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无表面活性剂的条件下,通过水热法在三种不同的基底上制备了由纳米棒组成的花状氧化锌微结构,其纳米棒沿c轴方向生长。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花状氧化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ZnO为纤锌矿结构,扫描电镜照片表明ZnO微结构具有花状形貌。简单讨论了反应物浓度对花状ZnO纳米棒形成的影响及生长机理。

  • 标签: 氧化锌 花状微结构 水热法
  • 简介: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合成了一系列BaTi1-xZrxO3固溶体纳米粉末(0≤X≤0.3)。经XRD证明,产品为立方晶系的完全互溶取代固溶体。TEM形貌观察,粒子为均匀球形,平均粒径70nm。通过制陶实验,分别测定了该系列固溶体的室温介电常数、介电损失。结果发现,采用低温固态反应在BaTiO3中掺入适量锆以后,室温介电常数由纯钛酸钡的3000提高到8600,而介电损失却下降了一半。

  • 标签: 低温固态反应 化学掺杂 钛酸钡纳米晶 介电性能
  • 简介:韩国蓄电池制造商——GlobalBattery成为第一家为混合动力车开发新型镍氢电池的韩国公司。新型电池是密封的,当充电量达到40%或以上时即可发电。其性能与日本丰田和本田混合动力车使用的电池很相似。该公司希望这一新型电池在完全投入商业化使用之后,能够取代日本的同类产品。GlobalBattery公司以其“火箭牌”电池闻名,年产700万个汽车电池和600万个工业电池。

  • 标签: 混合动力车 镍氢电池 日本丰田 韩国 开发 制造商
  • 简介:据有关媒体报道,巴西石油公司近日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混合了植物油的新型柴油。这将使巴西大幅度减少柴油进口。这种新燃料被命名为“H—B10”,是该公司用18个月的时间研制出来的。研究人员通过将石油产品与从大豆、葵花子、棉子和蓖麻子中榨取的植物油混合到一起,最终研制出了这种新燃料。H—B10是炼油厂生产的,它与目前使用的生物柴油不同,后者是燃料销售商用常规柴油和植物油勾兑出来的。他们预计,到2007年,将有3家炼油厂生产这种新型燃料。2007年巴西石油公司将使用2.56亿升植物油来生产H—B10新燃料,这相当于公司目前年柴油进口量的15%左右。

  • 标签: 石油公司 新燃料 植物油 巴西 混合 生物柴油
  • 简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与中国的上海汽车工业(SAIC:ShanghaiAutomotiveIndustryCorp.)集团宣布,两家公司就在中国共同开发混合动力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并实现商业化一事达成了协议。两家公司将基于通用汽车燃料电池车“HydroGen3”共同开发燃料电池演示车,从2005年初开始在上海进行为期两年的演示。

  • 标签: 中国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汽车工业 上海 集团 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