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华中地区最大的高科技景观温室,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落成。该温室总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高15米,为观赏植物的保育与科普展示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空间,成为植物园标志性建筑。

  • 标签: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 景观温室 标志性建筑 区域规划
  • 简介:武汉地区是我国经济和交通的腹心要地。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园林植物南来北往,西引东去之道:而且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概括为:春暖多变,雨水频繁;夏季酷热,梅雨伏旱;秋季温暖,晴朗少雨;冬季低温,风大干燥。武昌、汉阳为丘陵地带,长江、汉水两岸为冲积平壤;其多湖的湿地环境和多山的山体植被,是生物繁衍生息的良好自然环境。

  • 标签: 生物防治 武汉地区 园林植物 生物调查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 简介:又大又笨的石头,如今越来越受宠:园林绿化、小区做标牌、学校镌刻校训l等,都爱用石头。“点”石造景,蔚然成风。园林专家称,奇石热折射出人们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普遍心态。

  • 标签: 造景 武汉 园林绿化 近自然 石头
  • 简介:<正>看到五羊雕塑,就知道是广州的标志;看到美人鱼雕塑,肯定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还有美国纽约市的自由女神雕像……那么,哪一座城市雕塑能代表武汉?能让人看一眼就想起武汉?近日,武汉市政协委员一行,在查看武汉市城市雕塑情况时,对武汉没有标志性城市雕塑感到遗憾。"标志性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能折射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武汉还没有。"武汉市民盟宣传部部长向品国如是

  • 标签: 城市雕塑 五羊雕塑 历史文化内涵 城雕 自由女神 美国纽约市
  • 简介:为了解观赏植物千屈菜应用过程中的害虫危害情况,2008~2010年在武汉市12个调查点对千屈菜害虫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危害千屈菜的害虫共有29种,分属5目18科。对3种危害严重的害虫褐背小萤叶甲、褐足角胸肖叶甲、肾毒蛾提出了防治建议。

  • 标签: 千屈菜 害虫 武汉
  • 简介:通过对武汉市不同生态条件下草坪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探讨,共发现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敌50多种,分属8目23科,其中公园草坪上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占有较大的优势,退化草坪次之,广场草坪最少。另外,观察了几种草坪重要害虫的天敌寄生情况、控制能力,发现天敌的种类及数量随草坪害虫的消长而波动,具有滞后性。

  • 标签: 风景园林 草坪 生态 天敌
  • 简介:"中心湖"景观特征1、独特的地理位置(1)"中心湖"地处校园内珞珈山、狮子山两大山麓交汇的谷底处,山水流入此处,形成湖.利用自然地形、地势,掇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继承.

  • 标签: 武汉大学 景观特色 校园景观 景观建设 标志性景观 东湖水
  • 简介:武汉市29条道路樟树黄化的土样分析结果发现,行道樟树黄化主要原因是土壤质地多为砂土和建筑土,土壤偏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且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铁含量等因子也是相互关联的。另外,有些路段樟树根系的不通透也是导致黄化不可忽视原因之一。

  • 标签: 樟树 黄化病 病因
  • 简介:文章利用生态学和地理区系成分的方法对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古树资源进行资源特征研究,武汉市现有的古树名木共1130株,隶属26科46属59种,其中刺柏的树龄最大有1200年,而朴树的数量最多,占22.39%;植被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点,偏重于温带性质;本文还对古树资源应用及其保护提出建议。

  • 标签: 古树资源 资源特征 中心城区 武汉市 应用 温带性质
  • 简介:武汉市有关部门介绍,今年,武汉市拟投入3000万元,并通过土地置换、拆除等方式,把长春观西侧的高楼工地改成公园绿地,并对东侧的破损山体进行修复,让长春观新添“左右膀”,使景区面积由50多亩扩至75亩。

  • 标签: 武汉市 长春观 公园绿地 山体修复 规划设计
  • 简介:武汉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素有"九省通衢"、"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山体、湖泊、名胜古迹遍布。1998年提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以来,武汉市对城市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市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成绩是社会普遍肯定的,但由于人为因素、

  • 标签: 武汉市区 几点建议 城市环境建设 绿地景观 城市绿化 行道树
  • 简介:通过对武汉城市森林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了武汉城市森林发展总体布局和建设重点。在城市森林建设理念上,根据武汉自然环境特点,确立了"水乡林城,生态武汉"的建设理念。在空间布局上,分析武汉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城市发展趋势,提出了"二轴二带,三环六楔,多廊多核"的城乡一体森林建设总体布局,并按照城市森林的建设圈层结构,将武汉城市森林建设划分为低山丘陵生态圈、平原湿地产业圈和城近郊区景观圈三个生态圈层,对每个圈层建设进行了具体布局规划。同时,根据城市森林的建设内容,从"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3个方面提出了建设重点。

  • 标签: 城市森林 总体布局 分区布局 生态林 文化林 产业林
  • 简介:记述了危害园林花木的根结线虫的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根结线虫寄主范围。根结线虫在武汉一年发生五代以上,以卵和幼虫在寄主内或土壤中越冬。结合多年防治实践,提出根结线虫的防治措施和技术。

  • 标签: 根结线虫 寄主范围 生物防治
  • 简介: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森林资源24.1758亿m^3;年允许采伐量2100万m^3;2003年采伐量1050万m^3;主要林产品在全国的占有率为工业原木10%,锯材11%,纸浆36%,纸9%,板纸31%;主要林产品出口比例为锯材60%,纸和纸浆50%。

  • 标签: 俄罗斯 林业地区 森林资源 采伐量
  • 简介:在阐述城市深度老龄化带来严峻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对武汉园博园的后续发展形式展开了探讨。首先解析了2015年第十届园博会的主题特色,然后收集并列举了武汉当地的典型养老问题,提出如何将会期主题“绿色生活”在会后深化为“老有所为地乐活”的问题。通过到园博社区做居民访谈、发放问卷、倾听民意等方法,针对设计策略和经济策略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为其他城市提供园博会后设计的参考。以园博园场馆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提出园博园后续改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设计方法,并强调后续利用要兼顾福利和经济,且应以福利为主。

  • 标签: 园博园 老龄化社会 景观
  • 简介:运城地区围绕效益抓林业运城地区把“效益”看作是林业工作的生命,五年前大刀阔斧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各类经济林400多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林,去年实现产值10亿元,全区人均300多元。今春他们又提出了林业建设实现“四大战略”转移。即:由平川...

  • 标签: 运城地区 经济林 经济效益 生态林业 林业产业化 “四大战略”
  • 简介: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之一。它耐寒性、耐旱、耐极端低温,适应性强,在风沙土、沙壤土、砾质粗沙土上生长良好。介绍了同朔地区引进樟子松生长情况以及造林技术。

  • 标签: 同朔地区 樟子松 造林
  • 简介:徽州人在长期栽培利用竹类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竹文化的地方区域特色,主要体现在竹材利用、竹雕刻艺术、竹编织艺术、竹诗文、竹绘画等方面。徽州地区的竹文化是我国悠久竹文化的集中体现。

  • 标签: 徽州地区 竹材利用 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