E、C和E。然后,以等浓度的混合菌为供试菌种,对各种有效组分进行不同比例的复配,并测定了复配后的抑菌圈直径,结果显示,优化复配比例为:A:B=3:7、2:8、1:9;A:E=6:4、4:6、2:8;B:E=5:5、2:8;C:E=3:7、2:8。用这些优化复配组分可以有效的抵御糖尿病患者鞋内的病原微生物,这就为它们在糖尿病患者鞋材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皮鞋 抗菌 防霉 复配
  • 简介:皮革工业生产清洁化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为此目的而需发展一批优质、低污染的新型皮化材料的必要性;并就所需发展的品种提出了建议。

  • 标签: 皮化材料 发展 低污染
  • 简介:制革化工材料综述之一──制革鞣剂石碧(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610065)受轻工出版社委托,我们编写了《制革化学品手册》一书(将于今年出版发行),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和分析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文献和产品资料,并进行了一些实地考查。本系列报导分制革鞣剂、制革...

  • 标签: 制革 化工材料 鞣剂 主鞣剂 复鞣剂
  • 简介:为了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降低成本.目前重庆部分生产女鞋的厂家大量采用人造革作鞋里革这类鞋厂以做全国批发为主。使用人造革与猪里革相比,成本自然降低不少.但猪里革的透气性能具有一定的优势。据了解.不少高中档男女皮鞋仍然采用猪里革,一些在重庆经销猪里革的经销商介绍.前几年火爆的生意已不存在了,以批发为主的皮鞋厂家图的是产量皮鞋批发商图的是销量特别是一些人造草皮纹、厚薄和猪里革几乎一样.做成皮鞋可以假乱真,一般消费者没有内行的指点根本无法辨认。

  • 标签: 鞋里革 合成材料 重庆 人造革 透气性能 低成本
  • 简介: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海宁皮衣皮革企业也步入了恢复性增长,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原材料大幅涨价,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据笔者了解,今年上半年,企业的原辅材料和综合费用增加了40%-50%,劳动力成本上升20%,企业的整体成本上升了20%~40%。

  • 标签: 皮革企业 原材料 海宁 劳动力成本 经济形势 利润空间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羽毛蛋白的制备、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在皮革上的应用性能,得到了较适宜的羽毛蛋白制取条件及在皮革上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皮革 填充材料 羽毛蛋白
  • 简介:详细介绍了阻燃的机理,并提供了几种适合皮革用的阻燃剂及阐明阻燃剂的要求,最后简单介绍了阻燃性能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阻燃 机理 阻燃材料
  • 简介:采用硫酸铵、少氨脱灰剂(硫酸铵25%)、硼酸、含硼脱灰剂(硼酸50%)和己二酸对浸灰牛皮进行脱灰。结果表明:因为硫酸铵和硼酸的pKa=9.2,所以硫酸铵、少氨脱灰剂、硼酸和含硼脱灰剂能与灰皮中的灰碱作用后形成pH8~9的缓冲系统,并快速渗透灰皮,得到柔软的脱灰裸皮;而己二酸因pKa=4.4,在脱灰过程中无法形成pH8~9的缓冲系统,渗透性较差,制得的脱灰裸皮柔软度也欠佳。由此可见,全部或部分选用pKa9左右的酸性物质作为脱灰材料对开发性能更优的无氨无硼脱灰剂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制革 脱灰 铵盐 硼酸 pH缓冲性
  • 简介:对毛皮时装设计中材料再造的分析和研究,映衬出装饰工艺在毛皮材料再造中的造型语言,并阐述了其设计方法和表现规律,使造型设计有力地促进毛皮时装的发展。

  • 标签: 毛皮 材料 形状 色彩 空间
  • 简介:“难!今年比2008年还要难!”这是笔者在海宁采访时经常听到企业老总说的一句话。到底难在哪里?当前各种成本的上涨无疑困扰着企业老总的心。相关数据显示,今年皮革价格涨幅在20%左右。“高价皮”的出现令一些业内人士预计,今年的皮革市场不太乐观。

  • 标签: 价格上涨 企业 海宁 原材料 皮草 数据显示
  • 简介:固体食盐(氯化钠)广泛用于原料皮的防腐,因此,大量的氯化钠以总溶解固体(TDS)的形式排放在制革浸水工序的废水中。在印度Chennai中央皮革研究所(CLRI),我们尝试使用一种基于草本植物印度楝树(一般的印度名称为Neem)的防腐剂配方来取代食盐,用于山羊皮的防腐。在CLRI的试验成功后,我们又在有当地居民收集大量山羊皮来出售的印度农村地区,对该防腐剂配方成功进行了实地试验。用该配方防腐的皮和盐腌皮,其蓝湿革和坯革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感官性能都差不多。使用印度楝树进行防腐,可显著减少浸水废液中的TDS,而且在用于防腐后,还可将它从皮上刮下来,堆肥处理,制成肥料,作为花肥使用,从而为其处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 标签: 印度楝树 防腐剂 原料皮 绿色材料 制革 总溶解固体
  • 简介:通过介绍皮革材料使用于眼镜框架的发展历程,了解皮革材料使用于眼镜框架的意义。分析皮革材料的亲肤性、应力滞后性和多孔性三大性能优势在眼镜框架设计制作中的情况;分析皮革材料的情感性因素、时尚性因素和设计风格性因素三种不同审美特征上的差异在眼镜框架设计制作中的情况;探讨皮革材料在眼镜框架设计制作中的发展趋势,让皮革材料能够多样化的应用于眼镜框架设计制作之中。

  • 标签: 皮革 眼镜框架 设计 特色
  • 简介:通过溶胶凝胶原位复合法制备了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首先制备pH值为8.5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然后参考制革工艺制备戊二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将醛处理网状胶原基和其质量比500%的纳米氧化锌前驱体溶胶,在50℃下于转鼓内转动9h后,自然干燥而得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析结果表明,网状胶原基经纳米氧化锌前驱体处理后,大小约为25nm纳米氧化锌颗粒已经在网状胶原基内生成。所制备的胶原基纳米氧化锌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收缩温度78.4℃)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纳米氧化锌的引入使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抗菌防霉性。

  • 标签: 胶原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抗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