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实验以苦瓜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当甜味剂、酸度调节剂等,研制出风味独特苦瓜清凉饮料。并且研究了加工工艺、护色液、包接剂以及稳定悬浮剂等对产品质量影响,通过多次实验得到了产品最佳工艺技术参数配方。

  • 标签: 苦瓜 清凉饮料 加工工艺
  • 简介:目的研究硝酸钇对子代大鼠神经行为认知能力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对照受试物低、中、高4个试验组,20只/组。从孕期第6天(GD6)至分娩后第21天(PND21),受试物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硝酸钇溶液5、15、45mg/kgBW,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断乳后,继续给予子鼠原剂量受试物直至PND63天。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钇对子鼠生长发育、脏器组织神经行为影响。结果在PND21天时,雄鼠低、中、高3个剂量组体重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PND42天开始至试验结束,雄性高剂量组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导致高剂量组雄鼠总增重总进食量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物利用率无变化。PND42天时雌鼠低剂量组体重雄鼠高剂量组脑体比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认为有生物学意义。Morris水迷宫试验中仅高剂量组雌鼠第5天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神经行为试验结果均未见差异。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断乳后持续给予硝酸钇受试物会导致高剂量组雄性子鼠体重下降,但不会影响脑组织重量,也不会在成年早期对子鼠痛觉、运动活力认知能力等神经行为造成影响。

  • 标签: 硝酸钇 神经发育 神经行为 稀土 毒理试验
  • 简介:2月25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通报,批准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部分碳酸饮料。加拿大卫生部已经对赤藓糖醇作为甜味剂用于这些饮料安全性进行评估,尚未发现安全隐患,因此更新许可甜味剂列表,这些饮料为非酒精、水果味碳酸饮料,可乐饮料除外。

  • 标签: 碳酸饮料 赤藓糖醇 加拿大 果味 酒精 甜味剂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酒精暴露下对人原代培养肝细胞中CYP2E1依赖毒性作用氧化损伤.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以25~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9h及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检测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含量,并研究100mmol/L乙醇作用于人原代肝细胞0~24h后,天冬氨酸转胺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释放量及肝细胞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中CYP2E1释放增加,并呈明显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在100mmol/L乙醇作用下,ASTMDA明显升高,在0~24h内呈明显时间效应关系,而GSH含量在6h后明显降低.结论100mmol/L乙醇急性暴露可导致人原代培养肝细胞明显氧化损伤,这种损伤与CYP2E1活性变化直接相关.

  • 标签: 酒精 人原代培养肝细胞 氧化损伤 CYP 2E1 毒性作用
  • 简介: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是食品工业发展助推器,也是影响食品安全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从源头到产品验证全过程对添加剂控制管理,才能确保食品安全,确保产品顺利出口销售。

  • 标签: 食品安全 食品添加剂 标准化 过程控制
  • 简介:目的了解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使用情况,为修订我国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及完善其配套质量规格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GB14880-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食品分类体系,于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随机采集我国市售各类预包装食品样品3760份(不包括13.0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12.01盐及代盐制品等),分析其中各强化剂化合物来源,统计各强化剂化合物使用频次。结果从3760份调查样品中分离出强化食品样品489份,所有强化剂化合物累计使用频次2689次,在GB14880-2012附录B及其后续增补公告133种强化剂化合物中,52.6%(70/133)化合物使用频次高于1次,但也存在47.4%(63/133)化合物使用频次为0情况,进一步分析表明,其中,47.6%(30/63)化合物没有相应质量规格标准,52.4%(33/63)化合物尽管有配套质量规格标准,但可能由于强化成本较高、产品不易保存以及生物利用率较低等因素影响,也很少使用。结论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国市售预包装食品中各营养强化剂化合物使用情况质量规格标准现状,为GB14880-2012修订提供资料支持,对于没有质量规格标准物质,建议在标准制定时尽快完善,同时也建议在GB14880-2012修订时进一步评估现有的化合物名单。

  • 标签: 营养强化剂 化合物 食品安全标准 调查 预包装 食品
  • 简介:我国允许添加在食品中蓝色素有栀子蓝色素、藻蓝蛋白及靛蓝。栀子蓝色素是由茜草科植物栀子果实制得。藻蓝蛋白色素多从螺旋藻、蓝藻、念珠藻等藻类植物中提取加工而成。植物靛蓝是用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植物叶子发酵制成。花青素也是食品中常见色素,某些花青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食品中蓝色着色剂使用。作为食品中蓝色着色剂,研究最多为紫甘蓝色素。紫甘蓝色素是从十字花科红球甘蓝及紫球甘蓝等叶子中提取分离得到天然色素。本文对我国食用蓝色素种类、来源进行了概括总结;对食用蓝色素生成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本文还对食用蓝色素使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概括,以期为今后我国蓝色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食用蓝色素 栀子蓝色素 藻蓝蛋白 靛蓝 紫甘蓝色素
  • 简介:玉米芯水解制木糖生产过程中,阴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是关键环节。借助液相色谱分析了D301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不同酸碱度情况下对木糖稳定性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木糖纯度在不同条件下都有所下降,除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转化为阿拉伯糖外,还其他副反应发生;木糖在碱性环境下比中性或弱酸性环境更容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及其他副反应;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木糖异构为阿拉伯糖反应速率;D201树脂对木糖差向异构化反应促进作用远强于D301树脂。

  • 标签: 木糖 阿拉伯糖 差向异构化 阴离子交换树脂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类食品消费日渐增多。其中,散装鲜啤酒以其口感优良、低温味鲜、价格低廉、便于携带等特点,在啤酒消费市场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其存放主要容器—啤酒保鲜桶生产量使用量亦随之迅速增加。各种啤酒保鲜桶涌现,满足了社...

  • 标签: 啤酒保鲜 啤酒桶 使用过程 工程塑料 聚乙烯 消毒方法
  • 简介:对一起在面粉中随意使用添加剂事件探讨蒋作虎周汉鄂乌鲁木齐市卫生防疫站(830002)1994年5月,乌鲁木齐市疆川挂面厂反映,该厂近期生产挂面被连续退货,原因是挂面有较重哈喇味。由于该厂历来按规定工艺流程生产挂面,而面粉是从奇台县某面粉厂购进...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面粉增白剂 苯甲酰 随意使用 过氧化值 卫生学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现状,发现存在主要问题,并分析相关原因,为完善管理政策提供背景情况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24个省、市、区1440家餐饮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调查发现860家餐饮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160家餐饮业使用了食品添加剂以外化学物质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共发现使用食品添加剂1985种(次),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275种(次),食品添加剂以外化学物质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171种(次)。在使用添加剂餐饮业中,42.9%采购添加剂时未索取任何证明,84.8%未配备食品添加荆专用称量工具,94.0%未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71.4%未设置食品添加剂固定存放场所。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标准不完全适用于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餐饮业对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认识不足,以至于目前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存在较为严重安全隐患,应尽快完善我国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与标准,并加大培训与监管力度,严防餐饮业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健康危害。

  • 标签: 餐馆 食品添加剂 研究 参考标准 立法 食品
  • 简介:食品添加剂是伴随着食品工业发展而发展,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食品色、香、味、形等感官品质,以及防腐保鲜,延长食品贮存期。对食品工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近年来,由于一些企业在食品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很深误解,同时,也有一些企业违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隐患。实际上,近年来发生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引起,没有一起是由于食品添加剂引起。只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就是安全。本文列举并分析了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根源,详尽介绍了目前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管理法规标准要求,对食品行业如何科学规范地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

  • 标签: 食品 科学 规范 使用 食品添加剂
  • 简介:质检总局办公厅:你局《关于请予明确粉条生产加工中能否使用明矾函》(质检办食监函[2008]689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

  • 标签: 生产加工 卫生部 明矾 粉条 复函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