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粤栲是我省优良的常绿阔叶速生乡土树种,对该树种的育苗试验表明:闽粤栲每公顷产苗量可达42万株,育苗10个月后平均苗高可达45cm,地径0.55cm,为该树种苗木质量地方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闽粤栲 大田育苗 试验
  • 简介:在寿宁县坑底乡小东村进行黄山松大田苗切根培育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切根对苗木的高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合理的切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径粗生长与根系发达,显著提高菌根感染率,使苗木达到优质壮苗标准,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育苗以苗高12cm左右,选择阴天在床面以下7cm处切根育苗技术的效果最佳。

  • 标签: 黄山松 大田苗 切根
  • 简介:研究构建大田县耐干瘠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了研究区水土保持造林树种选择数量化评价模型.应用该评价模型对21个初选树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依据最优分割法将参选树种划分成3个等级.树种的综合指数通过树种对逆环境的抗性、树种的水土保持功能及树种的社会经济效益的评定得出.结果表明;青冈、枫香、马尾松等5个种综合指数较高,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一级树种;板栗、光皮桦、细柄阿丁枫等9个种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二级树种;檵木、楠木等7个种综合评分较低,为大田县水土保持三级树种.

  • 标签: 大田 干瘠 水土保持 树种选择 层次分析法
  • 简介:介绍大田县仙亭山森林公园景区植物应用规划,论述了景区植物应用规划设计要点,即在保护和利用现有森林植被基础上,突出景区特色要求,综合点、线、面设计提高景区景观质量,同时令不同景区植物具有统一性、差异性和协调性。

  • 标签: 森林公园 景区 植物应用规划 特色
  • 简介:科学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促进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采用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和中国山岳观赏旅游地评价因子模型树,从风景质量、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3个方面对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良好的风景质量、区位条件和区域经济背景,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力较大。文章还对降低或减少生态旅游对海南坡鹿等野生动物的干扰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海南坡鹿 风景质量 区位条件 区域经济背景
  • 简介:根据山川村矿区绿化现状,总结了不同地块造林绿化技术的成效,提出了矿区村庄绿化美化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矿区村庄 绿化美化 对策建议
  • 简介:通过对县域经济与林业相关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表明林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在总体上呈较强的相关性,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产业部门,其发展是同外部经济环境相一致的;并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县域国民经济(GDP)与林业相关因子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95,说明以林业相关因子为评价指标可以实现国民经济(GDP)的预测与预报.

  • 标签: 县域经济 资源禀赋型 林业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