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危机人们往往醉心于造林面积多少或有林地面积增加了多少等水分较大的统计数字,而过分乐观地估计了形势。其实真正了解农村的人都明白,近几年来有相当一部分乡村的林木不是越来越多而是越来越少了。内蒙古托县的一些老农就曾这样说:原来的树林藏一头牛都很难找,现在的树林跑一只兔子也看得清。可见,农村林业的危机并没有摆脱,最起码在某些地区还没有摆脱,而是改变了旧的危机又陷入了新的危机。干旱、半干旱、土壤质地不良、森林缺少、树木成活生长困难,最需绿色植被作为生产,生存保障的地域,这种新危机似乎更严重,

  • 标签: 林业 农田防护林 新危机 北方农村 集体林场 成活生长
  • 简介: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需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心理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以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笔者试从干部队伍训练有素、评估迅速准确、提供精神支持、给予宣泄的机会、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有选择的倾听、直接建议和限制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干预策略的建立,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有益帮助。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干预策略
  • 简介:考察生态危机的起源,将对评估目前的环境形势和处理这种严峻形势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通常认为,生态危机起源于包括诸如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等因素在内的现代工业,以及基督教关于创造的教义引发的西方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念,因此不能期望单纯从技术方面找到生态危机的解决方法.环境历史将生态视野纳入其对世界历史论述的方法论原则之中.它致力于描述从史前到现在,从最初的农业社会甚至古代文明之前所造成的灾难性环境影响到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各种形式的生态灾难的'人类与自然之间互动的历史'.环境世界历史,从时间到空间的维度给了我们一个关于生存的人类生态概要.它使我们能够理解过去地球上人类为了生存而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生态互动的根本意义,以及生态形势对每一个历史阶段政治和经济产生的种种影响.生态危机的起源并不能只从现代工业时代之后去考察,单纯用基督教关于创造的教义也无法充分解释我们关于人与自然的意识形态概念.本文认为,环境历史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可以从中找寻解决生态危机的答案.

  • 标签: 生态危机 环境历史 环境世界历史
  • 简介:当前我省森工林区的森林资源危机确实严重,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经济危困和生态效益恶化,三者互为因果,愈演愈烈。造成危机的原因,是长期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积累,核心是经济政策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需通过多渠道解决,彻底解决危机,需要一段较长时间,近十年是关键。搞得好,到2000年,资源将有所回升。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看法:

  • 标签: 森林资源危机 森工林区 生态效益 危困 林价 经营区
  • 简介:目前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是全球生态政治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生态政治运动、绿党的异军突起以及国际环境组织作用的增强成为生态政治产生发展的基础.生态政治成为解决当今全球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根本途径,生态政治也将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趋势和必然选择.

  • 标签: 生态政治 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
  • 简介:松花江森工林区,自1896年以来,历经帝俄、日伪掠夺式采伐,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建国以来,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恢复森林,但因"左"的路线干扰,长期集中过量采伐,使森林资源出现了严重危机,导致企业经济危困,近十余年来,各森工企业一直处于"两危"的恶性循环之中。欲尽摆脱"两危",先决条件是恢复森林资源。对此,笔者就1987年第三次森林经理(二类)复查成果的分析,谈几点意见。一、森林资源现状松花江林区有9个林业局,1983年至1987年第三次森林经理复查汇总结果是:1、经营面积全区经营总面积2,716,798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279,469公顷,占83.9%,非林业用地面积437,329公顷,占16%。林业用地

  • 标签: 森林资源 森工林区 林业用地 森林经理复查 用材林面积 危困
  • 简介:文献[1]运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江苏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机遇.笔者在此基础上,从森林资源培育业、木材加工业、林产化工业、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林业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和我国加入WTO等方面,对江苏省林业产业发展的劣势和危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这些成果为下一步研究江苏林业产业的发展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林业产业 SWOT分析方法 江苏 森林资源 木材加工业 花卉业
  • 简介:当前我省森工林区,出现了国家确认的可采森林资源基本枯竭,企业长期亏损,依靠财务退库过日子的五个"小老穷"林业局。这五个局是双丰、乌马河、林口、八面通、鹤立林业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林贫、人多、摊子大、企业穷。那么,产生"小老穷"林业局的原因究竞在哪里?本文诣在通过资源分析入手,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森林资源的消长变化这五个局分别建于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其中乌马河林业局建于一九五○年,双丰林业局建于一九五三年,鹤立林业局建于一九五八年,林口、八面通林业局建于一九六三年。虽然建局时间和建局条件有很大差别,但历史上都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详见附表一)。森林资源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 标签: 危困 森林资源 资源危机 森工林区 乌马河 双丰
  • 简介:铁力局由于长期集中过量采伐的历史原因,导致林木资源的急剧减少,总蓄积由建局初期的3233万立方米,锐减到现在的1122万立方米,已有九连、向阳等四个林场无林可采,面对严峻现实,是伸手靠上要米下锅,还是自力挖潜找米求活?笔者认为:唯一之出路乃在于后者。在实施大上非林替代产业,加快森林资源恢复步伐、严格限额采伐等措施的同时,推行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则是自力挖潜、找米求活的重要途径,本文为此表述如下之浅见。一、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的内函及其必要性大面积低强度经营择伐应在现有郁闭度0.6以上的复层异龄林、伐后易引起水土流失、沼泽化的林分或红松、椴树、"三大硬阔"占四成以上的林分内所采取的伐除一定数

  • 标签: 经营择伐 林木资源 限额采伐 过量采伐 森林资源 异龄林
  • 简介:由中国地理学会、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学家大会”于8月16日~17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会议的主题为“地理学与中国发展”。同期举办包括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地貌、气候、环境地理、生物地理、土壤地理、可持续发展、遥感与GIS、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等22个学术交流专题。国内著名的景观设计教育和实践者,俞孔坚教授在会上做了。“

  • 标签: 中国地理学会 城市规划 俞孔坚 城市水环境 危机 遥感与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