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西洋参 改良措施 天津地区 土壤理化性状 农田栽参 引种栽培
  • 简介:通过2013、2014、2015连续三年试验,采取种发、扦插的方式在长白山地区引种新疆伊犁地区的狭叶薰衣草,获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薰衣草种发出苗率在40%,成活率在97%;薰衣草在长白山地区长势良好,一小部分薰衣草当年抽穗开,大部分薰衣草第二年抽穗开花;采用埋土加盖稻草莲子,保证薰衣草安全越冬;扦插生根的成活率为46%;扦插生根的幼苗在移栽后,生长态势良好。通过试验研究分析:长白山地区引种栽培薰衣草是可行的,但是大面积栽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标签: 薰衣草 引种 长白山地区
  • 简介:人参主产于我国,为东北“三宝”之首,驰名中外。人参中含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重要保健医疗功效和营养成份,是名贵药食同源植物。我国明代以前山参蕴藏量十分丰富。至清代,因保护措施不力,掠夺性采挖,山参资源破坏严重,山参供不应求。于清代末年始现伐林栽参。解放后,人参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80年代,人参作为主要致富经济作物栽培,仅吉林省自1980年至1988年,栽培面积增加近4倍,产量增加5倍多。由于人参产量的剧增,供大于求,导致参价暴跌,使人参生产陷于空前未有的困境。为使参业生产尽快走出低谷,研究和探讨我国参业发展战略,对促进参业发展,当有重要现实和经济意义。

  • 标签: 人参 参业 发展战略 老参地 农田栽参 生理活性物质
  • 简介:人参的植物基原是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ginsengC.A.Mer.的干燥根。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之功能。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赢,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 标签: 市场现状 人参 五加科植物 展望 心力衰竭 MER
  • 简介:我国西洋参产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发展迄今,已走过20年的光辉历程。大家知道,西洋参(Panaxquiquefolium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与我国主产的人参(PanaxginsengC·A·Mey·)同科(Araliaceae)同属(Panax)不同种,均誉为名贵补药,闻名于世,但两者在药效活性

  • 标签: 西洋参产业 国产西洋参 栽培技术 西洋活性参 PANAX 加拿大
  • 简介:本文对我国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回顾。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始于六十年代,发展于八十年代。有十几个单位几十人次先后在人参花药培养和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利用人参外植体进行无性繁殖、愈伤组织的研究和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药物研究中均取得显著成效。台湾省及香港人参组织培养研究也各具特色。展望我国人参组织培养研究,尽快走出实验室,进行工业化生产,形成新的产业,还要作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文章就人参快速繁殖、花药培养、突变体筛选、体细胞杂交、细胞培养生产天然药物研究等诸方面提出了研究方向。

  • 标签: 人参组织培养 突变体筛选 体细胞杂交 次生代谢产物
  • 简介:10年前在国家医药局主办的《医药情报》杂志上分析,予测我国人参业的发展趋势,经10年的实践大部分被言中。现据我国人参业变化再一次提出影响我国人参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对策,并着重引入:a无形资产在我国人参业中长期投入的概念,提出今后我国人参业发展必须认识清、认识足无形资产长期巨大的投入在我国人参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只有这种思维才能使我国人参业真正以高科技为先导稳步攀升,走出低谷。b.在吉林省对人参业政府宏观调控是不可缺少的。

  • 标签: 人参 无形资产投入 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