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以甲基烯丙基二氯硅烷、三水合六氟丙酮(HFA·3H2O)为原料,苯基三甲基氢氧化为催化剂,合成具有六氟异丙醇(HFIP)官能团结构的聚硅氧(SXFA)气敏膜材料.分别采用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谊聚合物进行表征.通过声表面波(SAW)-SXFA传感器对DMMP的检测证实谊聚合物对有机磷化合物具有可逆吸附能力。

  • 标签: 敏感膜材料 六氟丙酮 聚硅氧烷 SAW
  • 简介:摩擦总成的制造过程中广泛使用铆接工艺技术,使用传统的单面铆接工艺后,摩擦片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摩擦块与芯板连接松动,造成制动失效;采用二次铆接工艺后,很好地解决了摩擦块松动的问题.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单面铆接及二次铆接2种工厂艺下铆接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改进后铆接结构的实际应用证明了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 标签: 摩擦片 单面铆接 二次铆接 铆接变形
  • 简介:针对浮动支撑摩擦疲劳断裂失效的问题,开展了浮动支撑摩擦齿部喷丸强化工艺选择和强化机理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浮动摩擦的喷丸工艺选择方法,该方法可快速筛选摩擦的最佳喷丸强化工艺;同时利用粗糙度仪、X射线应力仪、显微硬度计等分析了喷丸强化对摩擦齿部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分布以及表面硬化的影响作用,探讨了喷丸强化对摩擦齿部疲劳抗力的作用机制.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喷丸工艺参数下,浮动支撑摩擦喷丸强化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其疲劳抗力,台架疲劳断裂寿命提高了54%以上.

  • 标签: 摩擦片 喷丸 疲劳性能 疲劳裂纹
  • 简介:在乳液体系中,以蜜甲醛树脂为壁材,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包裹辣素同系物——N-香草基壬酰胺的微胶囊.电镜确定了微胶囊的形成,通过红外光谱、比表面吸附和光电子能谱对壁材进行了表面分析,释放动力学显示囊心符合Huiguchi一维释放模式,与表面分析的假设一致。

  • 标签: 蜜胺甲醛 微胶囊 表面分析
  • 简介:本文应用红外测温装置测量离合器工作时的表面温度.依据测得的某瞬时表面温度计算了离合器的表面应力.温度测量结果显示,工作表面热负荷分布不均匀.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某些区域的瞬时应力值超过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 标签: 汽车 摩擦片 热负荷 离合器 有限元法 温度测量
  • 简介:滑差离合器是通过油膜剪切来传递动力的一种新型无级调速装置.本文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和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方法,分析和研究了两对摩擦偶合面间的油膜厚度的稳定性和差值范围,以及油膜厚度最终趋于相等的条件.研究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滑差离合器的传递扭矩偏差(不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滑差离合器 稳定性 非线性系统
  • 简介:研究建立了干燥泥土样品中双(N-二异丙氨基乙基)二硫和2-(N-乙基-N-异丙基氨基)乙醇的样品制备技术和GC-MS分析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9%和83.7%,检出限分别为32ng/g和5ng/g(S/N〉6)。

  • 标签: GC-MS 毒剂 泥土 内标定量法
  • 简介: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种新型化学检测技术,199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Abbott研究小组在Science上首次报道,2003年,提出液晶传感器概念。从1998年至今,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在免疫球蛋白G、氨基酸和DNA序列变异的检测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特别在检测免疫球蛋白G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

  • 标签: 免疫球蛋白G 检测研究 首次 晶型 化学检测 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