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春季第一造蚕,我区很多蚕农反映,蚕养到五龄第天就出现有部分熟蚕.按以往的经验,有部分熟蚕就预示着第二天整批蚕都要熟了.于是他们就在见部分熟蚕的当天晚上添食蜕皮激素,等第二天捡熟蚕上蔟.可是第二天捡熟蚕上蔟时却发现,很多蚕根本就没熟,可也不吃桑叶了,上蔟结茧的熟蚕所结的茧小而薄.因而,这一批产量大减,质量也很差,经济损失严重.有蚕农提出疑问,是不是其所买的蚕种有质量问题?

  • 标签: 上蔟 三眠蚕 添食 春季 蜕皮激素 发生
  • 简介:7月份以来,地产水果花柰、青柰、黄花梨和蜜雪梨等纷纷上市。外地荔枝、杧果和哈密瓜等也大量涌来.使得明水果市场品种丰富,赁源充足,销售火暴。销售价格除花柰、青柰、黄花梨和密雪梨较为看好外,其他品种稳中有降,其中荔枝因上市量增加而大幅下跌.由上月的10-12元/kg降至3-4元/kg。以下是7月4-5日福建省明市梅列区和元区水果市场零售行情(单位为元/kg):

  • 标签: 福建 三明市 水果市场 市场行情 市场价格
  • 简介:茧丝绸生产是台的传统优势产业,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发展成为台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进入九十年代中期,茧丝绸产业逐渐陷入困境之中,为使丝绸行业走出困境,近年来,台县委、县府、丝绸公司及加工企业作了巨大的努力,为进一步分析台丝绸行业的历史与现状,探寻行业走出困境、再求发展之路,笔者对台茧丝绸的发展状况作一次深入的调研和剖析。

  • 标签: 茧丝绸产业 现状剖析 丝绸公司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蚕茧收购
  • 简介:随着广西蚕业近年来的大发展,新养蚕户的增多,对养蚕技术渴望的蚕农很多,把种桑养蚕基本技术教给他们,是我们从事蚕业技术推广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上好技术培训课,使蚕农在短时间内能收到较好的授课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农村 桑蚕 实用技术 技术培训 生产
  • 简介:阆中市近多年来蚕茧单产、质量、效益一直处于“低”状态,在改革开放步步深入的大潮中,各级党、政及蚕桑部门学习了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中共中央政治局文件后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着眼市场经济,认为不提高质量、效益是没有出路,决心开发“优质、高产、高效”蚕业,从而使蚕茧生产由“低”开始向“高”转化。全市1992年饲养春蚕4.37万张,产茧11.5万公斤,比去年同期净增21.3万公斤,增长22.73%,单产26.3公斤,比上年同期提高2.7公斤,公斤鲜茧粒数由上年春茧的697粒下降

  • 标签: 蚕业发展 蚕茧生产 春茧 鲜茧 南巡讲话 三低
  • 简介: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立或改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

  • 标签: 共育质量 小蚕饲养 共育户 分户饲养 蓬溪县 生长发育
  • 简介:今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丝绸行业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日益显现,既有经济转轨带来的旧矛盾,又有加入WTO后与之不相适应产生的新矛盾,思想观念、经营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产业结构、成本质量等等,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目前,我区丝绸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举步维艰.如何早日摆脱困境,掌握新一轮发展机遇的主动权,抢占制高点,已经成为摆在我区各级领导和从事丝绸行业广大干群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当前就显得十分紧迫和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寻找新思路、制定新对策,必须准确完整地领会江总书记今年"5·31"讲话精神实质,努力实践"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保持先进、加快发展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搞好丝绸行业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对此,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标签: 丝绸业 结构调整 WTO “三个代表” 发展
  • 简介:2005年广西水果推广应用套袋避晒防虫技术达5.53万hm^2,涉及荔枝、枇杷、沙田柚、忙果、夏橙、葡萄、香蕉和脐橙等20多个水果品种,有效防止了病虫、农药和强光等对果实的直接危害,提高了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商品性状,每667m^2果同增值800~1000元,推广技术直接增值超过7亿元。

  • 标签: 防虫技术 增产增收 广西 果实内在品质 果农 水果品种
  • 简介:<正>我场在省、市公司和市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自1997年以来,我们认真抓好队伍建设;强化生产管理;加大投入,搞好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与科研单位合作,试养新品种。仅用年的时间,就使我场的制种量、销售

  • 标签: 茂名产化州蚕种场 队伍建设 生产管理 基础设施
  • 简介:中国农科院下达的SDX54A眠蚕一代杂交种大面积推广项目,日前在江苏海安县获得成功,它使我国织造超薄、高密产业用绸有望变为现实.海安素有茧丝绸之乡的美称,然而自1994年下半年以来,茧丝绸工业的发展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海安县茧丝绸集团公司积极进取,大胆探索,从有关方面了解到欧美市场急需细

  • 标签: 三眠蚕 茧丝绸 一代杂交种 海安县 获得成功 欧美市场
  • 简介:一四川省科委下达,由西南农业大学和台县人民政府共同承担的《丘陵地区蚕桑技术综合开发》重点科研项目,自1989年以来,课题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台县位于川北丘陵地区,是一个有140多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也是四川省蚕茧基地县之一。全县现有养蚕农户26万余户,年养蚕近30万张,蚕茧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2%,是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蚕桑生产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促进丝绸工业稳步发展,支援外贸出口的骨干产业。由于农村养蚕

  • 标签: 蚕桑技术 开发成效 蚕桑生产 养蚕农户 蚕茧质量 丝绸工业
  • 简介:鉴定了广东、广西、海南省区的桑树品种239个的染色体,发现六倍体桑4个;四倍体桑一个;倍体桑16个;二倍体桑218个。这些品种的染色体数,均属首次鉴定。我们已于广东蚕丝通讥(1988)报导了广东地区的五个桑种121个品种的染色体数,现又鉴定了广东的151个品种,广西的67个品种和海南的13个品种以及其他地区的8个品种共239个品种的染色体数,为桑树育种以及桑树资源的整理,研究其起源、进化、分类等提供细胞学的依据。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取自本所桑树种质资源圃,其中广西的材料是由广西蚕业指导所与我所合作考察搜集的,海南的材料是过去搜集保存在我所的。

  • 标签: 染色体数 广西蚕业指导所 桑种 六倍体 鸡桑 秋期
  • 简介:仪陇县养蚕量不断减少,今年较最高年的发种产茧下降50%左右,养蚕农户减少1/3,由于单产低、质量低、效益低,蚕农养蚕积极性低,普遍出现了有桑少养或不养蚕的现象,剩余桑叶可增养的潜力达到百分之二、三十,观紫镇今年春蚕种发不发去,比去春减少24.5%,春蚕结束成片桑青叶绿,资源损失严重。观紫镇党委、政府认真分析了原因,研究改进了养蚕办法,从多种经营模式中选用了

  • 标签: 养蚕 仪陇县 经营模式 消毒防病 共育户 共育室
  • 简介:为了加快我省蚕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提高蚕桑全行业的经济效益,根据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确定的新蚕品种鉴定试验任务,从2004年起,安排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丝科学系合作选育的夏秋用四元新品种粤枫号(全称“五·选×28·32”)参加全省新蚕品种区试鉴定,鉴定周期为2004~2006年连续年,以目前我省夏秋蚕当家品种两广二号(9·芙×7·湘)为对照种。由于蚕造安排上的原因,实验室鉴定在2005~2006年,农村鉴定在2004~2005年,鉴定按照《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室内鉴定工作细则》和《广东省桑蚕新品种农村鉴定细则(1999修订)》的目的和要求进行。

  • 标签: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鉴定结果 家蚕品种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 实验室鉴定
  • 简介:届国际分子昆虫学讨论会于1998年6月5—10日在美国犹它州Snowbind市召开,出席的有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及中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320多位代表。会议论文摘要刊出309篇,本人及南京师范大学戴祝英教授是中国出席的成员。

  • 标签: 昆虫学 讨论会 基因调控 昆虫分子生物学 论文摘要 家蚕
  • 简介:嘉陵20号是西南大学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人工倍体新桑品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是以湖桑32号为试验对照品种,在会东县大崇乡,按照桑树品种区域试验要求,间行嫁接湖桑32号与嘉陵20号,调查两者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如条长、条粗、每米条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结果表明嘉陵20号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在条长、条粗、每米条长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等经济性状上均明显优于对照,每株仅春季就比对照多产桑叶100g,增产幅度为39.53%,试验表明超高产人工倍体嘉陵20号适合会东县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可以在该县推广。

  • 标签: 桑品种 三倍体 适应性
  • 简介:蚕丝是我国富有悠久历史和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事业。四川是全国蚕丝主产地之一。农民有栽桑、养蚕的习惯,也是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蚕桑、丝绸业,是振兴四川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门路和源泉。当前,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指针,抓住机遇,依靠科技,积极促进“高”蚕业发展。为此,本刊发表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张建强同志的文章,就对如何培育茧丝绸市场机制,并对当前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中,如何适应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要求等诸问题供同行研究、探索、商榷。

  • 标签: 蚕业发展 发展蚕桑 蚕茧价格 经营管理体制 栽桑 茧丝绸
  • 简介:金秋时节,我们一行四人对博树回族乡蚕桑生产进行了为期天的调查研究,现将情况整理如下,仅供同行参考.一、基本概况博树乡是南充地区唯一的回族乡.地处东河下游,与阆苍交界.全乡辖8村62个社.2845户,9160人口.总耕地面积7872亩,人均0.83亩.海拔高度746.5米,年日照时数1413.4小时,年降雨量896.5毫米,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288天.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

  • 标签: 基地建设 回族乡 蚕桑基地 上台阶 蚕业 蚕桑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