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农科类大学生提高“三农”认识和服务农村的一个有效载体,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取得实效性,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对学生、高校、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从农科类大学生方面调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现状,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对策。

  • 标签: 农科类大学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效性 分析 对策
  • 简介:本文从创新“岗位轮动”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创业意识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做法、特色与创新、专业建设成效,旨在为推动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的发展做出努力,为在教学改革中的同仁提供参考。

  • 标签: 专业建设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轮动 专业建设
  • 简介:牛生产技术是畜牧兽医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对岗位进行分析和论证,与企业共同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主要培养学生养牛生产和管理能力。课程设计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教学过程更接近养牛生产实际,旨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的,并通过班级试点,取得显著成效。

  • 标签: 生产技术 养牛 改革创新 技术课程 高职 畜牧兽医专业
  • 简介:养禽与禽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主干课程。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基于高职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础上,采取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进行的资源收集、整理与共享。完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收集和整理;课程知识点内容的收集和整理;案例库的收集和整理;动画的制作;试题的收集和整理以及教学视频的录制和上传工作。养禽与禽病防治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突出了课程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培训和指导生产等方面的指导作用,使之成为一个集教学、培训、提高、生产指导为一体的专业教学素材库。

  • 标签: 养禽与禽病防治 课程 教学资源库 高级职业院校 职业兽医专业 共享
  • 简介:实践教学是增强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激发其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对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验项目和内容的优化方法、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

  • 标签: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 简介:2010年我国肉类总产量7779.25万t、牛奶总产量3575.62万t、禽蛋总产量2762.74万t,分别是1980年的6.58、31.34及10.77倍;人均肉类总产量59.11kg、牛奶26.67kg、禽蛋20.60kg,分别是1980年人均总产量的4.84、23.07及7.93倍;畜牧业总产值20825.7亿元,占我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0%。2009年我国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养殖比例分别为61%、79%和42%,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农户散养向集约化饲养转变,即由过去的分散经营、饲养头数少、主要分布在农区转变为现在的集中经营、饲养头数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或新城区,并涌现出温氏、罗牛山、新五丰、雏鹰农牧、河南牧源、新希望、中粮、雨润、双汇、六和等优秀的大型畜牧集团公司。与传统的农户散养不同,集约化养殖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且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大中型养殖场80%分布在人口集中、水系发达的大城市周边和东部沿海地区,大量而集中的畜禽粪便未经妥善处理就直接排入环境,对水体、农田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并危及畜禽和人体健康。同时,畜牧业温室效应也已成为新的焦点,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畜牧业长长的阴影-环境问题与解决方案》指出,若将畜牧业饲料生产用地及养殖场土地占用引起的土地用途变化考虑在内,全球畜牧业所排放CO2、N2O、CH4和NH3分别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9%、65%、37%和64%,按CO2当量计算,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8%,畜牧业已成为造成气候变化的最大威胁。在此背景下,集约化的畜禽养殖企业能否解决好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既关乎企业的生存,又关系到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大型畜禽养殖企业武汉银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解析其粪污治理与温室气体减排的历程,评估其综合效益,并对该模式予以总结,�

  • 标签: 畜禽养殖污染 生态农业 生态治理 银河 武汉 温室气体减排
  • 简介:本文总结了以PBL教学法为突破口,对植物学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经验。分析了在PBL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探讨了植物学教学过程中PBL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归纳了PBL教学法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标签: PBL教学法 自主学习 植物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