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5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CNTs的结构和性能,综述了CNTs在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NTs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纯化、分散、损伤和界面等问题,并展望了今后CNTs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 标签: CNTs结构 性能 复合材料
  • 简介:简单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理,重点概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现状,包括搅拌铸造法、液态金属浸渗法、喷射沉积法、粉末冶金法、原位合成法,并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趋向。

  • 标签: 颗粒增强 强化机理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 简介:综述了当前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不同制备工艺所得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硬度、耐磨性能和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总结了粉末冶金法、高能球磨法、无压渗透法、搅拌铸造法以及其他制备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此外还介绍了B4C的强化机制;并对B4C增强Al基复合材料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标签: B4C AL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 简介:用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性。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性;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与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与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剂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利用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探讨了铁粉粒度和增强体粒度对铁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纯铁粉烧结材料的力学性能随铁粉粒度的增大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SiCp/Fe复合材料恰恰相反,其性能随铁粉粒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随SiC增强体粒度的增大而先提高后下降,当粒度约为15μm时复合材料各性能相对较好。

  • 标签: 铁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粒度
  • 简介:探讨了新型聚氨酯(PUR)-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制备和表征。通过使用不同涂层处理的单向连续碳纤维(包括没有涂层,环氧树脂涂层和聚醋树脂涂层),模型制备PUR-CF复合材料,实现了对PUR弹性体的增强。即使在相对较低的CF含量下,PUR仍然实现了很大的增强。例如,CF含量为3%(质量百分比)的PUR—CF复合材料的最大应力和杨氏模量分别比聚氨酯基体高3~5和4~10倍。此外,还发现了杨氏模量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以及最大应力与CF含量的线性关系。通过应力——应变研究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发现,CF对PUR基体的粘附在各种情况下都很强。然而,在CF含量一定时,研究发现PUR增强的程度主要依赖于CF的涂层,按以下顺序递增: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无涂层,以及CF涂层对PUR增强的影响。

  • 标签: 聚氨酯 增强 复合材料涂层
  • 简介:综述了原位合成Al3Ti/Al和Al3Ti/Mg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原位合成Al3Ti的反应体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微观组织特点,指出了原位合成Al3Ti/Al和Al3Ti/Mg基复合材料在目前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原位合成Al3Ti/Al Al3Ti/Mg 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 简介:主要介绍了湿化学法原位合成碳纳米管一硫化镉(MWCNTs~CdS)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光解水产氢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能显著增强CdS光解水产氢性能,碳纳米管的添加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碳纳米管的含量为1%(质量分数)时,MWCNTs/CdS的产氢速率最高,在使用300W氙灯光源、不加Pt共催化剂的条件下达到205μmol·g^-1·h^-1,产氢速率是单独CdS产氢速率的2倍多。该研究为开发高效光解水产氢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碳纳米管 CDS 复合 光解水
  • 简介:综合论述了连续纤维增强钛铝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的进展情况,介绍了复合材料在发动机等航空航天领域应用的优势,总结归纳了基体的特性、常用纤维增强体、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界面问题和制备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纤维 钛铝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 力学性能 制备
  • 简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arbonfiberreinforcedcomposites,CFRP)具有高强度比、高模量比、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等一系列优异性能,是一类应用广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介绍了碳纤维几种主要的表面氧化处理方法及其不同处理工艺和条件对碳纤维表面性能以及CFRP力学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碳纤维 复合材料 氧化处理 界面性能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氧化铝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密度和硬度,初步分析了其组成物相,测定了室温下与振幅有关的阻尼。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氧化铝混杂增强复合材料的密度有所减小,硬度明显提高;室温下,低振幅阻尼较小,高振幅阻尼较大。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铝 复合材料 阻尼
  • 简介:研究了再生水管网中碳钢管材的腐蚀速率及机理,结果表明,碳钢管材表面腐蚀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消毒剂浓度小于7mg/L时形成的氧化膜保护管壁免遭腐蚀,不添加消毒剂时水中不能形成保护膜,消毒剂浓度过大则会对形成的氧化膜造成破坏。用电化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对其元素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再生水对碳钢管材腐蚀作用模型。

  • 标签: 再生水 碳钢管材 腐蚀速率 消毒剂 电化学
  • 简介:新研究表明,棕色遁蛛使用特殊的微观缠绕技巧,使得它们的蛛丝要比其他蜘蛛的蛛丝强度更高。该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威廉玛丽学院的科学家们共同进行。通过对蛛形纲动物进行观察,该团队发现,与其他产生圆棒状蛛丝的蜘蛛不同,遁蛛的蛛丝薄而平整。这一结构差异是蛛丝强度的关键,

  • 标签: 材料性能 纤维增强 人工 英国牛津大学 威廉斯堡 蛛丝
  • 简介:随着人们对深海技术的不断探索,迫切需要一种轻质、高抗静水压材料在深海中为各类潜器提供稳定、可靠的浮力,高强度空心微球填料的出现将这变成了现实。由空心微球填料和连续相基体构成的材料被称为复合泡沫材料,它不使用发泡剂,密度和强度决定于所使用的空心填料。根据复合泡沫材料具有的特征,分别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介绍了它的主要应用方向。其中详细介绍了作为水下装备固体浮力材料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现状。

  • 标签: 海洋工程 复合泡沫材料 空心填料 低密度
  • 简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帕克主校区的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用于生产以前不相容的材料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也可以降低许多类型制造的能量成本。称为冷烧结工艺(csP)的低温方法比传统方法使用明显更少的能量,并且可以在15min内将一些材料致密化超过95%的理论密度。

  • 标签: 复合材料 烧结工艺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传统方法 理论密度 化合物
  • 简介:南非复合材料市场较为成熟,在原材料生产和复合材料制造方面都具有很好的投资潜力。由于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南非复合材料的厂商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获得出口北美和欧洲的巨大商机。南非除可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至撒哈拉以南非洲外,还拥有4,200万消费者的本土市场,在新一年中他们的净收入会有平稳地增长。

  • 标签: 南非 复合材料工业 投资潜力 劳动力成本 投资计划
  • 简介:研究了碳纤维、玻璃纤维(E-和S-型)、芳纶纤维、聚乙烯纤维织物增强不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弹道性能。用低速(却贝和落锤试验)和高速(两个不同口径弹道)冲击试验检验了手糊样品的性能。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能力吸收容量受增强纤维性能、织物结构和树脂弹性的显著影响。

  • 标签: 复合材料 弹道性能 冲击试验 弹道试验
  • 简介:阐明了双金属复合板的发展意义,并按两种金属的不同状态将双金属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分为3大类(固-固复合法、固-液复合法及液-液复合法)。介绍了层状金属复合板制造方法以及各种制造方法的特点,包括爆炸焊接法、轧制复合法、爆炸+轧制、反向凝固、电磁连铸、钎焊热轧复合法、喷射沉积复合法、扩散焊接、离心铸造等。

  • 标签: 金属 层状复合板 制备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