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UHT灭菌牛乳是指采用超高温灭菌(137~150℃保持4~20s)和无菌灌装的工艺过程加工而成的牛乳制品。UHT乳以其高品质,饮用方便,长保鲜期以及可远距离销售等特点。然而,UHT乳在贮存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影响到产品品质。胶现象就是一个限制UHT灭菌乳货架期,阻碍其商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胶是以贮存过程中产品的流动性损失为特征的。在贮存过程中UHT灭菌乳发生黏度变化,通常起始阶段产品变薄,接

  • 标签: UHT乳 胶凝 灭菌乳 贮存过程 超高温灭菌 蛋白酶
  • 简介:目的:确定大孔树脂纯化6-姜酚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筛选最佳树脂;以6-姜酚浓度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HPD-950大孔树脂对6-姜酚纯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为:溶解粗提物乙醇体积分数35%,上样质量浓度2.1mg]mL,pH6.5,上样流速1mL/min。当上样5.5倍柱体积时树脂达到动态饱和吸附,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5%,洗脱流速0.5mL/min,洗脱液用量6倍柱体积,6-姜酚纯度达34.43%。结论:使用本工艺能简便、快速地分离纯化6-姜酚。

  • 标签: 生姜 大孔吸附树脂 6-姜酚 纯化
  • 简介:不管业外资本进入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短期还是长期利润。这都是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

  • 标签: 市场经济体系 商业行为 资本
  • 简介:为获得生长活力较好,可以满足菌种水解玉米蛋白粉生产玉米肽的需要,以OD600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即:葡萄糖2%(碳源)、大豆蛋白胨4%(氮源)、MgSO40.15%、K2HPO40.2%、KH2PO40.2%。以单因素试验菌种生长适宜的培养成分作为二次旋转正交试验的零水平,以菌种生长14h的OD600为指标,确定培养成分的最优组合为葡萄糖2%、大豆蛋白胨3.6%、MgSO40.16%、K2HPO40.28%、KH2PO40.28%。在此条件下菌种培养14h,其OD600由0.900上升到1.869,菌株生长量提高了1倍。

  • 标签: 枯草芽孢杆菌 培养基 二次旋转正交实验
  • 简介:作为五粮液集团旗下的五大白酒战略品牌之一,五粮醇2013年的整体体量达到了17亿元左右.其中,西南地区的销售增长达20%。2014年初,五粮液集团对五粮醇表现出乐观的预期,将其销量目标定为20亿元。

  • 标签: 营销管理 五粮液集团 西南地区
  • 简介:以小麦粉为原料,采用4个添加量(0.25%,0.5%,1.0%,2.0%)、2个分子量(820kD,581kD)添加麦麸酚木聚糖,研究麦麸酚木聚糖对面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麦麸酚木聚糖添加量的增加,面粉的白度降低、色泽变暗、糊化黏度值降低、吸水率下降,而面筋指数、吸热焓、峰值温度、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增加,弱化度先下降后上升,粉质指数呈上升趋势。麦麸酚木聚糖分子量对面粉的品质影响较小,

  • 标签: 品质特性 木聚糖 酚基 麦麸 面粉 形成时间
  • 简介:近期,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学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光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合成手段,在精确构建新型碳纳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大规模精确制备碳纳米材料一直是材料合成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这为发挥有机化学在合成复杂含碳分子方面的优势提供了创新机遇。

  • 标签: 纳米材料 有机合成 碳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有机化学 美国化学会
  • 简介:以芋艿淀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备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以辛烯琥珀酸淀粉酯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芋艿淀粉浓度、辛烯琥珀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辛烯琥珀酸淀粉酯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制备的适宜工艺条件:淀粉质量分数40%、辛烯琥珀酸酐用量为2.0%芋艿淀粉干重、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3h。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辛烯琥珀酸芋艿淀粉酯颗粒结构发生变化,糊化温度由原淀粉的最高温度85.49℃变为82.15℃。红外光谱图中1710~1740cm-1,1550~1610cm-1区间分别出现酯羰基(C=0)伸缩振动吸收和RC00-特征吸收.可断定辛烯琥珀酸与淀粉酯化生成辛烯琥珀酸淀粉酯。

  • 标签: 芋艿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酐 正交试验 特性
  • 简介:按传统的食品卫生检测方法对乳品中细菌进行检测比较繁琐,血清学检测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该法对食品中一些细菌可以起到快速检测作用。利用ELISA法对乳品中污染细菌进行检测,一般都需要首先增菌,因为ELISA法对菌体的检测量一般在10^6~10^8/ml。但是嗜链球菌作为发酵乳制品中的一种重要添加菌,其数量要超过这个数量级。本文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乳制品中嗜链球菌。首先,通过动物免疫方法制备了小鼠及家兔抗嗜链球菌的免疫血清。然后,用此血清经酶

  • 标签: ELISA法 快速检测 细菌 食品卫生检测 免疫血清 血清学方法
  • 简介:植物香辛料的提取与应用已有几十年历史。近年,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植物香辛料的提取物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食品调味之中。现在,工业化使用的提取技术有:水蒸汽蒸馏,超临界萃取,溶剂萃取等。正在积极研究的技术有夹带剂的使用,亚临界水萃取,电磁波声波辅助萃取等技术。无论哪种技术,其核心都是

  • 标签: 冷冻调理食品 香辛料 系列产品 有效成分 提取技术 提取物
  • 简介:对2010年4~5月份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及主要变化特征做了简要回顾。指出,由于供应充足,国内小麦市场与其它品种市场及国际市场相关度均很低。对美国农业部2010/2011年度世界小麦平衡表做了简要分析。着重对今年新麦收购形势做了展望。指出,需要特别关注河北市场的变化,优质麦价格上涨可期,饲料企业将加入新麦收购大军,小麦市场的政策市特征不会改变。

  • 标签: 最低收购价 冬小麦 市场回顾 展望
  • 简介:采用不同浓度羟自由和超氧阴离子自由氧化体系对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模拟氧化,研究自由氧化对肌原纤维蛋白交联和聚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自由氧化体系均会导致大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羰基含量升高,同时发生不同程度的交联和聚集。在羟自由氧化体系中,肌原纤维蛋白质粒径增大,且当H2O2浓度为10mmol/L时达到最大粒径396.1nm;在超氧阴离子氧化体系中,蛋白质主要发生降解作用使粒径减小,而黄嘌呤浓度为1mmol/L时仍有部分大粒径的蛋白质生成。两种自由基体系中,总巯基的不断减少以及二硫键含量的增加表明巯基氧化形成二硫键是肌原纤维蛋白主要的交联方式之一。二聚酪氨酸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氧化蛋白质的聚集也与其他共价键或非共价键生成有关。SDS-PAGE显示,两种自由基体系氧化引起的蛋白质聚集主要由二硫键交联所致,而在超氧阴离子自由氧化体系中肌球蛋白重链受到其他交联方式的影响。羟自由氧化体系对蛋白质交联和聚集影响比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体系更为显著。

  • 标签: 蛋白质氧化 肌原纤维蛋白 自由基 交联与聚集
  • 简介:为了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发酵产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考察外加碳源葡萄糖、氮源及生长因子对棘孢曲霉JMUdb058固态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的调控机制,并以之为依据优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淀粉对α-L-鼠李糖苷酶的产生具有代谢调节作用;外加氮源能大幅度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相比用硫酸铵为氮源,用豆饼粉为氮源时,由于其中含有淀粉而导致酶合成量降低;磷酸氢二铵比其他铵盐和硝酸盐更能促进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添加富含氨基酸的生长因子有利于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棘孢曲霉JMUdb058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优化后的培养是:柚皮5g,磷酸氢二铵0.5g,酵母浸膏0.075g,水5mL,此时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达到10.60IU/gds,比初始培养的酶活力提高了84.67%,比其他文献报道的最高酶产量提高了1.5倍。优化后的培养大幅度提高了棘孢曲霉固态发酵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为该酶的发酵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棘孢曲霉 固态发酵 α-L-鼠李糖苷酶 代谢调控 培养基
  • 简介:碱性蛋白酶是指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肽键的酶类。本实验对一株高产高碱碱性蛋白酶的嗜碱性芽孢杆菌的发酵培养及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发酵培养所采用的棉籽饼粉最适粒度为80目,麦芽糊精的最佳DE值为30%。并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配方为(g/100ml):棉籽饼粉3、酵母浸粉1.758、麦芽湖精10、柠檬酸钠0.3、CaCl20.3、K2HPO41;最适摇瓶发酵条件为:

  • 标签: 芽孢杆菌 棉籽饼 发酵培养基 株高 高产 CACL2
  • 简介:以北太平洋鱿鱼加工边角料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及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主要操作参数——物料湿度、机筒温度和螺杆转速对鱿鱼蛋白挤出物的持水性和持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挤出物持水性指数、持油性指数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试验结果表明,物料湿度、螺杆转速以及物料湿度和机筒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挤出物持水性和持油性均有显著影响,物料湿度与螺杆转速的交互作用仅对挤出物持水性有显著影响;持水性、持油性指数与操作参数的回归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R2分别是0.890和0.979,表明拟合的统计模型可信度较高。

  • 标签: 热塑挤压 操作参数 响应面分析法 功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