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介绍槭树自身的生态习性及其秋色叶景观的特点,研究观赏槭树植物造景的原理及效果,建议在园林造景中,考虑槭树植物的群体观赏效果和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景效果,以提高槭树植物园林应用的普及,掌握槭树造景方式和手法。

  • 标签: 观赏槭树 造景原理 盆景创作
  • 简介:2012年8月8~10日广西园艺学会理事扩大会暨天峨县特色果蔬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广西天峨县召开。自治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甘向群,自治区科协副主席方芳,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白先进,河池市政协副主席骆宇敏、市科协主席吴文忠、市农业局局长石光文以及天峨县常务副县长李丹红、龙慧芬等出席会议。广西园艺学会各会员单位的领导、理事代表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会理事长龙明华主持。

  • 标签: 天峨县 学会 广西 园艺 产业 果蔬
  • 简介:浇冻水后,在畦(垄)上覆盖地膜和防寒物,翌年地解冻撤除防寒物,草莓心叶萌发时破膜将苗掏出。这样采收期比露地草莓提前和延长5~7天。如果实行小中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管理,则可比露地早收获20天左右,延长10~15天甚至更长时间。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栽培管理技术 草莓 保护地 覆盖地膜 日光温室 采收期
  • 简介:近年来,油桃保护地栽培得到迅速发展,莒南县发展面积达330余公顷,多是利用已有的大棚实行丰产栽培.1997年开始,大店镇就在原有草莓和蔬菜大棚内进行了间作油桃试验,发现在提前栽植(1月中旬)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管理是夺取丰产高效的关键.几年来,仅该镇推广面积即达260余公顷,实现了当年栽植,次年每666.7平方米即产桃1000~1500千克,经济效益达到5000~9000元.现将主要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保护地 油桃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
  • 简介:1保护性耕作的含义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犁翻耕的一种新型农业耕作技术.利用少(免)耕、覆盖等耕作方法,结合施用除草剂,减少中耕除草的次数,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和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留茬,达到保持水、土资源,使土壤能维持在相对高产的一套农艺和农机结合的耕作技术体系之中.

  • 标签: 保护性耕作 种草技术 果园 农业耕作技术 耕作技术体系 耕作方法
  • 简介:近几年.保护地桃树的裂核现象较普遍,早熟品种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果实的品质和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如下:1品种选择应选择不易裂核的品种,如中油5号、东方红、乐林早红、早风王、大京红等。

  • 标签: 保护地 裂核 防治 果实 桃树 早熟品种
  • 简介:凯特杏个大质优丰产,是一个极优良的中早熟杏品种.尤其在保护地条件下栽植可提早上市45~60天。通过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农林广播学校艾湖教学实习基地的3年(2000~2003年)试验,总结出避免花量多而坐果率低的6项管理措施。

  • 标签: 凯特杏 生果率 保护地栽培 施肥 修剪 化学调控
  • 简介:采用5种伤口保护剂对棚架梨树直径5cm左右锯口进行涂抹处理,结果表明,自制伤口保护剂与日本伤口保护剂ト、ツプソペ一スト处理1年生后伤口愈合率达到80%以上,显著优于市售白乳胶(愈合率34.29%)、枝干防病保护剂(愈合率36.13%)和对照处理(愈合率31.54%、16.20%),涂抹市售白乳胶、枝干防病保护剂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表明适宜伤口保护剂的涂抹对于促进锯口愈合至关重要。

  • 标签: 棚架 整形修剪 伤口保护
  • 简介:从选地和整地、壮苗定植、茶园管理、合理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苦丁茶密植矮化栽培管理技术,并对苦丁茶开发前景进行分析

  • 标签: 苦丁茶 密植矮化 栽培技术 前景
  • 简介:森林风景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科学评价森林风景资源有利于其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本研究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有关规范要求,对江西省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进行了评价(生物部分),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2处生物资源符合《国家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目录》的入选条件,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加强这些重要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

  • 标签: 森林风景资源 评价 资源特征 保护对策
  • 简介:苏州市杨湾古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自南宋建村至今,历经数个朝代900余年时间,是太湖洞庭两山一带湖岛型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杰出代表。文章通过对杨湾古村的现状空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历史演变进行分析,从自然格局、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和空间视廊4个方面提出杨湾古村的空间格局保护方法,以期为古村落历史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空间格局 保护方法 杨湾古村
  • 简介: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应用Arc/info软件对冀东山麓平原保护地土壤含盐量化验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分析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时空变异特征;论述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成因,证明土壤环境封闭、大量盲目施肥、不合理灌溉是导致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指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合理灌溉和换客土等措施,实施保护地水肥资源综合管理,调节土壤生态环境是防止保护地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土壤 时空变异 次生盐渍化 测土配方施肥 客土
  • 简介:针对保护地蔬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地蔬菜测土配方施肥,使得保护地蔬菜施肥科学化,达到施肥节约资源、科学合理、用地和养地相结合,使得农民增收、产业增效,高效农业持续发展。

  • 标签: 蔬菜 保护地 测土配方施肥 高效农业
  • 简介:文章结合新农村建设,提出将西盟佤族自治县力所乡王雅村改造规划为具民族特色风情的“美丽村寨”建设思路,并在对原有村寨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绿化与景观、民族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改造规划设计方案,为王雅村“美丽村寨”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佤族 美丽村寨 改造规划 西盟
  • 简介:以‘津春4号’为材料,高温、高湿、高CO2条件为处理,常规管理为对照,通过对黄瓜根系生长及保护性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湿、高CO2条件可以促进黄瓜根系的生长,增强根系吸收活力;高温、高湿、高CO2条件对温室黄瓜根系保护酶活性影响不大,没有显著变化。该研究为高温季节黄瓜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 标签: 黄瓜 高温高湿高CO2 根系生长 保护性酶
  • 简介:介绍古树名木的定义,从古树名木本身、自然灾害、人类活动方面分析造成湘西州古树名木毁损的成因,可为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现有古树名木提供借鉴经验。

  • 标签: 古树名木 毁损成因 保护 管理 湘西州
  • 简介:分析福州橄榄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困境,提出开发橄榄药用功能成分、加强种植业品种结构调整、构建行业科技共享平台、宣传和塑造橄榄文化、共同拓展产品市场、建立政府行业发展基金等产业发展对策和思路。

  • 标签: 福州 橄榄产业 发展分析
  • 简介:本文总结了广西桂北农场1991~1993年三年开展营养论断指导柑桔施肥为工作.通过营养诊断指导桔园施肥,使N素利用率由1988~199O三年的18.11%提高至1991年、1993年两面年的5.99%:吨果施N量由前三年的22.09kg,降至18.27kg;单产由前三年的1080.3kg/666.7m~2·年,提高至1773.7kg/666.7m~2·年.

  • 标签: 柑桔营养诊断 N素利用率 施肥量 适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