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核安全》于2018年1月1日实施,因核工业特殊管理流程以及相当多的专业术语,增加了理解该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主要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被监管主体在该中的定位和责权范围进行分析,对关键监管对象的核设施、核材料与放射性废物定义、调整范围和理解差异提示解读。同时说明在公众在该中从知情到参与权的不同意义和立法意图,并就核损害问题的简化和立法空缺做了分析,以利对《核安全》准确的理解。

  • 标签: 核安全 核设施 监管 许可 公众
  • 简介:高温气冷堆因具有良好的安全特性、较强的经济竞争能力、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优选技术。为确保核安全,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对高温气冷堆核电厂建造过程实施了严格有效的监督。本文在简要介绍高温气冷堆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建造阶段核岛土建和安装施工的重点、难点,总结了建造阶段核安全监督的实践,为高温气冷堆机组的核安全监督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温气冷堆 建造 核安全监督
  • 简介:对于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现有的分析主要是计算对于环境的释放量,并分析至一、二回路压力平衡,而未对冷却至安全停堆状态进行研究。SGTR长期分析采用CATHARE程序以原有瞬态分析为基础,将分析拓展至安全停堆状态,并额外地考虑丧失厂外电和一些非安全级系统不可用情况下的事故处理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的CPRl000系列堆型,与SGTR短期阶段不同,在事故长期阶段的分析中对事故的缓解必须考虑非安全级系统或设备的投入,这就与设计基准事故分析的保守性要求不符。本文为此对我国CPRl000系列核电厂提出管理建议。

  • 标签: SGTR 事故分析 长期阶段
  • 简介:本文分析了在核电厂选址过程中应考虑的核事故应急响应条件。指出这些条件也是决定厂址是否实际可取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核电厂 选址 核事故 应急响应
  • 简介:本文着重剖析了新近发生的起γ探伤辐射事故,介绍了韩国放射源定位跟踪系统,并分析了我国放射源备案制度现状,由此提出了加强放射源备案管理的设想。

  • 标签: γ探伤 事故 放射源 备案
  • 简介:我国在核能发展的政策制定、规划研究等方面基本采用专家座谈会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德尔菲对我国未来核能发展趋势进行判断.本文对德尔菲做了适当改进,包括邀请专家集中打分、事先设计好调查因素并在数据处理时增加了专家权威程度权重因子进行数据矫正.改进后的德尔菲继承了其匿名性、反馈性、趋同性的主要优点,避免了改进前耗时长和调查问卷回收率低等缺点.共邀请20位有代表性的权威专家通过四轮调查之后,专家意见逐渐趋同,确定了28个影响我国核能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成功判断出14个为“十三五”期间促进我国核能发展的正面因素和14个阻碍我国“十三五”期间核能发展的负面因素.得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核能发展将达到或略好于预定目标的结论,并总结了德尔菲在我国核能发展的复杂情况下成功应用的三个关键.

  • 标签: 德尔菲法 改进 匿名 问卷 判断
  • 简介:岭澳核电厂二期3号机汽轮机旁路系统(GCT)阀门,在机组调试阶段投自动(通过数字化仪表控制系统逻辑自动控制)后不断出现各种故障和问题。本文分析了GCT系统阀门的用途、重要性及其控制回路,重点分析了L3GCT121VV阀门故障引发机组自动停堆的事件,全面解释了GCT121VV阀门在投自动后产生的问题、事件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对GCT系统阀门投自动后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思路。

  • 标签: GCT 阀门故障 自动停堆 安注 原因分析
  • 简介:调查了世界主要有核国家的《原子能》,分析了其立法目的和主要内容,发现这些国家该的基本内容和立法目的有所差别。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各国《原子能》大致可分为3类,对我国《原子能》制定工作提出了5条建议。

  • 标签: 原子能 立法 原子能法
  • 简介:风暴潮引起的灾害是中国沿海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滨海核电厂址中设计基准洪水的主要起因事件。本文介绍了风暴潮评价的种方法:确定论法和概率论法,并结合中国已有的工程实践对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标签: 中国沿海地区 厂址 滨海 核电厂 自然灾害 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