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4 个结果
  • 简介:选取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等指标对石狮灵秀山自然景区森林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和权重的确定,计算出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70,说明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的生态质量较好。同时,分析了该自然景区森林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标签: 自然景区 森林环境 质量评价 石狮灵秀山
  • 简介:最近,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汕头市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规划》(2000—2010年),下面简称《规划》,这是我市林业建设的一件大事。建设生态公益林,全面提高绿化水平和环境质量,使我市成为国内最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之一,这是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林业工作者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规划》,明确主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大胆开拓,不断创新,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确保完成《规划》提出各项任务。一、认真贯彻《规划》,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政十分重视造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工作,经全市人民

  • 标签: 生态公益林体系 环境质量 改善生态环境 主要任务 体系建设 建设规划
  • 简介:本文从绿地分类、景观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及道路景观规划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完善居住环境的绿化景观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对拓展专业人员设计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居住 环境 生态系统 "场所"概念
  • 简介:法律的效能取决于其法律设置是否契合于自身的法律目标。自诞生至数次修订,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目标一直是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在法律模式设置上,该大气法承继了传统的不法惩罚模式。然而,在大气法律关系中,政府与个人容易以“惩罚不法”交易“非法行为”;并且,即使所有个体都守法行为,依然不一定能实现高质量的大气环境质量这一结果。因此,不法惩罚模式并不适合大气法,应当以更为合适的环境质量目标模式进行代替。环境质量目标模式是赋予地方政府以具体的大气环境目标,而将个体行为的规则设置与具体调控交由地方政府实施。环境质量目标模式消灭了义务人与执法者“交易”的空间,在个体行为调控上更为有效与科学,并且在现有的环境法律设置中已有雏形。所以,应当从大气法的法律理念、法律设置与政府责任等多方面贯彻环境质量目标模式。

  • 标签: 大气污染防治法 法律模式 不法惩罚 环境质量目标
  • 简介:此文是ScottSlovic教授专诚为本刊"生态文化"栏目撰写的论文综述。Slovic教授是美国爱达荷大学英语系主任,从事文学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研究。他是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协会"(ASLE)的创始人兼首任主席、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的权威期刊《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主编、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他从事环境文学与生态批评研究二十余年,是美国首个"文学与环境"研究中心(该中心设于内华达大学)的核心创建人之一,著有25部专著和逾百篇论文,曾在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等多地讲学,在国际生态文化研究领域极具影响力。他的第25本专著《生态批评美学:语言、美与环境》(EcocriticalAesthetics:Language,Beauty,andtheEnvironment)于2018年出版。Slovic教授还是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波恩大学、东京大学等)的客座教授,自2006年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担任富布赖特学者起开始访问中国,在中国多次讲学和讲座。

  • 标签: 环境研究 生态批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环境文学 客座教授 译文
  • 简介:通过实地调查、土壤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GIS技术的应用,系统研究了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理化特性,包括颗粒组成、容重、孔隙度、土壤渗透性、pH、有机质、阳离子变换量、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以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绘制了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质量主要指标分布状况专题图,评价了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揭示了深圳市城市绿地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深圳 城市绿地 土壤质量
  • 简介:噪声污染是当前城市主要污染种类之一,被称为人类的"隐形杀手"。大学校园绿地属于特殊的专用绿地之一,其对噪声的反射、吸收、折射等作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污染的强度。文中利用通过HS5660D型精密噪声频谱分析仪对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环境噪声进行24小时观测的数据,依据国家环保局颁布的噪音标准值,对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区)不同区段的环境噪声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分析不同绿地的减噪效果。

  • 标签: 噪声 校园环境 减噪效果
  • 简介:在详细分析广东省东江林场的森林资源情况、结构特征和近年来的森林资源经营情况的基础上,指出该林场在经营面积确定且无新增造林地的情况下,应该注重提高森林质量;并就相关有助于该林场森林质量提升的技术问题展开探讨。

  • 标签: 森林质量 精准提升 经营技术
  • 简介:据德国联邦环境部2009年2月4日消息,“自然状况”报告于当日获得内阁批准。该报告总结和分析了德国生物多样性的危机状况环境部长加布里埃尔说:“虽然我们做出了正确的政治决定,但仍然有很多事情要做”。

  • 标签: 自然 国内 生物多样性 环境 德国
  • 简介:本文在论述镁素对果树效用的基础上,介绍了海南省果树镁素营养的状况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标签: 海南 果树 镁素 营养水平 产量 品质
  • 简介:红树林是沿海生态系统的原始特征之一,遍布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称为“沿海林地”和“潮间带森林”。红树林总的来说包含两个不同的概念:首先,这是由属于几个科的常绿植物种所组成的生态群落,这些种具有极其相似的生理

  • 标签: 沿海生态系统 潮间带 海榄雌属 生态群落 红树属 地理分布
  • 简介:石漠化已经成为岩溶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查清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为科学防治提供基础数据,2004年-2005年,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监测工作。针对岩溶地区地形复杂,地块破碎,单纯依靠遥感技术对于植被覆盖下的地类判别的局限性,本次监刷采用地面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以地面调查为主的技术方法。监测范围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重庆、四川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60个县(市、区),监测区总面积107.14万平方公里,监测区内岩溶面积为45.10万平方公里。参与监测的技术人员达3600入,共区划和调查图斑61.2万个,获取各类信息记录5000多万条。主要监测结果如下:

  • 标签: 石漠化土地 岩溶地区 遥感技术 监测工作 地面调查 国家林业局
  • 简介:二、当今林业课题森林与消除贫困: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森林对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具有的可能性。关于森林对贫困家庭的贡献度,大多数国家都未载入国家统计中,因此,在衡量村民减轻或摆脱贫困时,应对森林究竟能起什么作用进行广泛的研究,而且还要研究保护森林和消除贫困在政策目标中的相交点和分歧点。

  • 标签: FAO 2003年 《世界森林状况》 资源保护 水资源管理
  • 简介:泉州市共调查记录鸟类301种,对其种类组成、珍稀濒危性、重要性、所属动物区系及居留情况进行了科学统计与分析,提出保护措施,旨在为泉州野生鸟类资源的保护提供必要的依据。

  • 标签: 野生鸟类 珍稀濒危 泉州市
  • 简介:采用实地调研、访谈、行为地图以及图像记录等方法,对焦作高校新校区景观实用性、文化性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高校新校区 景观 使用状况评估(POE)
  • 简介:前言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威胁着我国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掌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防治荒漠化和防沙治沙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的有关义务,国家林业局(原林业部)分别于1994年和1999年组织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其成果为全国生态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并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体系。

  • 标签: 土地荒漠化 沙化面积 中国 防沙治沙工作 可持续发展 国家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