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在三种作物种植方式下,对烟草栽培的长期影响、土壤质量的化学指示(有机C,pH,CEC,N,P)和烟叶产量(品种KM10和KRK26)进行了评价。作物种植方式包括连续种植烟草(TF)、冬小麦后种植烟草(TW)以及种植三年草后与烟草轮作(TG)。1985年,在砂壤土(14.9%粘土,5.8%粉和79.9%砂)进行了试验,采用随机完全区组设计。2002/2003生长季节的试验结果表明,

  • 标签: 作物种植方式 烟草栽培 土质 轮灌 土壤质量 烟叶产量
  • 简介:建立并验证了采用连续流动分析法(CFA)测定烟草中的氨含量。连续测定的RSD〈2%,13个实验室共同实验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值分别为:r=0.0477x+0.0043(R^2=0.930)和R=0.0698x+0.0246(R^2=0.980)。不同水平试验的回收率〉98%,平均回收率99.7%。分别与HPLC和IC法比较,t检验结果表明CFA与2方法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烟草 连续流动分析
  • 简介:为研究关键环境因子与烟田生态系统水、碳通量日间变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基于2016年攀西干热河谷典型烟田生态系统烤烟成熟初期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晴天内烟田冠层导度及水、碳通量的日间变化规律及其对气温、VPD和净辐射日间变化的非对称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烟田生态系统CO2通量和蒸散量(ET)均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冠层导度的变化是影响烟田水、碳通量日间变化的直接因素;研究区烤烟成熟初期水、碳通量呈现显著的非对称响应特征,相同的净辐射强度下,下午的CO2通量和E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WUE对净辐射的响应特征与净辐射强度有关,当净辐射强度小于230w.m2时,下午烟田WUE大于上午,反之,上午烟田WUE大于下午;气温、饱和水气压差(VPD)与净辐射在日间的非同步变化是导致烟田冠层导度和ET在日间非对称响应的主要气象因素,从而间接影响烟田水、碳通量及WUE的日间动态特征。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攀西干热河谷烟田水、碳通量季节与年际变化特征及相关变异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

  • 标签: 烟田生态系统 碳通量 非对称响应 攀西干热河谷
  • 简介:采用总氮分析模块探讨了烟草中氯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增加透析器并在进入透析器之前,将0.356mol/LHN03溶液与样品萃取液混合、显色剂用量为65mL以及反应温度维持37℃条件下,样品的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平均回收率为99%-102%,说明该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t检验结果表明总氮与氯模块测定结果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总氧模块:连续流动分析法:氨: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