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在陶瓷砖生产和开发实践中坯干混色料性能指标对生产应用影响关系,重点探讨企业如何对坯干混色料原料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分析,如何根据检测数据对原料性能进行有效评价,指导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配方和工艺参数调整,确保干混工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 标签: 通体大理石 干混色料 检测方法 控制指标
  • 简介:陶瓷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但伴随世界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前进,我国陶瓷工业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失衡.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偏低.产品积压严重。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功能性陶瓷制品,缩短与国外的差距,重新占领国内外陶瓷制品市场,开发生产抗菌陶瓷制品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 标签: 陶瓷生产 无机抗菌剂 抗菌陶瓷制品 产品档次 市场经济 开发生产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低温快烧玻化砖生产技术中,添加剂对生坯强度的影响,以及配方组成与低温快烧玻化砖性能之间的关系.通过三点弯曲法测生坯强度,其它对应仪器测玻化砖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剂CMC、改性淀粉均能提高生坯强度,且当CMC与改性淀粉质量比为2:1时,组成的复合添加剂增强效果最显著.同时,获得最佳的配方组成为:陶瓷泥17%、水洗砂24.5%、定石粉40%、硅灰石12%、彭润土1.5%、透辉石3%、硼钙石2%.

  • 标签: 低温快烧 添加剂 生坯强度 理化性能
  • 简介:本文以85均质矾土为自流浇注料的主要原料,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研究了不同减水剂对自流浇注料施工性能的影响;不同促硬剂对自流浇注料脱模强度的影响;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自流浇注料体积密度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水剂B的加入能够使喷煤管用浇注料实现自流,而减水剂A的加入虽然可以改善喷煤管用浇注料的流动值,但不能使浇注料实现自流。促硬剂B能够明显提高自流浇注料的脱模强度,而促硬剂A对自流浇注料的脱模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减水剂B与促硬剂B适宜做为自流浇注料的外加剂,掺量选为0.2%和0.003%较为合理。

  • 标签: 自流浇注料 减水剂 促硬剂 流动值 强度
  • 简介:介绍环保工程微孔陶瓷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叙述了微孔陶瓷产品性能以及技术特点和制备工艺。

  • 标签: 环保工程 微孔陶瓷 制备工艺
  • 简介:湿法挤出成形现已成为一个主流成形方式,本文主要介绍湿法挤出成形泥料如何选择,及在生产中应注意的参数。相信控制好这些参数,对调试出合理干燥、烧成制度的坯体配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湿法 挤出成形 泥料
  • 简介:作为构成卫生陶具陶瓷基体的主成分组成是:SiO2(55wt%~69wt%)、Al2O3(25wt%~40wt%)、选自Na2O、K2O、Li2O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与选自CaO、MgO、BaO、BeO中的至少一种成分之和(3wt%~5wt%):含有作为结晶的石英和莫来石.或者石英、莫来石和刚玉(总结晶量在40wt%以下,并且刚玉的量不到10wt%)。其可提高生产率,也使卫生陶具薄壁轻量化和大型化。

  • 标签: 结晶 LI2O 刚玉 基体 莫来石 制造方法
  • 简介:本文研究了高固含量的SiC浆料的流变行为。研究发现,由于表面被氧化使得其等电点与SiO2接近,浆料的流变行为基本符合幂律流体,强碱性分散剂效果好于中性分散剂。

  • 标签: 悬浮体 SIC 流变
  • 简介:研究了成型压力对瓷球烧结、密度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研究系统内随着压力的增加,瓷球的烧结温度下降,烧成温度范围拓宽.采用150MPa成型的瓷球的密度最大且耐磨性最好.

  • 标签: 氧化铝 烧结温度 密度 压力 挤压法 吸水率
  • 简介:随着现代陶瓷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陶瓷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释剂是建筑卫生陶瓷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因其加入量少,而又起到优良的作用,被称为陶瓷工业中的“味精”,陶瓷稀释剂在陶瓷生产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稀释剂又称减水剂、解胶剂、解凝剂,其作用主要是用来提高建筑卫生陶瓷坯、釉料浆的流动性,

  • 标签: 稀释剂 建筑卫生陶瓷 陶瓷技术 陶瓷工业 陶瓷生产 添加剂
  • 简介:本文阐述了因雷闪造成电源短暂失电,导致窑炉风机和传动电机停转。如何利用一个小型的UPS电源,控制大功率的风机电机,避免造成停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适应于不稳定的电源环境。

  • 标签: UPS 变频器 窑炉 风机 影响
  • 简介:国内外许多材料科学工作者对层状陶瓷Ti2AlC的合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分别采用了自蔓延(SHS)、热压(HP)、热等静压(HIP)等方法,合成了该化合物.HIP法能制备出高纯、致密的Ti2AlC陶瓷.最近,作者以Ti/Al/C元素粉为原料,采用原位热压的方法,成功地合成了多晶Ti2AlC块状材料.

  • 标签: 原位热压 新型 层状陶瓷 TI2ALC 合成 性能
  • 简介: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钙、氧化铝和碳酸钙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烧结合成六铝酸钙多孔陶瓷,研究钙铝质原料、烧结温度对六铝酸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钙合成的CA6性能最优,其最佳的烧结温度为1500℃,可以合成显气孔率达60%、体积密度为1.55g/m^3的六铝酸钙多孔陶瓷。

  • 标签: 六铝酸钙 多孔陶瓷 烧结 显气孔率
  • 简介:本文在介绍晶须生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氮化硅晶须的结构特点及物化性能,并简单介绍了氮化硅的制备方法,阐述了其作为复合材料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 标签: 氮化硅晶须 结构性能 制备方法 应用现状
  • 简介:本文通过对陶瓷玻化砖抛光废渣进行性能分析,最终实现废渣回收利用来生产新型陶瓷建材的目的。还对其产品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及对其产品的应用前景加以综述。

  • 标签: 陶瓷抛光废渣 回收利用 性能研究
  • 简介:采用X射线衍射应力分析的sin2ψ法计算了Si3N4陶瓷试样的残余应力,并分别测量了表面处理前后Si3N4试样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经平面磨削后的Si3N4试样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而抛光处理可适当降低残余应力.两种方法都使试样抗弯强度降低.

  • 标签: 表面处理 氮化硅陶瓷 力学性能 X射线衍射应力 sin2ψ法 残余应力
  • 简介:以凹凸棒土、高岭土、氧化铝细粉及硅酸锆和刚玉砂为主要原料,采用干压成型法和低温烧结法制备堇青石-莫来石质功能陶瓷材料。考察不同的配比及升温曲线对材料性能如吸水率、收缩率及堇青石的含量和热膨胀系数等的影响。通过XRD表征凹凸棒石功能材料在低温下的晶型变化,测试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凹凸棒土的质量配比为16%时,在1200℃保温10h,并达到烧结温度下,可制备出吸水率为9.95%、堇青石含量为35%、热膨胀系数达为3.58×10^-6/℃的复相功能陶瓷材料。

  • 标签: 凹凸棒土 堇青石 复相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