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连南“禾花”是连南高山梯田养殖的一种土著鲤鱼,因放养在稻田中,以采食田间杂草和落水稻花为主食,而得名“禾花”。其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连南、连山等少数民族区域。每年5~6月份,该地区养鱼稻田以投放大规格的老口“禾花”鱼种为主,每年需求量达80~100吨左右,为做到有计划、多批量生产大规格“禾花”鱼种。近两年来,我们在夏秋高温季节,开展“禾花”人工繁育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连南 少数民族区域 人工繁育 产卵池 批量生产 人工催产
  • 简介:12月底,广东桂花鱼塘头售价为27元/斤,相对11月稍有上升.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广东桂花养殖比较顺利,病害少。但是受天气等多方原因影响,生长速度比较慢,养殖周期较往年长一些。但由于饵料的养殖成本有所降低,今年价也还算不错,养殖桂花还是有一定利润的。

  • 标签: 桂花鱼 北方 业内人士 养殖周期 养殖成本 鱼养殖
  • 简介:黄颡(Peletobagrusfulvidraco)俗称黄姑、黄腊丁、嘎等,属鲇形目、鳞科,属小型底栖淡水温水性鱼类,杂食性,最佳生长温度25-28℃,常见于我国江河湖泊中。它以其肉质细嫩、无鳞、少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也因此,黄颡鱼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黄颡在自然水域中生长慢,又因养殖成活率低,不但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市场发展。因此,成功的人工大规模黄颡健康养殖显得的尤为重要。黄颡健康养殖技术在以往报道中屡见不鲜,但笔者认为,以往报道没有结合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本文从常规方法并结合目前水产养殖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方法介绍黄颡健康养殖研究中的几个关键技术。

  • 标签: 健康养殖技术 黄颡鱼 最佳生长温度 淡水养殖品种 温水性鱼类 养殖成活率
  • 简介:鹅共养,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科学养殖方法,可以一水多用,做到鹅双丰收。在池塘、水库中采用鹅立体化养殖,是一种家禽饲养与渔业综合经营的立体化生态养殖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东部、中原及南方地区发展很快,并已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鱼鹅共养 生态养殖模式 养殖方法 一水多用 综合经营 家禽饲养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养殖经验,总结了黄颡不同养殖模式下成鱼养殖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和建议。

  • 标签: 黄颡鱼 成鱼 养殖 技术
  • 简介: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地下涌泉水(7-18℃)流水池塘中,采用全人工饲料投喂养殖哲罗Huchotaimen进行生长性能研究。经2年养殖,的平均体质量达508g,平均体长(L_B)达36cm,成活率57.6%;特定增长率、日增率和肥满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随水温回落而下降;体长与全长(L_T)的关系式为L_T=1.0856L_B+0.5097(R-2=0.9975),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0.0139L-(2.9423)(R-2=0.9931);体质量变异系数13%-46%,体长变异系数2%-16%;肥满度0.85-1.35。

  • 标签: 哲罗鱼 流水池塘 养殖 生长特性
  • 简介:高通量测序技术速度快、成本低、通量高,广泛应用于miRNA领域研究。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所产生的海量小RNA数据,结合已有的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了一套快速高效一键化的miRNA分析流程。该流程整合多个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软件,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集进行标记、整合和去冗余分析,只需运行一次核心程序就可以实现对多个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分析,避免每个样本单独数据分析的技术重复,精简后的数据集能大幅度减少软件计算量,显著提高软件运行效率。本研究利用快速高效miRNA分析流程分析黄颡性腺XX卵巢、XY精巢、YY精巢的miRNA高通量测序数据,获得一批准确的黄颡保守miRNA。在相同参数设置下,miRNA分析流程可以显著节约分析时间。该流程最终输出结果为多样本整合后的miRNA表达数据,便于研究者直接进行样本之间的比较和miRNA的表达差异,减少研究者手动整合分析结果的操作步骤。miRNA分析流程针对多样本miRNA测序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样本越多测序量越大,软件运行效率越高。针对日益积累的海量小RNA测序数据,miRNA分析流程高效快速一键化数据处理优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 标签: MIRNA 高通量测序 miRNA识别方法 黄颡鱼
  • 简介:鲟鳇育苗大多为水蚯蚓等活饵开口培育到7cm后再使用颗粒饵料进行转口,本文从环境条件、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鲟鳇鱼苗人工饵料开口技术操作要点。

  • 标签: 操作要点 人工饵料 鲟鳇鱼 技术 鱼苗 苗种培育
  • 简介:日本水产厅15日发布消息称,管理东部太平洋蓝鳍金枪资源的“美洲热带金枪委员会”(IATTC)在美国拉霍亚举行的会议上达成一致,决定把2017年和2018年的年捕捞量上限均定为3300吨,与现行规定相同。会议还决定继续进行努力,促使不满30公斤的小型金枪捕捞量占比减至整体的一半。

  • 标签: 蓝鳍金枪鱼 捕捞量 金枪鱼资源 水产厅 委员会 太平洋
  • 简介:本研究通过逐日测量7-24日龄鳜Sinipercachuatsi仔、稚的全长和体高,及100尾24日龄鳜稚的全长、体长、头长、吻长、体高,及体质量,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这5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18d的养殖,鳜稚全长增长189.55%,体高增长152.23%;全长、体高与日龄的回归关系分别为TL=0.019D-2+0.181D+4.674,BH=-3.227E-5D-3+0.005D-2+0.077D+1.36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仅全长对体质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性水平,其相关系数P_1=0.965,是影响鳜稚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 标签: 鳜仔稚鱼 生长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 简介:在图们江中采集野生陆封马苏大麻哈Oncorhynchusmasou(Brerart),经人工养殖、繁殖获得苗种后,引种到山东、北京等地进行培育和养殖,待性成熟后再进行人工繁殖。122尾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体质量(512±206)g的亲绝对怀卵量为(1485±797)粒,相对怀卵量(2.72±0.47)粒/g,成熟系数(20.97±3.57)%,发眼率为50%-86%,孵化率32%-88%;卵巢质量、绝对怀卵量、相对怀卵量、成熟系数与体质量存在正相关线性关系;与野生种群及原产地池养相比,体质量和繁殖力明显提高。

  • 标签: 马苏大麻哈鱼 陆封种群 人工繁殖
  • 简介:为分析患鲫造血器官坏死症异育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体内不同器官组织中鲤疱疹病毒(CyHV-2)粒子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发生过程,采集患病异育银鲫体肾、脾脏、头肾、肝胰脏、肠道、鳃各组织样本,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疱疹病毒和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在所采集器官组织中均观察到鲤疱疹病毒Ⅱ型的DNA内核、空衣壳、实心核衣壳、含包膜成熟病毒共4种不同成熟时期的病毒粒子,不同时期的病毒粒子直径分别为65-90nm、90-180nm、90-180nm、170-220nm;体肾和脾脏中含有大量的CyHV-2病毒,而头肾、肝胰脏、肠道和鳃中病毒粒子较少;CyHV-2病毒主要感染体肾、头肾、脾脏的吞噬细胞,导致机体免疫机能改变;组织细胞病理学观察发现吞噬细胞核边缘化,核内染色质变性,核膜溶解,线粒体嵴断裂,出现空泡,个别细胞溶解坏死。通过PCR检测和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结构特征,确诊异育银鲫感染CyHV-2病毒,主要器官组织细胞中均有CyHV-2病毒,且在细胞核中完成复制和组装,在细胞质中获得外膜。感染CyHV-2病毒的异育银鲫主要器官组织均受到一定的损伤。

  • 标签: 异育银鲫 鲤疱疹Ⅱ型病毒(CyHV-2) 鲤出血病 超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