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为了减少高毒试剂苯使用,消除淀粉、蛋白质、灰分对测定总细胞壁物质含量干扰,本方法采用乙醚-乙醇混合液(乙醚:乙醇=1:15)进行超声脱脂后,加入α-高温淀粉酶,用热水提取,再用中性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残渣510℃灰化。结果表明:采用30mL乙醚-乙醇混合液进行超声脱脂1h与常规脱脂方法致;热水提取1h能除去糖类、淀粉干扰;用2mL中性蛋白酶水解30min能除去绝大部分蛋白质;方法回收率为98.31%~99.52%,日内RSD为1.21%~1.31%,日间RSD为1.39%。可以应用于烟草总细胞壁物质含量测定。

  • 标签: 烟草 总细胞壁物质含量 除杂质 超声法 酶解法
  • 简介:为探索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法,研究了不同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腐解效果和烤烟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促腐条件下玉米秸秆烤烟移栽前腐解率75%以上,较好解决了土壤氮素养分与烤烟需肥规律吻合矛盾;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以改善烤烟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提高烟叶开片度,降低烟叶含梗率,提高烟叶结构疏松度,增加烟叶糖含量和钾含量,提高烟叶评吸质量。以添加发酵菌曲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处理效果较好。

  • 标签: 玉米秸秆还田 腐解效果 烤烟 产量和质量
  • 简介:高温(〉28℃)可引起含N基因免疫寄主TMV抗性丧失,导致TMV系统侵染。本研究以枯斑三生(Nicotianatabacumvar.SamsunNN)烟草为研究材料,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系统研究25℃和31℃条件下,TMV未侵染和TMV侵染12h、24h和48h枯斑三生烟草代谢差异。应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不同温度下代谢产物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C-MS技术共检测到4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类、糖类、有机酸类、脂肪酸类、醇类以及多胺类25℃常温条件下,TMV侵染枯斑三生烟引起苹果酸、水杨酸、γ-氨基丁酸、脯氨酸和乙醇胺代谢物含量上调,而在31℃高温处理N基因失活后,TMV侵染导致组织蔗糖和肌醇含量下调、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上调以及伴随氨基酸类含量普遍上调。

  • 标签: TMV 代谢 N基因
  • 简介:为探讨负压灌溉烤烟生长及水肥利用率影响,采用负压灌溉装置设置3个不同供水负压,日光温室内以盆栽方式考察了不同负压供水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以及负压供水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水肥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1负压灌溉能维持土壤含水量较稳定范围内,但生长过程土壤水分含量与供水压力没有明显比例关系;2-20~-10kPa范围内,随着供水压力增大,烟株长势增强,烟株干物质量、耗水量、钾素吸收总量及钾肥利用率逐渐增加,根干重及水分利用效率随供水压力降低而增加,氮、磷素吸收总量及其利用率随供水压力降低而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以烤烟干物质积累为目标,烤烟伸根期适宜供水压力为-20~-15kPa、旺长期约为-10kPa、成熟期为-15~-10kPa。

  • 标签: 负压灌溉 生物量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吸收利用率 烤烟
  • 简介:为了完善前作大蒜防控烟草病害技术,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前作大蒜不同种植行距(20cm,15cm,10cm和5cm)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和后作烤烟黑胫病病情指数及防控效果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前作大蒜种植行距减小,土壤烟草黑胫病菌数量减少,与空闲对照相比,前作大蒜显著减轻后作烤烟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提高烟草黑胫病防控效果,前作大蒜种植行距10cm后作烤烟黑胫病防控效果显著。

  • 标签: 前作大蒜行距 烟草黑胫病 黑胫病菌 病情指数 防控效果
  • 简介:为研究土壤特性烤烟生长及其根际土壤生物学特征影响,大田条件下,通过壤土掺沙和壤土掺泥处理,分析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和土壤酶活性变化。根际土壤微生物PLFAs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不同土壤处理壤土各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高。微生物生长分析表明,壤土有利于以糖类、脂肪酸类、氨基酸及酚酸类为碳源微生物生长,掺沙后土壤则有利于以羧酸类、胺类为碳源微生物生长,掺泥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则表现最差。土壤酶活性分析表明,蔗糖酶活性以壤土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为壤土掺沙﹥对照﹥壤土掺泥;脲酶活性为壤土掺泥﹥对照﹥壤土掺沙。综合认为,壤土特性条件下土壤通透性能好,烤烟根际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丰富,且有利以酚酸为碳源微生物类群繁殖,加之相应土壤酶活性协调,因而最有利烟草生长。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当客沙或客泥来改良土壤,以改善土壤生物学特性,促进烤烟生长。

  • 标签: 土壤特性 烤烟 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土壤酶活性
  • 简介:为明确株云烟87八倍体(2n=8x=96)与N.plumbaginifoliaViv.(2n=2x=20)杂交后代部分生物学特性。该后代进行了形态观测,细胞学遗传学分析,育性分析,并进行黑胫病抗性离体鉴定。结果显示,该杂交后代(无性系)大部分外观形态指数介于云烟87四倍体与N.plumbaginifolia之间;花冠颜色与云烟87相近,花药颜色与N.plumbaginifolia相近。其染色体数目为58条,其中含有来自N.plumbaginifolia10条染色体。花粉离体培养未见萌发;与云烟87四倍体杂交,做母本时坐果率为100%,平均每个蒴果获得102.60±25.12粒可萌发种子,以其为父本及自交时未获得成熟蒴果。该杂交后代(无性系)黑胫病抗性强于云烟87,与N.plumbaginifolia相近。综上所述,该杂交后代为云烟87与N.plumbaginifolia真杂种(2n=5x=58);其雄性败育,但雌性可育;且具较强黑胫病抗性。

  • 标签: N.tabacum N.plumbaginifolia 杂种 育性 黑胫病抗性
  • 简介:香气烟草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烟草品种普遍存在香气量不足问题,现有种质进行创新很有必要。诱变育种创制新种质资源有力工具。本研究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烟100产生突变,从中筛选获得5个香气突变体fgr1-fgr5。与烟100相比,这5个突变体表现出不同成熟性状和较高腺毛密度。为进步鉴定突变体香气性状,采用PEN3型电子鼻检测了突变体和烟100新鲜烟叶和烤后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电子鼻响应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突变体分为两种类型:"晾晒烟类型"和"烤烟类型",这两种类型突变体具有不同香气指纹图谱。香气代谢途径5个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两种类型突变体基因表达水平上具有较大差异,表明它们香气代谢相关途径具有不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 标签: 烟草 突变体 香气 电子鼻 荧光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