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据美国《连线》杂志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的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功率最强大的可操作激光,这种激光每万亿分之一秒产生的能量是美国所有发电厂发电量的2000倍,输出功率超过1皮瓦——相当于10^15W。

  • 标签: 恒星爆炸 激光 操作 模拟 威力 输出功率
  • 简介:由于使用有毒物质和高压容器,离子注入一直都是一种危险操作。然而,已证明采用低于大气压的气体源(Sub—atmosphericgassollrccs,SAGs)能提高其安全。由于使用SAGs越来越多,美国国家保护防火协会(NationalProtectionFireAssociation,NPFA)制定了使用规范和指南。本文阐述了两种主要的SAGs以及它们的安全和功效的差别。

  • 标签: 安全性 危险性 大气压 气源 高压容器 有毒物质
  • 简介:10月17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完成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成果鉴定会。该成果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铜多金属危险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通过火法冶炼将锡、镍、铅、金、银、钯等金属富集在铜合金得到高值黑铜合金,实现了多种金属的综合回收。相关成果已建成产业化生产线,实现了稳定运行。

  • 标签: 综合利用技术 铜多金属 鉴定会 装备 危险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简介:论述了纳米颗粒的特殊性质,通过信息传递模型分析了纳米颗粒作用于人体的过程,最后结合国内外纳米颗粒安全研究现状给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纳米颗粒 信息传递模型 纳米安全性
  • 简介:在业界享有盛名、年发行量达600万份以上的光电杂志PhotonicsSpectra和美国光学协会(SPIE)的新闻部日前以专文专栏的方式对中国复旦大学表面物理实验室和美国杜克大学光学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一项重点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报道。这项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历时三年.是国际上首次在理论模拟的基础上研究出的一种新型可行的光驱动纳米器械和光力纳米操作平台。它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控方面有着其他系统无可替代的优势。

  • 标签: 纳米光学 操作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桥梁 力学 性能
  • 简介:将端羧基丁二烯丙烯腈橡胶(CTBN)三乙醇胺反应,得到多端羟基橡胶,掺杂功能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s),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胺氰酸酯(H12MDI)反应,得到预聚物,再加入系列聚乙二醇(PEG,Mn=2000)共聚合,得到一系列聚氨酯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热失重(TG)等表征手段研究复合材料的形貌和性能,结果表明,掺杂不同纳米管不仅能提高聚氨酯型材料的力学和热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可增强对溶剂饱和蒸汽气敏响应性能力。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气敏响应性
  • 简介:混凝土中的孔隙和微裂纹是CO2向混凝土内扩散的快速通道,而荷栽往往是引起裂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混凝土所受荷载的形式和大小必然会影响混凝土的碳化速率。综合评述了目前国内外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碳化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荷载加载方式和荷载作用下的碳化模型,并对荷载的模拟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混凝土 耐久性 荷载 碳化 应力水平 疲劳
  • 简介:以中国专利局、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世界专利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已公开发布的相关专利为研究样本,对专利的特征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检索到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电站锅炉主要候选材料的核心发明专利为13项,主要包括Inconel740/740H、Inconel617/617B、HR6W、Sanacro25、GH2984等牌号合金;其中Inconel617/617B和GH2984的专利已过期,且未检索到最新专利;有关Inconel740/740H、HR6W和Sanncro25等合金的专利分别在近年申请并获得授权,专利的保护范围主要针对合金的成分、组织、用途、制备方法等方面,且这些专利保护的范围很广,有效地保护了合金的知识产权.

  • 标签: 700℃ A-USC 锅炉材料 专利
  • 简介:出版商JohnWiley于2010年出版了《铝、镁合金的抗腐蚀》一书,作者是EdwardGhali。下面对该书进行简单介绍:

  • 标签: 抗腐蚀性 镁合金 出版
  • 简介: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高鸿钧研究组时东霞、季威等人在纳米量子结构可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在对功能纳米分子体系进行的系统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验上进一步研究了烷烃侧链对芳香烃衍生物在贵金属表面的生长结构特性。研究表明。通过改变无功能特性的烷烃侧链可对整个分子纳米体系的结构性质进行调控,这拓展了人们对有机功能分子纳米体系的控制能力,发展了有机功能分子在固体表面生长的相关理论方法。结果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Rev.Lett.96,226101(2006))上。

  • 标签: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 纳米量子结构 理论研究 可控性 实验 芳香烃衍生物
  • 简介: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球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同时汽车报废量也随之上升,报废汽车所带来的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报废后的汽车中的铅、汞、镉、六价铬和溴系阻燃剂对环境的危害极大,限制或替代其在汽车上的使用已成为必然趋势。

  • 标签: 有害物质 危害 法规 应用 替代技术
  • 简介:对比研究了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讨论微观组织尤其是第二相组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圆屋顶型的连续屈服态,且纵向屈强比均小于0.85;硬相M/A组元对X80钢产生明显的第二相强化作用,随着M/A相含量的增加,材料屈服强度增大。屈强比主要受控于软硬结合的AF+M/A组元双相组织,硬相M/A组元的体积含量屈强比表现出非线性关系。

  • 标签: 管线钢 抗大变形 屈强比 双相组织 M/A组元
  • 简介:根据LTCC材料的烧结温度低、高Q特性、热膨胀系数小等技术特点分析了介质料(电介质、基板、磁介质等)之间的共烧、布线金属材料LTCC生料带的匹配、焊接材料非焊接LTCC材料的匹配等问题,指出匹配调制的主要方法应从异质材料的共烧致密化速率、共烧的温度制度、烧结收缩率、焊接润湿等方面综合考虑。

  • 标签: LTCC 共烧 匹配
  • 简介:你能想象吗,一点石墨加上几滴蒸馏水便能够制成科学家朝思暮想的常温超导体。德国研究人员目前宣布了一项突破进展:一种材料可以在室温及更高温度下成为一种超导体(能够以零电阻导电)。超导体提供了巨大的节能潜力,然而迄今为止,这种材料只有在温度低于约110摄氏度下才能够起作用。

  • 标签: 室温 石墨 超导性 掺水 超导体 研究人员
  • 简介:用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剂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分析了在低水泥浇注料中,由于微粉粒子在水中产生电离、吸附和晶格取代等现象导致其表面荷电形成双电层结构、微粉粒子产生絮凝的现象;阐述了化学外加剂对微粉粒子的分散作用机理,即DLVO理论和HVO理论;分别介绍了萘系(FDN)、脂肪族、氨基磺酸盐系、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的具体作用机理;分析了在低水泥浇注料中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密胺树脂、聚丙烯酸钠、氨基磺酸盐、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等化学外加剂的应用现状。认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具有较好的减水效果,其生产应用研究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 标签: 化学外加剂 DLVO理论 HVO理论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
  • 简介:头部或面部受到严重伤害时,可能需要骨移植来复原。幸运的是,3D打印的出现能够为患者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人造骨骼支架。如果这些支架由可生物降解的金属制成,那么就不用在后续阶段通过手术去除。

  • 标签: 打印 3D 匹配性 骨架 可生物降解 严重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