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色谱与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水产品中甲基汞及其他形态汞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盐酸超声提取后离心过滤,以5%乙腈4.62g/L乙酸铵-1.2g/L半胱氨酸溶液作流动,经反相C18色谱柱分离后无需氧化和紫外消解,直接由原子荧光光谱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甲基汞、乙基汞和无机汞的最佳线性范围为0~50μg/L,r〉0.9990,检出限为0.5~1.5μg/L,精密度RSD〈6%,加标回收率为78%~120%,鱼肉标准物质中甲基汞测定值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水产品中汞形态的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原子荧光光谱法 甲基汞 形态分析 水产品 重金属
  • 简介:目的建立膳食样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同位素稀释凝胶渗透色谱净化(GPC)-色谱(GC)-串联谱(MS)检测方法。方法加入同住素内标的膳食样品用正己烷饱和过的乙腈超声提取,GPC净化,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30m×0.25mm,0.25μm),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16种邻苯二甲酸酯在8类膳食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52.3%~124.7%;RSD为1.6%~16.2%;检出限为0.03-0.06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膳食样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凝胶渗透色谱 膳食样品 违法添加物
  • 简介:建立了酰胺小柱净化-反相液色谱测定海米中4种合成着色剂含量的方法.确定了以50%丙酮水溶液为提取试剂,干法装聚酰胺粉填料为固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在AthenaC18-WP柱(4.6mm×250mm,5μm)上,以甲醇和0.02mol/L的乙酸铵溶液为流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四种合成着色剂在0.2mg/L~2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4mg/L~0.06mg/L之间.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合成色素的加标回收率在85.0%~97.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06%~5.18%之间.该方法成本低、简单高效,可用于海米中合成色素的日常检测和风险监测.

  • 标签: 聚酰胺小柱 海米 合成着色剂
  • 简介:目的探讨富含黄酮类物质的果蔬汁对大鼠肝脏内氧化损伤相关Ⅱ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成年大鼠5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和高剂量果蔬汁干预组,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组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果蔬汁灌胃。干预5周后,腹主动脉采血用于生化指标检测;取肝脏组织检测基因表达情况。RT-PCR方法检测肝脏中氧化损伤相关Ⅱ代谢酶mRNA的表达情况;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果蔬汁饮食干预组大鼠的血清抗氧化能力增强,同时上调肝脏中药物代谢Ⅱ酶人醌NADH脱氢酶(NQO1)和谷氨酰-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CLC)mRNA的表达(P〈0.05),但对GSTP1、GCLM、GSTM2、GSTA2Ⅱ代谢酶基因mRNA表达无影响。结论富含黄酮类物质果蔬汁可以增强大鼠血清抗氧化能力,同时诱导肝脏中抗氧化Ⅱ代谢酶NQO1及GCLC基因mRNA的表达。

  • 标签: 果蔬汁 抗氧化 Ⅱ相代谢酶 大鼠 肝脏 氧化损伤
  • 简介:选用EDTA螯合树脂固萃取柱,ICP的蠕动泵过柱分离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了盐类食品添加剂中的铅和镉.对铅和镉的富集与洗脱条件进行优化,消除了基体离子的干扰.结果表明,pH为7.3时,进样速度为5mL/min,以0.5mol/L硝酸溶液1mL/min洗脱,固萃取同时富集铅和镉的效果最好.本方法铅和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mg/kg和0.010mg/kg,富集倍数为10.本方法应用于几种食品添加剂的铅和镉的同时测定,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6%~99%之间,RSD<6%(n=3).

  • 标签: 固相萃取 ICP-OES 食品添加剂
  • 简介:蛋白质水解后其热稳定性、溶解性以及功能特性得到了改善,同时形成了大量的苦味肽。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玉米醒酒肽脱苦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其水解工艺,结果表明,脱苦温度为29.7℃,固液比为l:12(m/v),pH为3.5,时间2h。所测得的玉米肽液中OD220/OD280为37.9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醒酒肽进行测定分子量的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醒酒肽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1356.594Da~3207.308Da之间。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玉米醒酒肽中亮氨酸含量最高,丙氨酸其次。

  • 标签: 玉米蛋白 玉米醒酒肽 脱苦工艺 表征分析
  • 简介:综述近几年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前处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对各种方法做出评价,并展望今后相关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邻苯二甲酸酯 前处理 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评价3种芒果致敏原提取方法,分析与血清特异性IgE结合的芒果蛋白成分,为临床检测sIgE提供最佳抗原制备方法。方法分别用三氯乙酸沉淀法、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裂解液提取法粗提芒果蛋白,并通过SDS-PAGE和二维电泳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组分,用免疫印迹和二维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粗提液中与患者特异性IgE结合的蛋白成分。结果3种方法提取的蛋白组分不同,单例病人血清与3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蛋白结合的强度和所识别的蛋白组分存在一定差异,三氯乙酸沉淀法和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30、40、44、47和90kD,而裂解液提取的蛋白反应条带主要是23、32、40、46、73、90kD。结论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三氯乙酸沉淀法提取的芒果蛋白粗提液致敏原组分较完整,重复性好,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检测芒果sIgE所需已知抗原的要求。

  • 标签: 食物 致敏 芒果 特异性IGE 致敏原制备 免疫印迹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食品中分离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的耐药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完善我国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特征的基础信息,为该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琼脂稀释法对确认的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进行药敏试验,完成耐药特征的分析。参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PulseNet试验方法,对110株大肠埃希菌O157,运用XbaⅠ酶进行酶切并完成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分离株的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110株菌中,43株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抗性。耐药率最多的前三种抗生素依次是四环素(30.0%,33/110),磺胺甲恶唑(29.1%,32/110),萘啶酸(26.4%,29/110);2一共有24个耐药谱,耐两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有34株,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有32株。最常见的三种耐药谱依次是SMX(6),AMP-NAL-SMX-SXT-TET(6),AMP-CHL-NAL-SMX-SXT-TET(4)/AMP-SMX-SXT-TET(4)/TET(4);3大肠埃希菌O157非H7(O157∶hund)对所测试的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O157∶H7(χ2=72.010P〈0.05)。其中37株携带了志贺毒素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仅对磺胺甲恶唑(2.7%,1/37)、萘碇酸(2.7%,1/37)有耐药,没有多重耐药菌株;4通过不同种类食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耐药率比较发现,从生猪肉、生禽肉中分离的菌株耐药率相对高于其他食品种类;5PFGE分子分型研究显示菌株具有基因多态性,且可以很好将大肠埃希菌O157非H7和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区分开。结论我国食品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O157耐药现象严重。我们应加强养殖环节和零售环节食源性致病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O157(包括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药敏特征的监测,探明食品与养殖环节菌株耐药的传播关系,并为国家制定科学的养殖业抗生素用药提供依据。

  • 标签: 大肠埃希菌O157 药敏试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分子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