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猪流感即猪流行性感冒。猪流行性感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各个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本病毒都有易感性。本病的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天气多变的秋末、早春和寒冷的冬季易发生。本病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4%~10%)。病猪和带毒猪是猪流感的传染源。其发病特征为突发,咳嗽,呼吸困难,发热及迅速转归。猪流感是猪体内因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猪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A型流感病毒)引发,通常暴发于猪之间,

  • 标签: 猪流感 猪流行性感冒 带毒猪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困难 发病特征
  • 简介:黄牛流行热属中兽医"时疫"范畴。是牛的一种因病毒而引起的热性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高热、呼吸困难,常伴随四肢关节异常和后肢运步不灵活(甚至瘫痪)及消化障碍。2007年9~11月,西吉县兴隆、平峰、震湖、马建、火石寨等乡镇先后不同程度的发生了牛流行热。笔者先后治疗36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94.7%。

  • 标签: 牛流行热 消化障碍 急性传染 四肢关节 火石寨 中兽医
  • 简介:近期很多地区的蛋鸡群非典型新城疫呈多发趋势,发病日龄以80~200日龄为主,以开产蛋鸡表现最多,给养殖业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1临床常见情况1.1100天左右的青年鸡群,初期出现轻微的甩鼻,不减料,粪便正常,3天后开始轻微减料,粪便开始有轻微的黄白稀粪,大群开始出现以怪叫和传喉相似的声音为主的呼吸道症状,病程一般为7~10天。

  • 标签: 蛋鸡群 流行情况分析 非典型新城疫 青年鸡 发病日龄 大群
  • 简介:1猪群常见三大系统疫病的临床分类疾病要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非常简单。临床上,猪病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呼吸、消化、繁殖三大系统疾病。三大系统疾病表现形式多样,病原也非常复杂。首先来说呼吸系统疾病,其引发原因主要是细菌、病毒、寄生虫这三大类。对这三类再进行分类,细菌疾病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病、支气管波氏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猪流感、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寄生虫病主要有猪附红细胞体和弓形虫等疾病。从发病情况来看,弓形虫病在个别地方发生。

  • 标签: 猪附红细胞体 副猪嗜血杆菌病 猪伪狂犬病 猪圆环病毒病 弓形虫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 简介:冬季及春季是生猪感冒的高发期,由于猪舍要通风换气,可能诱发猪只感冒,在生猪流行感冒频发时期,如何提高猪的成活率、降低猪的染病率,一直困扰广大养殖户。笔者临床工作实践,分析了肉猪感冒的成因、临床症状,总结了防治方法,供广大养殖技术人员参考。

  • 标签: 猪流行性感冒 防治方法 临床症状 通风换气 流行感冒 技术人员
  • 简介:随着生猪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猪场内疑似伪狂犬病病例有增多趋势,每个地方都有相继爆发伪狂犬病疫情的报道。虽然针对此病,此前各地方都按照正常程序及时接种过了PVR疫苗。但是,防控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实际上,这与此病混合感染病例增多,单一典型病例减少;易感种群增多,危害面渐广;传染形式多样化,防治难度越来越大,有着很大的关系。目的是在于洞悉猪伪狂犬病最新发病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性防治策略,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 标签: 伪狂犬病 流行 防控
  • 简介:棘球蚴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期所引起。其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中,幼虫中绦期主要寄生在多种动物和人的脏器中,形成包囊,俗称包虫病。此病能使患畜生长发育不良,乳、肉毛的数量和质量降低,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人感染后往往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本文将对半细毛羊棘球蚴病流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控策略。

  • 标签: 半细毛羊 棘球蚴病 流行原因 防控策略
  • 简介:为切实掌握泉州市原种猪场重点疫病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走访、采集样品检测等方式,对泉州市5个原种猪场开展重点疫病本底调查。本次调查共采集血清样品和扁桃体样品各250份,陆续收集到病料样品54份,对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等5个病种进行抗体和病原体检测。结果表明,250份猪血清样品猪伪狂犬病gB抗体的阳性率为98.4%,gE抗体阳性率19.6%,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抗体阳性率86.4%,O型口蹄疫抗体阳性率76.4%,猪瘟抗体阳性率90.8%;组织样品猪伪狂犬病核酸阳性率11.1%,扁桃体样品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口蹄疫核酸均为阴性。

  • 标签: 原种猪场 疫病 调查
  • 简介:1病原学特点小反刍兽疫病毒属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与牛瘟病毒有相似的物理化学及免疫学特性。病毒呈多形性,通常为粗糙的球形。病毒颗粒较牛瘟病毒大,核衣壳为螺旋中空杆状并有特征性的亚单位,有囊膜。病毒可在胎绵羊。肾、胎羊及新生羊的睾丸细胞、Vero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CPE),形成合胞体。

  • 标签: 小反刍兽疫 流行病学特征 防控措施 绵羊 麻疹病毒 VERO细胞
  • 简介:为调查重庆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2013年重庆地区1606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06份样品中有787份呈阳性,阳性率为49.00%;按不同年份计,2008—2013年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4%、66.00%、47.80%、75.00%、43.48%、40.31%。按不同来源分,奶牛场奶牛阳性率为61.82%,规模化肉牛场肉牛阳性率为51.32%,散养户牛阳性率为44.74%。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重庆地区牛支原体感染较严重。

  • 标签: 重庆 牛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ELISA 流行趋势
  • 简介:近年来,在肉猪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猪流行性感冒与猪肺疫,且两种疾病的症状相似,混合感染也十分常见,发病率高,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猪业发展,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猪流行性感冒 混合感染 猪肺疫 治疗 诊断 养殖过程
  • 简介:2014年3月27日永胜县永北镇兴营村委会防疫员,向永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办公室报告,该村委会生猪发生疑似传染性胃肠炎,中心当即派相关技术人员到该村委会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经走访了解了24个村小组的450余户饲养户,所饲养的生猪1080头,通过向饲养户了解生猪发病情况,得知该村委会于2014年3月21日,由饲养户自发从外面引进种猪55头,其中母猪50头,公猪5头,

  • 标签: 猪传染性胃肠炎 流行病调查 永北镇 综合服务中心 防疫员 永胜县
  • 简介: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对湖北、湖南、河南、广东、浙江等21个省市送检的12452份临床病料进行细菌分离、生化试验和PCR方法鉴定,共分离出3926株致病菌,并对其中所分离到的225株副猪嗜血杆菌和231株链球菌采用玻片凝集方法进行血清型分型.结果表明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波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猪丹毒丝菌等9种病原菌已严重影响我国规模化养猪业的健康生产.

  • 标签: 细菌 血清型 分离鉴定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