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光合细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用其制成光合菌肥,对植物来说,可增殖有益共生菌,有效改善植物营养、增加土壤肥力、降解土壤农药残留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化学农药被带入土壤,虽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作物的质量却每况愈下,农药残留加重,土壤板结,肥力日益衰弱。因此,作为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菌肥,本文对光合细菌在不同植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效果和前景预测等进行介绍。

  • 标签: 光合细菌 植物 应用现状 展望
  • 简介:为探索桑黑枯型细菌病对桑叶产量的影响,在与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对患病桑树的产叶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患病桑树(病情指数36.84%)对桑叶产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季桑叶产量的影响,应认真做好该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加大该病的防治力度。

  • 标签: 桑黑枯型细菌病 桑叶产量 防治
  • 简介:宁南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幅员面积仅有1675平方公里的农业县,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和十分丰富的光热资源.全县耕地不到18万亩,农业经济作物主产甘蔗、烤烟、蚕桑.党中央对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后,宁南县退耕还林6.13万亩.

  • 标签: 作试验 桑间作 粮桑间
  • 简介:今年秋季,我场种茧育遭到蚕蝇蛆危害,在种茧育调查中蝇蛆率达到3%~4%,重者达到6%以上.针对此情况,在我场晚秋丝茧育中,捉取蝇蛆病蚕进行药物添食与浸体,现将试验结果公布,以供生产借鉴.

  • 标签: 防治试验 蝇蛆病 药物添食 种茧育 丝茧育
  • 简介:细菌性枯萎病是我省近几年新发生的严重病害。根据调查,挫薳降枝可促进桑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生,为了探讨剪枝形式,肥料种类与病害发生关系,进行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枯萎病 肥料种类 荆桑 试验结果 夏伐 大田调查
  • 简介: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化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家蚕 饲育经过时间 茧质 虫蛹率 产茧量
  • 简介:为了进一步摸索桑树高产的技术措施,在总结76—77年桑树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大田生产、继续进行了桑树高产栽培试验、今年虽在长期低温阴雨、秋旱和寒潮来得早的不利条件下,但仍取得亩产桑12750斤,比七七年亩产12438斤有了新的提高,收到予期的效果,摸索了经验,促进了大田生产的发展。

  • 标签: 高产栽培试验 产叶量 秋旱 低温阴雨 技术措施 摘叶
  • 简介:为了摸清苏花×春晖这对审定通过可供全国词养推广的新蚕品种的特征,特点及其在四川高温多湿这一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对这对新蚕品种进行了试验,以供我省广大用户在使用蚕品种方面多增加一对选择余地。

  • 标签: 蚕品种 产茧量 茧质 小蚕期 上簇 解舒率
  • 简介:家蚕细菌性中毒病即卒倒病,从发现至今已有近100年历史,由于以前国内发病很少,故缺乏对该病的深入研究。70年代中后期曾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发生大流行,造成巨大损失,曾引起各级领导及科技人员重视,进行了不少研究报道,并初

  • 标签: 家蚕 细菌性中毒 茧质 发病规律 综合防治
  • 简介:柠檬目前深受消费者热捧,市场行情普遍较好。宜昌市夷陵区决定利用三峡大坝库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库区太平溪、三斗坪等地试验种植柠檬,成功后再全区推广。今年初,该区农业部门已在太平溪、乐天溪、三斗坪等地试验栽植柠檬种苗1000多株,目前大部分种苗长势良好。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柠檬 试验 栽植 湖北 市场行情
  • 简介:一、“技术模式”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集体蚕室拆卖一空,技术骨干队伍也随之自行解体,大多数农户利用民房养蚕,住房兼蚕室,既不科学,也不配套,消毒防病更是难以凑效,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村庄养蚕户一家紧挨一家,千家百户,星罗棋布,年复一年,全村大环境病毒病菌严重扩散,尽管强调一家一户的蚕室蚕具消毒,蚕儿仍然处于大环境病毒病菌的包围之中,蚕病有增无减,张产茧低而不稳。1985年中秋蚕期,抽查了10个村439户,其中专室饲养只有4户,

  • 标签: 试验总结 高产技术 中秋蚕期 蚕病 蚕室蚕具 养蚕户
  • 简介:探索桑树与银杏树套种新模式.每667m2植桑800株,低干养成,套种胸径2.5~3cm、高3m的银杏树70~80株,并对其中的30~35株进行嫁接,定干2.5m高,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5~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通过售苗和(白)果每年每667m2可增收1500元以上,2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此时每667m2的售果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由此说桑、银杏套种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桑树 银杏 套种试验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种植密度
  • 简介:本文进行了微波用于蚕茧干燥的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微波强度对蚕茧干燥的影响、采用分段微波干燥的影响、蚕茧堆放厚度(层数)不同时的干燥速率曲线等,还进行了蚕茧缫丝结果比较和蚕茧微波干燥的工业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输出功率可避免蛹体破裂,采用一段干燥,时间为30分钟左右,二段干燥需15—20分钟,仅为热风干燥时间的1/10—1/15。蚕茧叠层厚度对干燥速率没有影响,而且微波干燥可提高解舒率和清洁。所以,微波干茧是有开发前景的。

  • 标签: 蚕茧 微波 干燥
  • 简介:2013年春季对73%桑宁乳油、40%乐桑乳油、24%桑虫清乳油和90%晶体敌百虫农药进行了安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按标准配制使用的四种农药对蚕作都比较安全.

  • 标签: 桑树 专用农药 安全试验
  • 简介:试验通过10种蚕药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试验表明:3~5龄起蚕进行较高浓度连续接种添食核型多角体病毒后,连续添食供试药物,不同药物间虫蛹生命率各有差异,其中蚕病杀星1号其虫蛹生命率高达73.26%,而蚕病杀星3号及新药C虫蛹生命率为0,经与对照区方差分析比较得出:蚕病杀星1号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抑制效果极显著;新药A、红霉素+蚕病灵对核型多角体病毒病的抑制效果显著;而其它药物效果不显著.

  • 标签: 抑制试验 家蚕 脓病 多角体病毒 药物 药效试验
  • 简介:半干茧(或杀蛹茧)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它是一项长期未获解决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排湿筒或茧篮,都无法起到真正的散热排湿的作用。排湿筒只是将蛹体散发出的水分和热,从排湿筒中挤出,但茧堆内部的热和湿仍然处于饱和状态。茧篮只不过起到增加与大气候环境的接触面,借助于空气的流动将小部分湿热气体带走,而茧篮内部蒸热问题依然存在。面对这一难题,设计制造出了“送风散热排湿管网装置”,于1992年春茧收购期间在清溪镇蚕茧站一次投试成功,使半干茧垅堆中的蒸热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 标签: 半干茧(杀蛹茧) 垅堆 送风散热排湿 保质技术
  • 简介:试验以两对蚕品种78l×232·734和芳华×星宝为材料,春、夏两季三~四龄蚕在过渡室饲育.结果五龄发病率春、夏处理比对照平均都低;单产也明显提高;全龄经过春季缩短25小时,夏季略有延长.

  • 标签: 中蚕过渡室 饲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