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冰草对放牧胁迫的适应是多方面的,表型性状上不仅表现为营养枝数量增加,生殖枝数量、生殖枝高度、营养枝高度、结实率、株丛径、穗宽、穗长、穗节数、穗小花数降低,其中营养枝和生殖枝高度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种小型化变异虽然有保守性,但没有遗传性,解除放牧胁迫后经过一段时间,形态上就能恢复正常的水平。

  • 标签: 冰草 放牧胁迫 表型性状
  • 简介:本文综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不同放牧方式和强度对家畜和草地的影响、高寒草甸地区人工草地建植和利用的研究进展。为了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及获得较高草地生产量,应使草地承受适当的放牧压力。

  • 标签: 放牧强度 植物组成 植物生物量 高寒草甸
  • 简介:本研究以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放牧强度下群落及不同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和主要物种种群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除多年生根茎禾草外,各功能群生物量均呈下降趋势。放牧胁迫下,不同植物功能群之间存在一定的补偿效应,重度放牧不利于草地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维持。植物群落结构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由以羊草(Leymuschinensis)为建群种,贝加尔针茅(Stipabaicalensis)、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和寸草苔(Carexdispalata)为优势种,过渡到以羊草为绝对优势物种。

  • 标签: 草甸草原 放牧强度 功能群 优势种
  • 简介:该实验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句生态系统实验站地区,连续放牧、间隔放牧和未放牧三种放牧类型的草地土壤中全氮含量的测定,初步得出土壤全氮含量不仅受土壤类型、气候等的影响,更受放牧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放牧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土壤肥力评价及合理放牧等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高寒草甸 放牧类型 全氮含量
  • 简介: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放牧胁迫下冰草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由Shannon,s和Nei'多样性指数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放牧胁迫导致部分位点丢失,但整个种群仍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ISSR检测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1.95%,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很小,放牧胁迫并未使冰草种群产生遗传分化.

  • 标签: 冰草 ISSR 放牧胁迫 遗传多样性
  • 简介:以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对照处理,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优势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对照区外,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旋花、碱韭高度、密度、地上现存量、重要值春季不放牧+夏季重牧+秋季适牧和春季不放牧+夏季适牧+秋季重牧两种放牧处理均高于其他放牧处理,是合理可行的草地利用方式。

  • 标签: 短花针茅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 优势种
  • 简介:放牧是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从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频率、放牧制度等角度对草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主要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草地-动物界面展开,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等是对草地影响的主要方面,对其进行综述,试图从草地生产力及物种多样性角度来判断放牧强度、放牧时期和放牧制度等,从而实现草地合理利用的目的.通过该综述,初步确定中度放牧强度、春季适当推迟放牧以及划区轮牧等,可使草地保持较高生产力及物种多样性.

  • 标签: 放牧 强度 时间 制度
  • 简介:以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对象,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处理和一个对照处理,进行了土壤养分和植物碳氮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年重牧下土壤全钾含量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CK(全年零放牧)处理的土壤速效钾、有机碳含量与其他放牧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降低的趋势。放牧对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的没有显著影响。0-10cm土层的全氮含量最高。群落全氮含量在全年重牧区含量最高;放牧降低了群落C、P含量,其中CK处理的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

  • 标签: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土壤养分 群落碳氮磷
  • 简介:试验于2014年7月末至8月初,基于土壤样线调查法,研究割草与放牧利用对大针茅+羊草(Stipagrandis+Leymuschinensis)草地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测定的指标有土壤全碳、全氮、速效氮、磷、钾含量与pH值等,目的是比较草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为草地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资料。结果表明:在0-5cm土层里割草场的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场(P〈0.05);土壤全氮和全碳在0-30cm各土层中含量在两种利用方式草地中无明显的差距,而有效氮在0-5cm土层,放牧场的含量显著高于割草场(P〈0.05),高出10.27mg/kg;在0-5cm与5-10cm土层中,放牧场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割草场(P〈0.05),但有效磷含量在两种利用方式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20-30cm土层中的pH值,放牧场的显著高于割草场的pH值(P〈0.05)。

  • 标签: 割草场 放牧场 土壤全效养分 土壤速效养分
  • 简介:本文通过设置不同放牧方式(单一放牧、混合放牧和不放牧),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混合放牧对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在混合放牧处理中,放牧牛对短花针茅的采食导致短花针茅高度降低,可减弱针茅果实对羊皮的伤害。(2)混合放牧下由于不同牲畜食性选择不同,可以很好的利用草地资源。牛羊的采食习惯不同,羊喜爱采食植株较低,鲜嫩多汁的牧草,而牛会采食植株较高的植物。(3)在较短的放牧时间里,由于不同牲畜对植物资源的利用不同,植物的多样性有所提高。

  • 标签: 混合放牧 植物群落 荒漠草原
  • 简介:本文采用有重复双因素试验设计,探讨地下现存量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响应特点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回归模型,建立荒漠草原群落地下现存量变化规律的拟合和预测函数,为荒漠草原放牧管理及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依据。研究发现,地下现存量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0-40cm),并随深度增加而急剧减少,且不同放牧制度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仅限于0-40cm土层内(P〈0.05);在总地下现存量方面,轮牧(824g/m^3)明显高于自由放牧(551g/m^3)和围封禁牧(520g/m^3)(P〈0.05)。根据设计构建的统一预测模型,能够得到的地下总现存量能够反映实际测得现存量90%以上的信息,为研究不同放牧制度间对地下现存量的影响差异及其随土层深度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草原管理和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荒漠草原 地下现存量 放牧制度 土层深度 回归建模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高原短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全年放牧和春季休牧下草地植被在盖度、重要值,植物功能群生物量、多样性等的响应。结果表明,春季体牧下草地主要植物种盖度较高,其中春季零放牧+夏季适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效果最好。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适牧处理下短花针茅的重要值较低,但是无芒隐子草重要值高于春季体牧+夏季重牧+秋季重牧处理,碱韭重要值低于春季休牧+夏季重牧+秋季重牧处理,银灰旋花则相反。春季休牧处理下植被群落的地上生物量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处理(P〈0.05),其中春季休牧+夏季适牧+秋季适牧处理最为明显。

  • 标签: 短花针茅草原 春季休牧 群落
  • 简介:为探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养分含量在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的响应规律,文中基于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设计,采用对比分析、灰色关联及回归建模分析方法,针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含量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如下。短期放牧对群落养分含量影响较小,导致放牧处理之间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采用回归建模可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春季放牧强度应该严格控制在适度放牧以下(0.96只羊/hm^2·a);当春季适度放牧,夏季放牧强度应该小于1.08只羊/hm^2·a,秋季应该适牧。当春季休牧,夏季可以是试验设计的任意放牧强度,但秋季放牧强度应该控制在1.08只羊/hm^2·a以内。

  • 标签: 荒漠草原 群落养分 季节调控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
  • 简介:近几年,由于人类对草地过度干扰,使其生态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其干扰作用在荒漠草原影响尤为显著。关于荒漠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研究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的地上植被指标、土壤成分指标并结合市场价值体系,估算出不同放牧强度下9个生态服务功能的价值量,并对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研究。

  • 标签: 放牧强度 荒漠草原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 简介:不同放牧制度干扰对半固定沙地主要植物达乌里胡枝子和白草现存量无影响,轮牧区达乌里胡枝子高度和虫实、山窝苣、赖草和冰草等密度和盖度显著高于自由放牧区.轮牧区多年生草本植物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上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一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显著高于多年生植物地上现存量.两个放牧处理群落总密度、总盖度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科尔沁沙地 放牧制度 半固定沙地 群落特征
  • 简介:应用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技术分析了放牧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主要植物和土壤的δ13C值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重度放牧干扰显著降低了主要6种C3植物的δ13C值,增加了C4植物木地肤的δ13C值,而对c4植物无芒隐子草的δ13C值影响不显著。可以看出放牧对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δ13C值影响是不一样的。同时,长期重度放牧显著地增大了0—15cm深度内土壤的δ13C值,尤其表层土壤(0-5cm)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放牧对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影响程度更大一些。

  • 标签: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 δ13C 放牧干扰
  • 简介:1前言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是世界温带地区重要的豆科牧草,由于其适应气候范围广、营养品质和牧草消化率高、并可通过固定空气中的氮而对肥料缺乏地区禾草/白三叶草场的经济具有显著贡献.白三叶品种按叶型分为:小叶、中叶和大叶,一般认为大叶种主要在割草地种植,中叶和小叶种则种植在放牧草地.

  • 标签: 品种影响 密度生 放牧密度
  • 简介:作为城镇园林绿化重要部分的草坪,是国际上衡量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我省地处高原,环境条件艰苦,加之经济发展滞后,草坪绿化不仅起步晚,发展缓慢,而且种植、管理粗放。本文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提出草坪建设和管理技术要点。1草...

  • 标签: 管理技术 草坪绿化 草坪草种 草坪种植 播种深度 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