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5月8日.新乡市市郊养殖户的一口5亩池塘发生了头鳋病。经过了三次的杀虫治疗,病情痊愈,没有出现反复。本人根据这几年的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的显示.养殖鱼类头鳋病在每年的4~9月份都有发生.头鳋病症状明显.治疗方法也较简单.但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失误.会经常出现病情反复现象.笔者现将此病以及诊治情况做一归纳和总结:

  • 标签: 锚头鳋病 防治 水产养殖病害 养殖鱼类 测报情况 养殖户
  • 简介:雌性三倍体鲑鳟鱼已知是不育的,因而有利于水产养殖。本研究旨在对多种温度和水静压刺激处理诱导三倍体硬头鳟(Oncorhynchusmykiss的一种溯河回游类型)的效果加以对比。热休克和水静压刺激在各组硬头鳟卵受精后25分钟开始施行。热休克处理所用温度为26—36℃,持读1.25~20分钟;水静压处理所用压力为5.5~8.3×10~4KPa(1KPa=0.145psi)持续2~6分钟。三倍体的诱导率通过红血球细胞核长径的测定来计算。在26℃温度下持续20分钟的热休克处理和在7.6×10~4kPa压力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诱导出100%的三倍体比率(triploidrate),但是各组卵的成活率却与处理的强度成负的相关关系。因而三倍体产量(triploidyield)(即三倍体的诱导率与孵出时的成活率的乘积)在26℃下持续10分钟的热休克或6.9×10~4KPa下持续6分钟的水静压刺激处理时为最好,分别是50.3%和49.9%。

  • 标签: 三倍体 热休克 压力刺激 不育性 硬头鳟
  • 简介:牡蛎(欲称蚝,我市养殖品种主要是近江牡蛎)养殖业是我市的传统产业,沿海群众历来以投石养殖和滩涂插养为主,产量低,周期长,效益不高,且养殖场地有严格的选择性和明显的局限性,生产徘徊不前。从1991年以来,由于改革了养殖技术,试验推广浅海架吊养牡蛎模式,产量、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生产迅猛发展,

  • 标签: 高产 试验推广 养殖场地 牡蛎 产量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