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通过多年来的实验经验,对常规石蜡切片中常遇到的技术障碍问题进行了深一步的探讨,总结出了十分有效的方法,从而对鲟鱼成熟卵子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形态结构的观察,利用此方法的同时减少了试剂的致毒和环境污染为组织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手段.

  • 标签: 松油醇 鲟鱼 成熟卵子 组织结构 脆化 松脆
  • 简介:利用极化注射仪—I型,对混有青鱼体外培养细胞的草鱼,鲢鱼成熟未受精卵进行正弦交(?)电场处理,使细胞与卵紧密接触,继而进行两次电脉冲。结果在673粒草鱼实验卵中有45粒发育至囊胚期,12粒发育至血液循环期,孵出鱼苗8尾。在224粒鲢鱼实验卵中,有68粒发育至囊胚期,13粒发育至血液循环期,孵出鱼苗6尾。鱼类体外培养细胞和未受精卵融合后,能继续分裂发育,说明已分化的体细胞核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 标签: 鱼类 体细胞 电融合
  • 简介:以二、三倍乌克兰鳞鲤为材料,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其核型分析结果:二倍乌克兰鳞鲤染色2n=100核型公式为:26m+30sm+30st+14t,染色臂数NF=156;三倍乌克兰鳞鲤染色的核型公式为3n=150=39m+45sm+45st+21t,染色臂数NF=234,二、三倍染色数之比为1:1.5。二倍核型与已报道的鲤鱼染色核型相似。未发现性染色

  • 标签: 乌克兰鳞鲤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在池塘养殖环境下,检测2龄伊河团头鲂春季性腺发育程度,发现4月底2龄伊河团头鲂部分雄性个体精液可以自然流出。5月中旬雌性性腺成熟系数最高可达14.00%,平均成熟系数为8.85%,达到人工催产条件,雌性相对怀卵量均大于150粒/g,平均达到180粒/g。

  • 标签: 池养 伊河团头鲂 成熟度 怀卵量
  • 简介: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太门哲罗鱼Huchotaimen成熟卵子氨基酸组成,并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氨基酸组成对受精率和发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剔除对受精率决定性较小的影响因素,精氨酸(X1)、氨基酸总量(X2)和丝氨酸(X3)3个对受精率起决定性的因变量,与受精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982、0.901和0.596,对受精率(Y)的决定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精氨酸>氨基酸总量>丝氨酸,拟合方程为Y=-2.892+0.960X1+0.062X2+0.367X3。剔除对发眼率决定性较小的影响因素,保留精氨酸和氨基酸总量2个对发眼率起决定性的因变量,与发眼率的相关性依次为0.954和0.902,精氨酸对发眼率的决定程度大于精氨基酸总量,拟合方程为Y=-2.917+0.742X1+0.096X2。

  • 标签: 太门哲罗鱼 氨基酸 受精率 发眼率
  • 简介:各种鱼类都具有各自的色,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热带水域鱼类色的色彩比寒带鱼类绚丽多彩。鱼类的色是由皮肤真皮层和鳞片上、下两面的大量有色细胞形成的,这类细胞分为色素细胞和光彩细胞(Iridocyte)两种。色素细胞是分枝状的结缔组织细胞,细胞里含有色素,它的颜色成分是红、橙、黄等其它色调的脂色素、

  • 标签: 体色 鱼类 种鱼 分枝 水域 鳞片
  • 简介:与二倍(2n组)精原液做比较,以不同密度为组别,研究了4℃下两组(3n-HD和3n-LD)三倍虹鳟(Oncorhynchusmykiss)精原液的保存时限。结果发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精液中精子的活力和寿命逐渐降低。2n组、3n-HD组和3n-LD组虹鳟精原液中精子分别在保存5d、4.5d和12.5d后失去活力;在7d、15d和14.5d后死亡,即三倍虹鳟精原液4℃保存时间约为二倍的2倍,说明低温短期保存三倍虹鳟精原液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虹鳟 三倍体精液 低温保存 寿命
  • 简介:笔者自1996年以来一直从事水族箱内高PangPi的人工养殖。本文总结了高PangPi的饵料、繁殖以及对其常见病的防治。

  • 标签: 高体PangPi 人工养殖 水族箱
  • 简介: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逐步提高,但病害导致低成活率一直困扰着广大虾农,其中病毒病是目前对虾病害中危害最大的疾病.病毒性疾病发病急,危害大,而且抗菌素药物治疗无效.病毒一般经鳃和口腔进入虾体内,破坏对虾的消化功能,很快就会出现暴发性流行病害,导致对虾死亡.……

  • 标签: 体防病 对虾强 强体
  • 简介:附红细胞病(Eperythrozoonsis)由血液寄生虫附缸细胞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重要症状的人畜其患病。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操作采探索一种是否适合金华地区猪附红细胞病的诊断与防治的方法,发现这种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药物 贫血
  • 简介: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体内注射,肾组织细胞体内短期培养,空气干燥法制备了卡拉白鱼的染色.核型分析结果:染色数2n=50,组型公式为28m+14sm+4st+4t,臂数(NF)为92.

  • 标签: 体内 NF 初步研究 肾组织 注射 染色体组型
  • 简介: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10sm+8st+6t。

  • 标签: 黄颡 染色体 核型
  • 简介:随着养殖单产不断增加,鱼病的发生率也在加大。在目前的饲养条件下,要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可能的。要控制鱼病的发生,我们可从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入手,提高鱼抗病能力,只要措施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养鱼经验,把北方地区提高鱼抗病能力的6种方法介绍如下,供渔业同仁借鉴。

  • 标签: 鱼体抗病能力 北方地区 养殖水体 饲养条件 生态平衡 养殖管理
  • 简介:2005年6月份,贺街镇河东村梁某家的35头瘦肉型仔猪发生以持续性高热、猪潮红,流鼻涕为症状的猪病。经我站技术人员出诊,诊断为猪附红细胞病,经过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该农户的猪病情得到控制。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病 防治 诊断 瘦肉型仔猪 技术人员 持续性
  • 简介:本实验改进了鱼类淋巴细胞培养方法,采取全血短时离心方法纯化淋巴细胞,分离效果较好,使鱼血清保留在培养液中,促进了淋巴细胞的增殖。进行染色体制片时,背景清晰,分裂相多,满足了核型分析和原位杂交等研究需要。

  • 标签: 淋巴细胞培养 染色体制备 分裂相
  • 简介:罗非鱼类(Tilapia属鱼类约有100种、亚种)广泛分布于非洲内陆水域,其资源相当丰富(维多利亚湖、乍得湖等大湖泊的年产量为1—3万吨),已成为当地居民宝贵的动物蛋白源。由于罗非鱼具有味道鲜美、生长快、繁殖力强,同时能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生产动物性蛋白等种种特长,所以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在我国,以尼罗罗非鱼(T.nilotica)为养殖品种进行企业化养殖已获成功,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染色体工程 培育 繁殖力 利用 生长
  • 简介:采用静水压休克法人工诱导鲶鱼受精卵,使三倍出现率达100%,其主要形态学性状同二倍鲶鱼比较研究表明,三倍鲶鱼具有体形大,相对体高及丰满度均较高,体长差异不明显,外部形态及摄食仍保留着二倍鲶鱼的特征,但比二倍鲶鱼增长快,在池塘养殖90天后,体重比二倍鲶鱼平均增加39.71%。试验证明三倍鲶鱼是具有养殖生产前景和推广价值的新对象。

  • 标签: 鲶鱼 三倍体 形态特状 生长 静水压休克法 人工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