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不久的将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将出现一处妩媚动情的中国风景。苏州市园林管理部门透露,以苏州古典园林为蓝本的“易园”(初定名),将作为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赠送的文化项目。目前,“易园”的设计已由苏州园林设计院完成。相关图纸、文本已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批。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苏州园林 中国政府 风景 世界 苏州古典园林
  • 简介:<正>“苏州未来农业大世界项目”,不久前在吴县浦庄镇太湖畔正式启动。该项目占地达3000亩,将按照高科技、高效农业模式进行多元化的贸工农产业联合配置,建成独具风格的世界性现代化农业示范观光园区。因区内设置的主题

  • 标签: 未来农业 高效农业模式 现代化农业 产业联合 大世界 节水农业
  • 简介:以最新发布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为依据,根据2007年苏州市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资料,对苏州森林生态系统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空气、物种保育、景观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苏州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为69255元/(hm^2·a),总价值为446830万元/a,其中涵养水源价值为167910万元/a,保育土壤价值为59614万元,a,累积营养物质价值为25235万元/a,固碳释氧价值为76023万元/a,净化空气价值为25629万元/a,物种保育价值为86148万元/a,景观游憩价值为6271万元/a。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森林生态系统 价值评估 苏州
  • 简介:选择拙政园中比较有名的景点和以植物命名的景点进行植物色彩的调查,从叶、花、果实、枝、干几个方面入手,对植物的色彩及四季变化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风景园林 拙政园 植物 色彩
  • 简介:介绍了苏州"越湖名邸"项目的概况、设计主题、设计方案及具体的景观营造。

  • 标签: 景观设计 越湖名邸 苏州
  • 简介:文章在分析度假区生态环境基础上,指出了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建设目标与原则;在加强湿地生态保育区、物种繁育区、生态展示与游览区、生态控制区和管理服务区建设的同时,应建立湿地生态定位监测站、制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强化湿地生态管理,以期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生态建设 湿地公园 湖滨湿地 太湖 苏州 环境污染防治
  • 简介:一、苏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大大增强。2000年,苏州国内生产总值1358亿元,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7位,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在第一位,国内生产总值以1978年为基数年递增

  • 标签: 苏州市 解放思想 资源优势 经济发展 人才
  • 简介:文章采用传统的植被生态研究模式对苏州四大古典园林主景区的人工植物配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得出在调查地成正联结关系的种对有木瓜-石榴、云南黄馨-梅花、紫叶李-腊梅、云南黄馨-贴梗海棠、石榴-紫薇、腊梅-石榴、木瓜-柳树、贴梗海棠-柳树,为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提供了生态学参考依据。

  • 标签: 苏州古典园林 植物配置 生态关系 群植 贴梗海棠 植被生态
  • 简介:通过对近年来苏州市森林防火实际情况的调查,从责任制落实、防范措施、基础设施建设、处置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森林防火现状,指出当前苏州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狠抓责任制落实、强化各项措施、提升处置能力等加快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的建议。

  • 标签: 森林防火 存在问题 对策措施
  • 简介:国际竹编艺术博览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由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设计完成。是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的主会场,外观设计为竹篮造型,以竹编样式作为建筑外围装饰,展示了震古烁今的竹器史诗;展示了青神竹编的缘起、发展、兴盛、衰弱与变革、驰名与传承;

  • 标签: 博览馆 中国竹文化 风景园林 建筑外围 外观设计 青神县
  • 简介:据从苏州市政府获悉,到2010年为止,苏州将在中心城区主要实施十大重点园林绿化工程。苏州2005年将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市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35%、人均公共绿地86平方米以上,市民可以在300米到500米之内就能进入一处公共绿地。2010年苏州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时,这些指标将有新的发展。从去年到今年,苏州市区新增绿地1330万平方米,绿地总量达到5600万平方米。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苏州需要新增绿地累计4020万平方米,使绿地总量达到近亿平方米。

  • 标签: 园林绿化工程 苏州市区 建设 公共绿地 绿化覆盖率 绿地率
  • 简介:5月28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第47届世界大会在苏州隆重开幕,这是被誉为“风景园林行业的奥林匹克大会”的会议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从5月28日到30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风景园林及相关行业领域的2000余位代表,围绕“和谐共荣——传统的继承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就经济全球化、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发展传统的风景园林文化艺术,兼顾保护和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展开探讨。

  • 标签: 世界 苏州 风景园林师 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 园林行业
  • 简介:2008年1月,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由竹子建造的建筑结构在墨西哥城揭幕,它就是“游牧博物”。该馆占地5130m2,几乎相当于墨西哥城中心广场50%的临时性建筑结构,同时也是全拉美最大的一座博物。这座博物是加拿大艺术家格雷戈里,科尔伯特的杰作。

  • 标签: 墨西哥城 博物馆 游牧 竹子 建筑结构 中心广场
  • 简介: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各项建设用地征占用林业周地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护和利用林地,发挥平原少林地区的森林生态效益,成为当前的紧迫工作。为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林地资源,苏州市吴中区启动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程,实行分级保护、分区管理、分类经营、总量控制、合理利用,实现该区生态公益林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林地规划 生态公益林 吴中区
  • 简介:选择苏州渔阳山保存较为良好典型的太湖湖滨带作为试验地,并根据距离水体的远近,将湖滨带从近水体到高岗地分别设置三个实验区,探讨了湖滨带土壤全氮、有效氮、微生物生物量氮的时间和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太湖湖滨带土壤有效氮含量近水区〉中水区〉远水区,土壤湿度和水淹作用对土壤氮素含量具有影响作用;土壤有效氮呈明显季节波动秋季〉春季〉夏季,在植物生长旺盛季节维持较低水平;土壤有效氮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土壤有效氮与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沿水分梯度土壤有效氮受土壤全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湿度、植被类型以及人类活动影响。

  • 标签: 水分梯度 湖滨带 土壤氮 太湖
  • 简介:近日,在合肥城市规划论坛上,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潘国泰教授为筹划中的“合肥文博园”提供全新思路。将在旧城改造中被拆毁的李鸿章祠堂、段祺瑞故宅、龚家祠堂等建筑重聚于一园内,以文物异地保护的方式,打造具有合肥地域文化的园林式博物。筹划中的合肥“文博园”位于合肥政务新区中心偏西北地段,占地76亩,初步定位为一座以展示合肥文明历史为主,融文化、教育、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园林式博物

  • 标签: 博物馆 园林式 合肥 大学建筑 地域文化 城市规划
  • 简介:在论述生态博物的内涵与实践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梳理中国在生态博物的本土实践的经验和历程,从分析生态博物的非盈利性、参与性、利他性等公益属性及表现出发,剖析了我国生态博物本土化中理论层面的本土化理论体系不完整、规划层面的生态博物类型的多样性不足与经济利益驱动、实施层面的建设速度缓慢、保护力度不足、管理制度不健全等不协调现象,进而提出围绕社会公益属性为目标完善本土化理论体系、倡导模式多样性及健全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设。

  • 标签: 生态博物馆 公益属性 本土化
  • 简介:北京大兴南海子麋鹿苑博物,即北京麋鹿苑,又称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在自然景观建设、科普设施建造、人文理念传播、科研工作实施等各个方面展示着美学的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运用美学的原理和理论探讨麋鹿苑博物在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美学价值:通过适宜麋鹿生存的环境建设,营建郊野公园的生态氛围;通过历史建筑风格及深入挖掘麋鹿文化内涵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通过多种科普互动教育形式,传达美学信息,使观众产生审美愉悦;通过开展科研工作,对博物展示主体深入研究,构筑科学美和技术美。从麋鹿苑博物展陈、展示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探讨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

  • 标签: 博物馆 美学价值 审美教育
  • 简介:伦敦基尤区正在建造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植物标本资料——约瑟爵士储藏大楼,该资料隶属于英国皇家植物园,它将于一年后提供可展览7万个标本的场地,以此补充经济植物中心所收集的标本。为了给植物标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专家们在设计大楼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即必须滤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臭氧和其它活性化合物。此外,还必须限制湿度、控制温度。

  • 标签: 植物标本 资料馆 英国皇家植物园 二氧化硫 经济植物 活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