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曲江县蚕种场是1986年春才着手筹办的一个新场。在县委、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克服了办场初期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等种种困难。当年秋期就以农村原蚕点的形式,试制普通蚕种5877张,全部达到了省蚕种监管条例的要求,对全场职工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随着曲江县和韶关地区蚕桑生产的发展,我场承担

  • 标签: 原蚕 制种量 管理规范化 桑田 蚕种场 桑叶产量
  • 简介:文章先分析了新生代这一群体的群体特点,针对这些客观条件提出了企业在新生代员工管理中现存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对前人的研究做出补充,并对企业对新生代员工的管理提出一些有用、有实际意义的对策。

  • 标签: 新生代员工 个性特征 员工管理
  • 简介:<正>蓖麻资源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以蓖麻油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系列产品及高新技术的问世,这就为综合利用我国蓖麻资源开辟了广阔前景!我国从南到北、由西至东均有蓖麻分布,迄今为止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虽然如此,国内蓖麻生产却一直经历着时起时伏过程.蓖麻生产盛时年景在80年代,以中期为最,年均达到40~47万公顷,总产24~3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国内随之兴建或扩建的蓖麻油加工企业(含乡镇企业)达100个以上,仅内蒙哲盟地区就有30余家,似有“群雄割据”之势.如此状况,致使蓖麻籽原料平均公斤价由不足1.20元徒升至2.00元以上,加工蓖麻油

  • 标签: 蓖麻籽饼 蓖麻资源 蓖麻油 系统工程 种植业 绢丝
  • 简介:本刊讯山西省吉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1.87万hm^2,苹果总产量16万t,产值达4亿元以上,苹果贮藏能力达到了8万t。为做好水果双增工程项目,提高水果遥感监测能力,加速水果监测技术人才的培养,日前,山西省农业厅遥感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吉县进行了果树种植面积遥感监测,随后,还将进行野外实地验证。

  • 标签: 遥感监测 种植面积 吉县 果树 专业技术人员 监测能力
  • 简介:蚕病是危害蚕茧丰收的大敌,为了控制我市蚕病危害,提高蚕茧单产,增加总产,稳定蚕农积极性,按市局要求,我们蚕病综合防治课题组,探索防治蚕病的综合技术措施,力争把蚕病发生控制在10%以下,真正实现“三高”蚕业,现将我们的具体措施总结报告于后.一、实施前简况1993年度春、夏、秋三季,我们在柏垭镇碧云村二社实施了蚕病综合防治的试验.该社23户,85人,耕地85亩,有桑树1.6万株,1992年冬嫁接良桑6000株.原有小桑园11亩.

  • 标签: 综合防治 技术实施 蚕病 次氯酸钠 消毒池 综合技术措施
  • 简介:班主任群体长期深入学生队伍,时刻关注学生动态与情绪变化,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或负面行为立即予以纠正引导,还要不时和家长交流学生的近况及问题,做到家校一体,不可不谓之难。要做好日常的班主任工作,我们不禁要思考,教育工作中最首要的要素到底是什么?

  • 标签: 教育教学 尊重 个性 成长
  • 简介:即时浸酸法,又称普通盐酸孵化法。任何制种时期只要于产卵后一定时间内浸酸,且技术处理得当,就能达到孵化齐一的目的。此法是解决夏、秋用种严重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是目前夏秋蚕种紧张的情况下,更有它的实用意义。

  • 标签: 浸酸 孵化法 夏秋蚕 蚕品种 盐酸浓度 浸渍时间
  • 简介:荣县大力实施2013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集中在过水镇、河口镇等重点区域,建设标准桑园1510亩(100.7hm2)、新建田间作业道6558.70m、新建蓄水池5口、新建引水沟263.2m、建设小蚕共育室30个、养蚕大棚140个、改造蚕房140个,配套完善了地火龙、空调、消毒池、喷雾器、消毒机台、脱水机、蚕杆、蚕架、蚕盒、蚕台、折蔟等设施,全面完成了项目下达任务,顺利通过了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项目的有力实施,促进了荣县蚕桑产业恢复性发展和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蚕桑产业综合收益达3700万元,同比增长10%,极大地提振了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

  • 标签: 小蚕共育室 蚕架 消毒机 消毒池 田间作业 发展蚕桑
  • 简介: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项目,适宜在我县开发.要使项目扎根于凤山县,低产、低质的产品是经不起市场冲击的,特别是低技术含量和粗放经营、管理的项目更会没有前途.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产品质量,革除粗放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呢?凤山县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农民居住分散,养蚕又习惯采用畜禽的养殖粗放方式,不乐意接受小蚕共育,亩产、单产、质量多年来得不到提高,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出现毁桑弃蚕.要想蚕业持续发展下去,并形成支柱产业,就得推广小蚕共育技术.经近6年来小蚕共育示范样板,效果很好,蚕茧单产、亩产及茧质都有所提高.根据凤山县的蚕业生产现状,养蚕生产必须全面推广小蚕共育技术,使之成为凤山桑蚕生产发展的有力技术措施,并长期巩固下去.

  • 标签: 小蚕共育 消毒防病 家蚕 产业化发展 共育员 共育室
  • 简介:本次通过对原种秋星,苏3×秋3,781的温汤浸种孵化试验,初步认为:温汤浸种孵化法不仅能应用于多化性品种,而且对现行二化性品种也同样有效。秋星在汤温为125~127°F时,浸汤时间4~8秒。苏3×秋3在汤温为127~129°F时,浸汤4~6秒。781在汤温为125~129°F时,浸汤4~5秒,其总孵化率和实用孵化率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达到实用水平。

  • 标签: 品种 温汤浸种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1988年,我所在西江流域蚕区郁南县河口镇木树围村建立了实施蚕桑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点,经过一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木树围村共有107户养蚕户,占全村总户数的75%,桑地面积147.3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29%,由于约有15%的青枯病桑,实折投产面积123亩,大部分是河滩地桑。1987年全村养蚕626张,单张产茧20.7公斤,亩平产茧105.3公斤。去年通过实施综合配套技术后,虽然桑园在夏期遇洪水淹盏,秋期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33户调查户中,桑地投产面

  • 标签: 综合配套技术 秋期 投产面积 青枯病 桑园管理 小蚕共育
  • 简介:新型城镇背景下发展特色小镇,需要把握发展趋势,防止实施偏差,为此,文章提出了确立综合发展理念、命名与评价机制相结合、注重“特”字内涵、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特色小镇发展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建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等应对策略。

  • 标签: 特色小镇 趋势 偏差 应对策略
  • 简介:宜宾市农业局牵头制定的《宜宾市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9个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正式发布实施(川质监办函[2014]24号)。该规程包括桑苗繁育、优质丰产桑园栽培管理、桑蚕种催青、小蚕共育、大蚕新型省力饲育、桑蚕消毒防病、桑蚕自动上蔟与省力采茧、桑蚕鲜茧收购定级和桑蚕茧烘炕与贮运9个技术标准构成。宜宾市是全省第二大优质蚕茧产区,

  • 标签: 生产技术规程 优质丰产 标准发布 桑蚕茧 宜宾市 质量技术监督局
  • 简介:万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属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横贯本区,流程83公里.全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辖62个乡镇、1098个村.总人口164.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26万人.耕地面积108047公顷.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在107.5~1700米之间.蚕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中低山和沿江河谷地区.万州区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发展迅速,特别是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蚕桑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壮大.

  • 标签: 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产业化 蚕桑生产 万州区 化工程 三峡库区
  • 简介:土地承包到户后,栽桑养蚕成为千家万户农民在自己承包土地上经营的家庭副业,人平千株桑,户养一张蚕,是前些年提倡的"规模"生产.随着蚕茧市场的起伏波动和狂热的打工潮,特别是退耕还林后,种桑养蚕农户举家外出务工,见桑不见蚕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此情形下,如何搞好蚕桑生产呢?公司在稳定主产区农户分散栽桑养蚕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标签: 规模化 集约化 蚕桑生产 生产经营
  • 简介:我市的蚕桑生产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全面种桑养蚕规模发展到现在,由年产茧160t的、发种6000张蚕种到现在只有780张,仅仅留下3个乡镇小规模专业村。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市场疲软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市的蚕桑生产逐步滑坡,到2002年底统计,全市桑园面积仅有37hm~2,分布在永和镇、刁坊镇,年产

  • 标签: 种桑养蚕 集约化 专业化 科技兴蚕 经济效益
  • 简介:档案是我们人类历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记录者,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档案信息的建设也随之而来,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建设,同时必须加强档案信息的数字、标准、网络三方面的建设,档案信息的数字管理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应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和数字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

  • 标签: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数字化
  • 简介: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密集型的蚕桑业遇到了新的挑战.改变落后的养蚕方式,大力推广省力养蚕、自动上蔟技术已迫在眉捷.近年来,铜梁的蚕业工作者和蚕农进行省力养蚕的结果证明:只要进一步改进养蚕技术,推广省力养蚕,就能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蚕成本,提高养蚕劳动效益,稳步发展蚕业生产.

  • 标签: 省力化养蚕 势在必行 自动上蔟技术 蚕业生产 劳动密集型 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