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海北州西海镇和牧试站人工草地试验基地,门源县浩门镇、刚察县沙柳河镇等四个点上开展了1~4秋眠级的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小区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供试品种在不同试点上生长发育状况差异较大,种植当年发育程度、生长高度、覆盖度和产量差异明显;越冬成活状况受气象条件和土壤条件的共同影响,其中刚察沙柳河镇的试验种植不成功;若种植当年能够越冬成活,则从第二年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每年可收获1茬,产量随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加,越冬不再成为障碍,但果实不能成熟。通过适应性和高原气候特点的分析,初步界定了海北地区紫花苜蓿适宜推广种植区域。

  • 标签: 紫花苜蓿 地理播种 生长发育状况 海北地区
  • 简介:呼伦贝尔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灾害严重。自2002年至2015年,危害面积800多万公顷,累计牧草损失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就D型肉毒梭菌毒素、毒饵配制以及鼢鼠防治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D型肉毒梭菌毒素对防治东北鼢鼠效果显著,适合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标签: D型肉毒梭菌毒素 防治 鼢鼠 试验
  • 简介:内蒙古东部盟市草甸草原鼢鼠鼠害分布面积大,危害严重。为了有效控制鼢鼠鼠害,专门对“插洞投饵”与“开洞投饵”两种防治东北鼢鼠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插洞投饵方法简单,防治效果较好。

  • 标签: 东北鼢鼠 防治效果 试验
  • 简介:研究不同物候期及不同刈割留茬高度下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指标、营养成分指标及根系生长指标的影响,可为优质苜蓿青干草的适时刈割及奶业安全、高效生产的技术指标的确定提供有效依据。在不同的物候期,即现蕾期(50%植株现蕾),初花期(10%植株开花)和盛花期(50%植株开花),刈割频率分别为3次、2次、1次,刈割留茬高度分别为2-5cm,5-8cm,8-10cm情况下对试验地苜蓿进行刈割,每个试验组均设置3个重复。综合考虑苜蓿的生长特性、营养指标及根系生再生情况,在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时苜蓿鲜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52216.51kg·hm^-2;初花期苜蓿全年干草产量达最大,平均值为11630.84kg·hm^-2;在不同刈割频率下,其CP含量、CP产量在现蕾期达到最大,分别为20.37和163.4kg·hm^-2,而RFV现蕾期比盛花期高出11.12个百分点;在留茬高度为5-8cm时,苜蓿全年干草产量最高(P〉0.05),为16279.95kg·hm^-2,再生相关系数最大出现在留茬高度为8-10cm时,为0.9401。紫花苜蓿的最适刈割物候期为现蕾期至初花期,刈割频率以3次为宜,留茬高度为5-8cm,末次刈割时留茬高度为8-10cm时有利于其安全越冬及有效增加其分枝数。

  • 标签: 紫花苜蓿 刈割物候期 留茬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