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小蚕笼箱密闭育、大蚕简易蚕育是根据小蚕和大蚕的不同生理特点而研究的两种省力养蚕法。将此两种方法组合在一起配套使用,不仅能满足小蚕对高温、多湿和叶质的特殊需求,又可解决大蚕期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节省桑叶和劳力。本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养蚕与普通育相比,幼虫龄期经过可缩短1~2天,收蚁结茧率提高5.33%,张种产茧量增加15.80%,张种产值增加52.02元,节省给桑和除沙劳动力30%左右,具有增产增收的效果。

  • 标签: 小蚕笼箱密闭育 大蚕简易蚕台育 增产试验
  • 简介:茧丝绸生产是三的传统优势产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展成为三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九十年代中期,茧丝绸产业逐渐陷入困境之中,为使丝绸行业走出困境,近年来,三县委、县府、丝绸公司及加工企业作了巨大的努力,为进一步分析三丝绸行业的历史与现状,探寻行业走出困境、再求发展之路,笔者对三茧丝绸的发展状况作一次深入的调研和剖析。

  • 标签: 茧丝绸产业 现状剖析 丝绸公司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蚕茧收购
  • 简介:为了简化养蚕设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蚕业界的科技工作者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大蚕室外棚架育、地蚕育和简易蚕育等饲育方法,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些方法未经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我县从事蚕桑生产的科技人员,经多年在生产实践中反复摸索、试验、比较,将大蚕简易蚕进行了技术改进:蚕增加接沙层,可随时漏排蚕沙,改善了蚕儿的生长发育环境,减少了蚕病的发生;蚕用篾条制作,也可用桑条、黄荆条、玉米秆、高梁秆等制作,达到了取材广泛、制作简易、经济实用的效果。1992年,“大蚕简易蚕改进与推广”项目课题组在我县白龙镇、广坪乡(指现行行政区划建制,下同)等地进行了简易蚕育的试点、示范,以及全具较大面积的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大蚕 简易蚕台 改进与推广
  • 简介:大蚕期经过时间约占全龄的40%,使用劳动力约占全龄的70%,设备占80%.近几年来在石盘钱树村及沿口中滩片的几个蚕桑基地村大力推行省力化蚕和方格蔟自动上蔟养蚕等技术,打破了传统饲养大蚕观念,使养蚕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了集约经济型,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养蚕经济效益,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为蚕桑产业化发展拓宽了路子.

  • 标签: 省力化 蚕台 制作 蚕桑基地 劳动密集型 产业化发展
  • 简介:宁南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幅员面积仅有1675平方公里的农业县,具有独特的亚热带气候和十分丰富的光热资源.全县耕地不到18万亩,农业经济作物主产甘蔗、烤烟、蚕桑.党中央对西部实施大开发战略后,宁南县退耕还林6.13万亩.

  • 标签: 作试验 桑间作 粮桑间
  • 简介:今年秋季,我场种茧育遭到蚕蝇蛆危害,在种茧育调查中蝇蛆率达到3%~4%,重者达到6%以上.针对此情况,在我场晚秋丝茧育中,捉取蝇蛆病蚕进行药物添食与浸体,现将试验结果公布,以供生产借鉴.

  • 标签: 防治试验 蝇蛆病 药物添食 种茧育 丝茧育
  • 简介:协和乡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发展栽桑养蚕,由于经济效益好,蚕农积极性高,全乡已发展桑园2000多亩(133.3hm2),最高年发种12000张,产茧量达40多万kg,收入400多万元,人均增收近1000元。蚕桑产业成为协和乡特色主导产业,受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协和乡的来龙山、雷家井、西岩沟村被县委县府命名为"蚕桑产业科技示范村"。

  • 标签: 产业发展对策 特色主导产业 科技示范 产茧量 效益下降 八十年代
  • 简介:在室外建大棚采用全龄每日一回育的省力化养蚕方法,投资建蚕室的费用少,每平方米材料费用10元左右,节省用工43.30%以上,节省桑叶3.00%左右,提高养蚕工效,蚕病少,茧质好.试验结果表明:只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大棚省力化养蚕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大棚省力化养蚕试验 家蚕 饲育经过时间 茧质 虫蛹率 产茧量
  • 简介:为了进一步摸索桑树高产的技术措施,在总结76—77年桑树高产栽培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大田生产、继续进行了桑树高产栽培试验、今年虽在长期低温阴雨、秋旱和寒潮来得早的不利条件下,但仍取得亩产桑12750斤,比七七年亩产12438斤有了新的提高,收到予期的效果,摸索了经验,促进了大田生产的发展。

  • 标签: 高产栽培试验 产叶量 秋旱 低温阴雨 技术措施 摘叶
  • 简介:为了摸清苏花×春晖这对审定通过可供全国词养推广的新蚕品种的特征,特点及其在四川高温多湿这一环境中的适应性,特对这对新蚕品种进行了试验,以供我省广大用户在使用蚕品种方面多增加一对选择余地。

  • 标签: 蚕品种 产茧量 茧质 小蚕期 上簇 解舒率
  • 简介:一四川省科委下达,由西南农业大学和三县人民政府共同承担的《丘陵地区蚕桑技术综合开发》重点科研项目,自1989年以来,课题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三县位于川北丘陵地区,是一个有14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四川省蚕茧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养蚕农户26万余户,年养蚕近30万张,蚕茧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是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蚕桑生产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促进丝绸工业稳步发展,支援外贸出口的骨干产业。由于农村养蚕

  • 标签: 蚕桑技术 开发成效 蚕桑生产 养蚕农户 蚕茧质量 丝绸工业
  • 简介:柠檬目前深受消费者热捧,市场行情普遍较好。宜昌市夷陵区决定利用三峡大坝库区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库区太平溪、三斗坪等地试验种植柠檬,成功后再全区推广。今年初,该区农业部门已在太平溪、乐天溪、三斗坪等地试验栽植柠檬种苗1000多株,目前大部分种苗长势良好。

  • 标签: 宜昌市夷陵区 柠檬 试验 栽植 湖北 市场行情
  • 简介:一、“技术模式”试验的目的和要求蚕桑生产承包到户后,集体蚕室拆卖一空,技术骨干队伍也随之自行解体,大多数农户利用民房养蚕,住房兼蚕室,既不科学,也不配套,消毒防病更是难以凑效,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村庄养蚕户一家紧挨一家,千家百户,星罗棋布,年复一年,全村大环境病毒病菌严重扩散,尽管强调一家一户的蚕室蚕具消毒,蚕儿仍然处于大环境病毒病菌的包围之中,蚕病有增无减,张产茧低而不稳。1985年中秋蚕期,抽查了10个村439户,其中专室饲养只有4户,

  • 标签: 试验总结 高产技术 中秋蚕期 蚕病 蚕室蚕具 养蚕户
  • 简介:探索桑树与银杏树套种新模式.每667m2植桑800株,低干养成,套种胸径2.5~3cm、高3m的银杏树70~80株,并对其中的30~35株进行嫁接,定干2.5m高,未嫁接银杏实生苗在5~7年嫁接树挂果后出售,通过售苗和(白)果每年每667m2可增收1500元以上,25年后桑树进入衰老期银杏刚进入盛果期,此时每667m2的售果收入超过6000元,经济效益仍远远高于其它经济作物.由此说桑、银杏套种具有高效生态农业特性,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桑树 银杏 套种试验 经济效益 生态农业 种植密度
  • 简介:本文进行了微波用于蚕茧干燥的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微波强度对蚕茧干燥的影响、采用分段微波干燥的影响、蚕茧堆放厚度(层数)不同时的干燥速率曲线等,还进行了蚕茧缫丝结果比较和蚕茧微波干燥的工业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低输出功率可避免蛹体破裂,采用一段干燥,时间为30分钟左右,二段干燥需15—20分钟,仅为热风干燥时间的1/10—1/15。蚕茧叠层厚度对干燥速率没有影响,而且微波干燥可提高解舒率和清洁。所以,微波干茧是有开发前景的。

  • 标签: 蚕茧 微波 干燥
  • 简介:2013年春季对73%桑宁乳油、40%乐桑乳油、24%桑虫清乳油和90%晶体敌百虫农药进行了安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按标准配制使用的四种农药对蚕作都比较安全.

  • 标签: 桑树 专用农药 安全试验
  • 简介:受台湾省农会邀请,11月15日至22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主任李成玉率领的经贸团.包括全国总社部分直属企业负责人,12个省(市)供销合作社主任,5个全国性行业协会的领导以及部分大型果品、茶叶等农产品流通企业代表共34人赴台湾省进行农产品采购考察。

  • 标签: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台湾省 采购 水果 企业负责人 供销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