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正>冬季,趁桑树进入休眠状态,建立桑园,桑苗成活率高。其主要建园技术有:1.园地选择与规划。宜选择离村庄较近,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土地做为园地。规划整修桑园,以达到采运桑叶方便和旱能浇、涝能排。2.平整地面与施肥。将园地深翻40~50厘米,整平耙细后,按南北行距1.5米划线,顺线开深、宽各50厘米的植桑沟,每公顷施圈肥75~90吨作基肥,将表熟土和基肥搅拌均匀。3.品种选择与栽

  • 标签: 建园技术 品种选择 园地选择 肥沃土地 成活率 桑树
  • 简介:<正>1.幼树冬。(1)注意主侧枝及大型结果枝组的配置。(2)维持好各级骨干枝同的从属关系,分清主从,注意树冠上下及各级主枝树势的平衡。(3)注意控制竞争枝、直立枝的生长,合理利用辅养枝。

  • 标签: 分清主从 合理利用 骨干枝 结果枝组 从属关系 兰考县
  • 简介:<正>一看土地。对栽培地肥沃、土层深厚的宜轻;对土层瘠薄的宜重。二看树。对幼龄树,选合适枝条做骨干枝头,并疏除附近同向的弱枝和旺枝,一般不短截;将已结果的枝条,或者把三分之一的结果母枝在下部有侧芽处短截,留作预备枝,以克服大小年结果现象。对衰老树,进行大枝回缩(于5~7年生部位留桩),促发新枝,使之重

  • 标签: 大小年结果现象 留作预备 结果母枝 衰老树 幼龄树 栽培地
  • 简介:通过对不同间强度的杉木林分桩萌芽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间强度对杉木桩萌芽保存率和萌条生长有明显的影响,强度间有利于杉木桩萌芽保存率的提高,增加杉木桩萌条数,促进杉木桩萌芽条生长;桩直径和留置高度对杉木桩萌芽特性也有明显的影响.

  • 标签: 杉木 间伐强度 伐桩直径 伐桩高度 萌芽保存率 萌条生长
  • 简介:<正>苦楝在自然生长过程中,分枝低,树干矮难以形成通直良材。在长期实践中,我们总结出株树“梢抹芽”对于培育高干良材效果放著。具体做法是:1、梢:在“雨水”前后,新芽术萌发前进行。栽后当年剪去幼树地上部的三分之一;第二年、第三年分别剪去前一年的秋梢,这样连续梢2—3年,即

  • 标签: 剪梢 具体做法 高干良材 抹芽 生长过程 地上部
  • 简介:在经营过林中应本着规划、综合经营的原则。

  • 标签: 过伐林 经营
  • 简介:论述了低产林的形成原因和划分条件,提出低产林的经营措施.

  • 标签: 低产林 经营
  • 简介:通过对16年生马尾松人工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4.4%的间强度对林木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但不同的间强度对林分的树高和总收获量无显著影响,因此确定合理的保留株数来确定间强度,有利提高林分的整体质量.

  • 标签: 马尾松 抚育间伐 强度效应 材积生长 蓄积量
  • 简介:对不同浓度、温度、打浆度、剪切速率对低浓杉木间材机械浆流变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不同因素引起浆料表观粘度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浆料浓度、打浆度、温度及剪切速率都会对浆料的表观粘度产生影响.随着浆料浓度的增加,浆料表观粘度呈指数式增加;随温度的升高,浆料表观粘度则缓慢下降;打浆度影响浆料的微观结构,随着打浆度的升高,纸浆的表观粘度呈下降趋势;低浓纸浆的表观粘度则随剪切速率提高而递减.在实验测量范围内,杉木间材低浓纸浆为满足幂律关系的非牛顿流体,拟合的本构方程的流变特性指数n《1,因此其在测量范围内为假塑性流体.低浓纸浆流变特性的研究纸浆模塑生产线流送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杉木间伐材 低浓纸浆 流变特性 假塑性流体
  • 简介:因木材匮乏,发达国家为保证森林工业的原料供应,发展中国家为保证烧柴供应,都在重视短期林业的发展。瑞典农业大学林学院专设短期林业系。印度Parmar园艺林业大学也有专家从事短期林业研究。他们对短期林业所下的定义为:速生树种高密度造林,可以是乔林作业,也可以是矮林作业。可持续经营木材生产轮期不超过30年,年每公顷至少产10t木材干重或25m^3木材。

  • 标签: 短伐期林业 木材生产 原料供应 矮林作业 发展中国家 高密度造林
  • 简介:研究了4种桩处理强度(0株/hm2、225株/hm^2、450株/hm^2、675株/hm^2)对毛竹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毛竹用材林的生产力和竹材质量;随桩处理强度加大,新竹生物量、新竹质量呈稳定提高的趋势;桩处理强度为675株/hm^2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强度;在桩处理强度为675株/hm^2的毛竹林中,新竹生物量高达35.4t/hm^2,较桩未处理林地提高了27.57%,大径级好(DBH〉10cm)新竹密度是桩未处理林地的1.43倍,新竹胸高处节间长度比桩未处理林地增加1.8cm.此外,桩处理能显著提高中、小径级新竹的品质,继而提高毛竹材用林培育的整体效益.

  • 标签: 毛竹林 伐桩处理 竹林生产力 竹材品质
  • 简介:本文对过林区提出按龄组控制蓄积抽样精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龄组与不分龄组抽样调查其原理和方法相同,只是总体数不同,计算公式相同,只是各抽样总体采用各自的复盖度及变动系数。按龄组抽样既能增加抽样理论计算精度,又可提高调查成果使用价值,可进一步满足森林集约经营的需要。过林区的森林资源结构复杂,与原始林和一般次生林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掌握这些特点,对改进森林经理调查方法保证精度,提高调查成果使用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龄组 过伐 变动系数 森林经理调查 森林资源结构 调查成果
  • 简介:为探索不同间强度对撑绿竹新竹胸径、竹高、产量的影响,在贵州省习水县设置了不采伐(处理A)、中度间(处理B)、强度间(处理C)3个采伐强度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C的新竹平均胸径低于处理A和处理B,处理A和处理B的新竹竹高均高于处理C,处理B的新竹产量最高为18.15t/hm2,其次是处理A为15.62t/hm2、处理C最低为10.91t/hm2。撑绿竹林中度间有利于新生竹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

  • 标签: 撑绿竹 间伐强度 胸径 产量 贵州省
  • 简介:1987年至1994年,在拜泉县的薪炭林场和国营苗圃进行了薪炭林灌木柳2年与3年短期轮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初报如下。1.试验研究方法采取小区域试验与面上调查,单因子与多因素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薪炭林场设置试验地0.67亩,苗圃设置试验地2亩,开展研究工作。薪炭林灌木柳品种主要是松江柳、短序松江柳、蒙古柳。试验地的立地条件、林龄、灌木柳丛品种、技术措施、经营方式薪炭林场的试验地,分别2和3年生轮期各划分4个小区,按小区进行生长量和地径实

  • 标签: 灌木柳 薪炭林 经营利用 短轮伐期 短期轮伐 年轮
  • 简介:随着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营林中定量间技术愈来愈得到重视,也很容易为林业生产者所接受。人工造林达到郁闭后,林分之间便会出现强烈的分化现象,而且密度越大,分化越强烈,需要进行合理间,调节林分密度,促进林分速生丰产。但以多大的强度来进行间,很多地方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只是凭林业工人的生产经验,盲目性大,因此有必要找出一个可供生产者参考的统一标准。这里就马尾松人工林定量间的标准作些探讨。

  • 标签: 定量间伐 马尾松林 马尾松人工林 林分 林业工人 生产经验
  • 简介:研究了不同面积规模的全面皆(2.0hm2和3.33hm2)、带状皆(带长均为60m,带宽分别为3m、6m和9m)和块状皆(25m2、100m2和400m2)对毛竹林更新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皆方式对竹林更新生长影响不同,其中全面皆后的竹林长势较差,生物量较低,且皆面积越大,竹林更新生长越差;带状皆,皆带宽为3m和6m的竹林更新生长状况均较好,以带宽为6m时综合效果最好;在块状皆中,皆面积为25m2的竹林更新生长最好。此外,皆后对毛竹桩进行施肥,能够促进竹林的恢复生长;竹林的坡向也影响林分的更新生长,阴坡林分通常在皆后2年即能恢复到皆前状态,而阳坡林分的恢复则需要3年以上。

  • 标签: 皆伐方式 毛竹 竹林更新
  • 简介:为探明良种和普通种杉木人工林间后生长情况,加快培育杉木大径材,对庆元林场四个林区良种和普通种杉木林间后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3年后,四个林区杉木良种的胸径连年生长量、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都高于普通种;大洋林区的杉木良种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虽然其单株材积年平均生长量、林分连年生长量与其他林区杉木良种差异不显著,但其数值较高;各林区的平均树高差距不显著。综合考虑认为,相同林区良种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培育杉木大径材;不同林区中,大洋林区的良种更适合杉木的生长发育以及杉木大径材的培育。

  • 标签: 杉木 良种 普通种 林分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