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南部,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小尾寒羊是敖汉地区养殖户饲养的主要品种,自2001年开始从山东等地引入后,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旗小尾寒羊存栏近150万只,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科技含量,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笔者对当地小尾寒羊的饲养管理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寒羊 敖汉 饲养管理 畜产品生产基地 支柱产业 粮食生产基地
  • 简介:为提高农区养羊业科技水平,增加养殖效益,2005年以来,地区先后引入萨福克、杜泊、特克赛尔等专用肉羊品种,建立肉用种羊繁育场,开展肉羊杂交改良工作。本文通过阿克苏地区农区肉羊养殖和改良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建议及措施。

  • 标签: 肉羊 养殖 改良 存在问题 措施 建议
  • 简介:位于我国西南的川滇藏地区以高原地形为主,这里海拔高、地形复杂,在气候、地貌、植被乃至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独特性。在这样特定的高原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警犬技术的作用,成为摆在警犬技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5年2月份,公安部李伟副部长做出重要批示“我们要下大决心抓好警犬工作,特别要在山地和高原环境下,今年要有突破”,这对高原环境下的警犬使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标签: 警犬 高原地区 训练 高原环境 高原地形 社会发展
  • 简介:河西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和日温差较大、干旱降水稀少的高原性气候,设施规模养殖场(户)在饲养肉羊过程中,母羊的发情受其年龄、光照、气温、营养、内分泌活动等条件影响,母羊出现不发情、安静发情、发情不排卵、排卵少、产羔数减少、饲养成本过高等问题。如何提高基础母羊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研究解决肉羊在冬冷夏热、温差较大的环境下使母羊全年发情,实现母羊二年三产,单产多胎的效果,从而缩短母羊的繁殖周期,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增加肉羊养殖效益,是技术部门应当尽快地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 标签: 肉羊 高频高效 繁殖
  • 简介:为调查重庆地区牛支原体(Mycoplasmabovis)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2008—2013年重庆地区1606份牛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606份样品中有787份呈阳性,阳性率为49.00%;按不同年份计,2008—2013年牛支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7.14%、66.00%、47.80%、75.00%、43.48%、40.31%。按不同来源分,奶牛场奶牛阳性率为61.82%,规模化肉牛场肉牛阳性率为51.32%,散养户牛阳性率为44.74%。通过血清学调查发现,重庆地区牛支原体感染较严重。

  • 标签: 重庆 牛支原体 血清学调查 ELISA 流行趋势
  • 简介:为了解云南地区规模种猪场猪群疫病感染情况,2014年对采自云南地区63个种猪场的675份种猪血清进行MPS、PCP、TOX、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感染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种猪群中MPS、TOX、PCP、布病感染抗体分别为15.11%、10.67%、30.96%、5.48%。共420份阳性血清,阳性率为62.22%。MPS+PCP感染率为5.48%;MPS+TOX感染率为1.63%;MPS+布病感染率为0.30%;PCP+TOX感染率为4.44%;PCP+布病感染率为1.33%;TOX+布病感染率为0.15%,二重感染占13.33%。三重感染出现19份,占2.81%,其中MPS+PCP+TOX14份,占2.07%;MPS+PCP+布病5份,占0.74%。相比其他省份,云南省布病的感染率较高,TOX、MPS的感染率较低,PCP的感染率与部分省份相差不多,说明云南地区猪场对这些病的防控措施得当,但要关注布病及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及发病趋势。

  • 标签: 云南地区 种猪 MPS(猪支原体肺炎) PCP(传染性胸膜肺炎) TOX(猪弓形体病) 布鲁杆菌病(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