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环境正义问题研究呈现出两个可喜“转变”:从侧重抽象学理分析逐渐向应对解决现实问题转变;从追随西方研究范式逐渐向建构本土研究范式转变。这个转变历程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中国学者积极普及并大力介绍西方学者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对环境正义问题关注。第二,很长一段时期,与西方学者致力于解决其国内环境正义问题,更多强调国内正义实现特点不同,我国学者更多关注国际环境正义实施中中国问题,围绕着全球层面如何公平分配环境权利与义务进行自己的话语表达与理论建构。第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理论需求以及受环境群体性事件激增等现实问题倒逼,环境正义研究出现本土化意识和本土化努力,由注重一般学理意义研究、关注国际正义实现转向应对本国环境冲突理论与现实问题,正义视野扩展到我国区域层面和群体层面。另外,与西方环境正义主要表现为环境利益与环境风险在不同种族之间不平等配置不同,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更多体现在不同区域之间正义”分配,学者研究关注点更多转向制约环境正义实现政治决策与制度建设。但研究同时存在环境正义理论基础单一、环境非正义根源单向以及理论自觉不足、整体性和系统性缺乏问题。

  • 标签: 环境正义 中国 成因 路径
  • 简介:在当前邻避治理中,政府是唯一主体,参考技术专家意见进行决策,不吸纳公众进入决策过程,存在政府职能越位情况.决策按照“决定一宣布一辩护”程序进行,先是政府通过咨询技术专家意见,形成决策方案后向社会宣布,在公民提出异议后再进行辩护,决策程序不合理.同时,关于邻避冲突防范与解决法规建立尚不够完善,不能满足邻避治理需要,存在法律供应不足问题.这种邻避治理模式侵害了公民环境知情权和参与权,导致部分邻避设施建设呈现“宣布-抗议-停建”局面.需要切实尊重公民环境权益,按照环境正义要求重构邻避治理模式.让公民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之中,通过合法程序进行交流和沟通,真正达成有效共识,按照制度规范运行.首先,邻避治理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邻避设施建设决策与管理中,实现多元主体相互协作.其次,邻避设施建设决策程序由“决定-宣布-辩护”向“参与-协商-共识”转变.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充分吸收公民意见,回应其合理诉求,在达成共识后再进入决定与宣布环节.第三,邻避设施建设行为规范化.完善环境公众参与、环境信息公开、环境权益救济等与邻避治理相关制度,使邻避设施建设各个环节有法制保障,规范政府、企业和居民行为.

  • 标签: 环境正义 邻避 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 环境权益救济
  • 简介:现代性发展带来了全球性环境问题。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急剧膨胀的人口增长所导致,他们对环境问题具有不可推卸主要责任。与此相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认为环境问题在根本上是源于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首设置不平等社会制度或结构问题所导致。然而,归责并不能解决问题,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解决问题实际方案才是第一要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对发达国家或地区和发达中国家或地区两种不同视角分析,当我们把人类整体繁荣昌盛作为思考问题起点时,一种能力方法理论可以支持我们提出一种多维度、多层次全球性环境正义理论。

  • 标签: 现代性发展 环境正义 人口增长 不平等社会制度
  • 简介:为了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有机马克思主义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过程哲学相结合,建立一种建设性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有机马克思主义呼唤生态文明,其理论发展和实践追求最终目标是要在全球实现生态正义,也就是在发展中要实现对自然关怀,要顾及对他者、对弱者、对后代人生态利益,追求人与自然共同福祉。有机马克思主义通过揭示资本主义正义结构内在局限和人类权利话语从“一维”向“三维”演进历程阐释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生成历史逻辑。有机马克思主义强调有机思维对机械思维超越,生态正义作为有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具有调和性、开放性、整体关联性等思想特点。有机马克思主义批判资本主义经济方式、生产方式和教育模式,主张通过“共同体”价值旨归,区域性“有机化”空间和开展有机教育来促进全球生态正义实现。有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正义价值取向和认知值得借鉴。但对待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应从整体上持审慎态度,特别是在促进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理论与中国生态文明对话过程中,不能妄断“中国马克思主义正在演变为一种有机马克思主义。”切忌盲目跟从,不能过于抬高有机马克思主义思想地位,要避免对有机马克思主义过度解读。

  • 标签: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正义 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 简介:环境问题具有显著全球化特征。目前民族国家和国际组织对环境问题解决都关涉到环境正义。西方发达国家站在其自身利益立场,提出荒野保护和救生艇等理论方案。由于其主张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基本利益,遭到发展中国家反对。以罗尔斯正义论为基础环境正义原则为全球化时代环境权益分配提供了基本解决思路。

  • 标签: 全球化 环境正义 第三世界视野 正义原则
  • 简介:将制造商和供应商关系引入到产品差异化模型中,分析了厂商之间分享平台和非分享平台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在分享平台下,制造商从很多潜在供应商中选择一个供应商,降低了制造商采购期望价格;当平台分享差异化程度很小时,下游两个制造商将选择分享一个公共平台。关于平台分享福利后果,研究发现:两个制造商选择分享同一个平台,增加了消费者福利,也增加了总剩余,同时减少了产品差异化程度。

  • 标签: 分享平台 差异化竞争 制造商和供给商关系
  • 简介:公共政策外部性是公共政策一个重要属性,也是一个非常重要政策分析概念,是指某一政策主体在取得其政策输出时对其他利益相关者造成外部影响,或者一些群体所承担由外部施加政策影响。公共政策外部性问题核心是利益分配公正问题,因此,公共政策外部性与社会公正具有紧密关联,这就为研究我国社会和谐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该视角要求对公正政策外部性进行有效治理,以政策正义促进社会正义,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 标签: 公共政策外部性 社会和谐 政策正义 治理
  • 简介:通过对两种不同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酸枣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枣人工林木材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小于天然林,宽度大于天然林;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含量均稍高于天然林,灰分和抽出物含量均低于天然林.

  • 标签: 酸枣 木材纤维 纤维形态 化学成分 人工林 天然林
  • 简介: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巨尾桉造林试验。采取相同营林措施。经过7a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巨尾桉树高生长达到显著差异,胸径生长达到显著差异;其林分植被在好立地条件下,植被种类多,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 标签: 巨尾桉 立地条件 造林 生长
  • 简介:城市公园绿地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积极有效作用,甚至成为城市重要节点及标志物。中法两国对于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有着各自独特理解和处理手法。中国城市公园景观常运用众多设计手法和景观要素,去营造自然景象,而法国现代城市公园绿地则几乎完全保留原貌,简单而直接营造出完全自然绿地景观。本文列举了中法两国若干城市公园绿地案例,分析不同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和景观设计手法,比较二者之间差异,通过对各自设计特点及优势解析,寻求更加合理现代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方式.促进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持续发展。

  • 标签: 中国 法国 景观 自然 差异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运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消费者网上购物行为进行分析,发现男女在购物比例、消费金额、风险感知及广告态度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男性更加理性,女性更加感性;男性注重消费本身,女性注重消费过程等。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降维,提取因子,得到这些因子对男性和女性消费者影响程度,发现网购乐趣、图片敏感度、网购受他人影响程度、价格因素对女性购物影响较大;而网购计划性、花费网购时间意愿因素对男性网购影响较大。

  • 标签: 网购行为 性别差异 SPSS软件 网络营销
  • 简介:通过对279名不同所有制下管理者进行调查,发现国有和私营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差异.私企管理者比国企管理者更注重维护企业利益;同时他们也具有更加强烈个人主义色彩,在用人、安排工作岗位上更注重个人能力;与国有企业管理者相比他们更加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相信自己影响力,也更富有进取心;他们更认同权力来源于知识和经验并在实际工作方式上偏好命令.

  • 标签: 价值取向差异 国有企业管理者 私营企业管理者
  • 简介:以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海口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营造木麻黄海防林纯林和混交林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类型木麻黄海防林森林土壤养分、凋落物养分差异状况,以此探求指导海南人工海防林经营改造工作依据.

  • 标签: 不同类型 海防林 肥力差异
  • 简介:对林业与国土两部门林地界定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林业与国土部门在林地调查方法、调查时间、分类标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以福建省福安市为例,运用arcGIS软件空间分析法,叠加林业及国土部门各地类基础图层,形成各类土地面积转移矩阵,得出经济林(园地)是造成林业与国土部门林地差异主要原因.林业与国土部门在界定林地过程中,既存在林业部门认定为林地而国土部门未认定为林地现象,也存在国土部门已认定为林地但林业部门未认定为林地现象,两者面积比例约为4.58∶1关系.

  • 标签: 差异性分析 林地界定 分类标准 林业部门 国土部门 福安市
  • 简介:中国传统哲学核心问题是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人生问题,具体说是在“天人合一”立场上人价值选择问题。以“法天象地”为自我安放起点,先民找到了“天人相通”可能性路径,这就是“天道”“生生之德”及以此为基础人道德价值取向。“天人合一”因此获得了仁爱道德伦理意义。这种“天人合一”哲学特质及其蕴含“主客统一”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在文化源头上获得了内在和谐关系。这种智慧虽产生于农业文明,却能为现代社会环境伦理提供合理视域。

  • 标签: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环境伦理 主客统一
  • 简介:林地“一张图”是国家林地落界及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成果数据最终体现,是按照国家林业局要求,首次形成全国范围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叠加完整数据,为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了准确、真实数据依据.然而,由于多部门管理弊端,国土资源部,也完成了全国土地“一张图”,在林地与非林地地类边界,以及相同地块不同地类划分标准上出现了一定数量上不同,这为未来国家福导不动产资产登记,以及“多规合一”发展数椐提供规范性、统一性、准确性上设定了一定.障碍.现以龙江森工翠峦林业局为例,准确分析林地“一张图”与国土“一张图”地类差异具体情况,为未来解决两个“一张图”统一,提供数据依据.

  • 标签: 林地 国土 “一张图” 面积 叠加
  • 简介:该文通过调研印证了我国东部地区农户需求型金融抑制程度,由于投资收益、产业、成本、效率和非正规金融挤出等因素影响,存在明显产业差异和生产规模差异.对此,应采取建立合作金融、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等综合措施激发农户金融需求,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深化发展.

  • 标签: 农户信贷 金融抑制差异 对策
  • 简介: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丹·凯利名作--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在1988年初建时成为获奖名作,但今天却面临被拆除境地,其中,高密度种植设计是其衰败主要原因之一.坦帕市国家银行公园衰败,证明图案式高密度种植是一种反生态种植,景观单一,养护费昂贵.而且工程建设投资大,是一种短期行为,给政府带来极大负担.该文针对目前园林中盛行这种种植方式提出自己看法,以引起大家对这种种植方式关注.

  • 标签: 丹·凯利 种植设计 高密度种植 自然式种植 生态栽植
  • 简介:<正>翻开《欧阳智花鸟画选集》,就像在读一首诗——大自然诗;仿佛重温童年梦——绿色梦。丛林、野花、溪流、幽谷、山雀、松鼠、黄鹂、翠鸟……这一切对于我是那么熟悉而又新鲜。许多境界似乎经历过、想象过或正在追寻。透过画面我更体察到了作者那复杂、细腻感情,从回忆中听到了画外心声。往事如烟,不!如烟只是没有掀起过感情波澜时刻。往事像浓墨重彩画,特别是留在

  • 标签: 画家 中国画 映山红 松鼠 绿色食品茶 生态道德
  • 简介:2007年2月3日至16日,在查处琼中县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盗伐林木案件中,海南省琼中县森林公安局副局长王义东同志身先士卒,带病坚持在第一线,连续十几天奔走、调查取证,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2月17日(大年三十)凌晨,他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8岁。

  • 标签: 生命 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安局 超负荷工作 调查取证 大年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