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饮料低能量化的关键是如何选择和调配适当的强力甜味剂来代替传统配方中的蔗糖,但因此也带来了固形物含量下降、粘度下降和口感变化等问题.解决方法是添加适当的水溶性纤维和增稠剂来增加固形物的含量和粘度,或者是配合使用填充型甜味剂.本文以碳酸饮料、果蔬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固体饮料为例,详细讨论了低能量化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及相应的配方与工艺.

  • 标签: 低能量饮料 开发 甜味剂 配方 工艺
  • 简介:详细讨论了冰淇淋低能量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以及相应的配方与工艺.指出为降低冰淇淋的能量,必须降低其配料中的脂肪和蔗糖含量;如何去除和代替脂肪,是开发低能量冰淇淋的关键.

  • 标签: 低能量 冰淇淋 脂肪 配方 工艺
  • 简介:使用PHOENICS软件对速冻机内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速冻机适当的模拟几何简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物理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进口风速和加入栅格的影响.研究表明,进口风速与产量、能耗之间存在着最佳匹配问题,而栅格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产量、降低能耗.

  • 标签: 板带式速冻机 速度场 温度场 数值模拟 冷冻食品
  • 简介:目的调查肉鸡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集肉鸡屠宰的入厂活鸡肛拭子样本,宰杀褪毛后整禽样本、预冷后整禽样本、预冷池水、分割刀具和案板、冷冻鸡肉样本以及工人手涂抹样本,按《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方法检测沙门菌。结果2011—2012年共检测样品896份,检出沙门菌293株,检出率为32.7%;鸡胴体的检出率高于鸡活体。2011年沙门菌优势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2012年优势血清型为印第安纳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宰杀后样品中印第安纳沙门菌的构成比有所下降,而鼠伤寒、肠炎等其他优势血清型的构成比相对增加。结论沙门菌广泛存在于屠宰各环节样品中,宰杀环节易导致沙门菌的交叉污染。

  • 标签: 沙门菌 肉鸡 生产链 交叉污染 血清型 食源性致病菌
  • 简介:目的探讨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方法,了解广西水产品监测所分离的香港海鸥菌的相关性。方法以NotⅠ限制性内切酶对2005年分离的香港海鸥菌酶切后进行脉冲电泳,用BioNumerics5.1聚类分析获得电泳图谱。结果7株香港海鸥菌分为6个分子型,其中从南宁分离的与从河池分离的2株香港海鸥菌高度同源,相似度达100%。结论PFGE可应用于香港海鸥菌分子分型,有助于发现香港海鸥菌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水鸟可能是香港海鸥菌传播环节的一种重要媒介。

  • 标签: 香港海鸥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分子分型 食源性病原菌 媒介
  • 简介:2006年9月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国工程院科技论坛(第50)之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召开。此次论坛汇集了相关行业的科学家、政府部门的官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等众多代表。

  • 标签: 食品安全问题 中国科技会堂 中国工程院 论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层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