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1材料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以张掖广泛栽培的耐莫尼塔为试验材料1.2试验时间及地点试验于2016年6—11月在六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日光温室内进行。1.3试验处理与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将幼苗定植于盆径30cm、高35cm的塑料盆内,每处理9盆。等番茄定植缓苗后进行处理,按照植株的蒸腾蒸发量进行处理,分别为蒸腾蒸发量的80%、100%、120%,以称重法控制灌溉量。

  • 标签: 灌溉量 番茄产量 日光温室 缓苗 塑料盆 灌水量
  • 简介:松树是园林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广泛栽植于公园、旅游景区、休闲娱乐场所、道路两旁机关单位、学校、居民小区等处,对于净化空气改良小气候条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西安市白皮松、黑松上发现一种蚜虫发生较重,既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又污染环境。笔者将采集到的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乔格侠博士鉴定,为大喙长足大蚜(ClnaralargirosirisZhang,ZhangetZnong)。

  • 标签: 小气候条件 休闲娱乐场所 主要树种 干雌 张广学 寄主植物
  • 简介:京津冀蔬菜工厂化生产研发示范中心4月在北京昌平小汤山特菜大观园成立。该中心将承担技术推广公益职能,统筹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及专业化服务企业,搭建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

  • 标签: 工厂化生产 示范 研发 蔬菜 服务企业 科研院所
  • 简介:葡萄的繁殖方法包括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而以无性繁殖为主,其中无性繁殖为最常用的是扦插繁殖,它具有繁殖速度快、插条易采集、遗传性状变化小、成本低、易推广等特点。植物扦插成活理论表明,影响扦插成活的外因是环境条件扦插技术,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因是植物的遗传性插穗的性状(大小、长短)。

  • 标签: 葡萄品种 扦插成活 无性繁殖 扦插技术 有性繁殖 繁殖方法
  • 简介:番茄Pto基因编码包含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TK)结构域的蛋白,它能抗由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Pst)造成的细菌性斑点病。本研究使用PVX系统的体内识别系统测定显示AvrPto在辣椒基因型中被特异性识别。这种AvrPto识别导致非寄主超敏反应(HR),以及PVX::AvrPto融合蛋白在接种辣椒叶组织中的定位,这表明在辣椒中存在与番茄类似的Pto识别机制。然而,辣椒全基因组分析显示没有对应番茄的Pto进化枝,表明在辣椒中有一个Pto识别的替代系统。不过,辣椒基因组中已经鉴定出25个具有高度保守STK结构域的类Pto蛋白激酶(PLPKso对于PtosPLPK的STK结构域中的大部分氨基酸位点,非同义(dN)与同义(dS)核苷酸替换速率的比值(ω)小于1。表明纯化选择在进化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一些氨基酸位点在Pto同源物的进化过程中被发现为偶发性正选择,因此,不同的进化过程可能在植物中形成了Pto基因家族。基于RNA—seq数据,PLPK基因其他Pto通路基因,例如Prf,Pti1,Pti5Pti6在所有检测的辣椒基因型中都表达了。因此,辣椒中对Pst的非寄主超敏反应可能是由于PLPK同系物对AvrPto效应物的识别,以及Pto信号通路下游组分的后续作用。然而,辣椒中AvrPto的识别可能涉及其他类受体激酶(RLKs)的活性。本研究中鉴定的PLPKs将作为进一步了解PLPKs在非寄主抗性中作用的基础。

  • 标签: 基因组分析 进化过程 蛋白激酶 PTO 基因家族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