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8 个结果
  • 简介:在近期结束的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考评员复训班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曲福年副处长表示,由于我国一直没有从事危化品安全标准化咨询工作的单位行为做出明确规定,导致长期以来危化品标准化咨询机构鱼龙混杂,咨询行为一片乱象,危化品标准化咨询工作亟待规范。令企业欣慰的是,

  • 标签: 安全标准化 咨询工作 危化品 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管 咨询机构
  • 简介:分别采用浸渍法药膜法测定了辛硫磷枸杞木虱不同发育期若虫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辛硫磷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CarE)活性的抑制作用及酶的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辛硫磷枸杞木虱的LC_(50)值随若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再相对降低,5龄若虫的LC_(50)值为0.995mg/L,是1龄若虫LC_(50)值(0.047mg/L)的21.2倍。辛硫磷不同龄期枸杞木虱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I50值及酶的KmVmax值也均随着试虫龄期的增大而升高,至成虫期则I50值稍有降低。研究表明,辛硫磷枸杞木虱的毒力与羧酸酯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间存在密切关系,利用辛硫磷防治枸杞木虱时,以选择龄期较低时用药为宜。

  • 标签: 枸杞木虱 辛硫磷 致死中浓度 羧酸酯酶 抑制中浓度
  • 简介:为进一步确认含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淀粉酶的诱导酶发酵液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菌株毒力的影响,将高毒力菌株B5、Bxs与低毒力菌株B11、BZ分别制成1×107个/mL孢悬液(Ⅰ型)、孢悬液+诱导酶发酵液(V∶V=1∶1;Ⅱ型)、孢悬液+灭菌诱导酶发酵液(V∶V=1∶1;Ⅲ型),用浸渍法分别测定Ⅰ型、Ⅱ型与Ⅲ型3种液体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分别含有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的诱导酶发酵液Ⅱ型液体,LT50值与Ⅲ型液体LT50间的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而含淀粉酶的差异不显著。分别含有4种酶的诱导酶发酵液的Ⅲ型与Ⅰ型液体相比,LT50值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可见:含蛋白酶、几丁质酶脂肪酶的诱导酶发酵液球孢白僵菌毒力具有极显著的增效作用;经过酶灭活的4种诱导酶发酵液增效作用也极显著。

  • 标签: 球孢白僵菌 蛋白酶 几丁质酶 脂肪酶 淀粉酶 松墨天牛
  • 简介:在介绍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的基本原理后,重点评述了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Hansch法)、Free-Wilson法、分子轨道法(MO)、距离比较法(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分子模拟法(MS)、分子对接法(MD)、人工神经网络法(ANN)以及Leapfrog法等。

  • 标签: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
  • 简介:事件:2019年2月19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下同)发布。文件重点提出8个工程、5个计划、9个行动、2个战略2个活动。8个工程中,较为值得关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个计划中,较为值得关注的有,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启动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

  • 标签: 文件 农资市场 农村饮水安全 中共中央国务院 建设工程 “三农”工作
  • 简介: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溴氟菊酯7种环境生物的毒性。结果表明:鸟类、蜜蜂蚯蚓的毒性较低;鱼类属中等毒性;B045类、藻类家蚕属高毒性。由于溴氟菊酯用量少,在环境中降解快,因此在田间使用时水生生物的实际危害要小得多,但要严格防止邻近桑树的污染。

  • 标签: 杀虫剂 溴氟菊酯 环境生物 毒性 安全评价
  • 简介:氯苯醚酰胺[N-(2-(2,4-二氯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酰胺,Y13149]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药效团连接碎片虚拟筛选策略(PFVS)快速发现的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化合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该创制化合物的农药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氯苯醚酰胺真菌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供试10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值在0.008~15.25mg/L之间,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最强,但对辣椒疫霉链状腐霉活性较弱。田间试验表明,氯苯醚酰胺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有效剂量75g/hm2时的平均防效为79.6%,防效总体略好于噻呋酰胺(75g/hm2的平均防效为77.3%)。此外,氯苯醚酰胺采自浙江江苏两省的125株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分布在0.002~0.259mg/L之间,且呈近似正态单峰曲线,平均EC50值为(0.021±0.008)mg/L,因此可将其作为水稻纹枯病菌氯苯醚酰胺的敏感性基线,用于田间抗药性监测。

  • 标签: 氯苯醚酰胺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生物活性 立枯丝核菌 水稻纹枯病 敏感性基线
  • 简介:摘要:通过十字交叉法血球计数板法测定了柿树炭疽病菌Collel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生物学特性;采用茵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菌剂该病菌的抑制作用;选择5种市售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病菌茵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30℃,最适产孢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的pH值为5—6;在7种常用杀菌剂中,多茵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和氟硅唑柿树炭疽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0.1188、0.1380、0.15991.2972μg/mL。田间试验结果显示,25%咪鲜胺乳油6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l0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15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60%、88.56%、87.82%。

  • 标签: 柿树 胶孢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 田间药效
  • 简介:在对美国国家环保局关于农药蜜蜂的风险评价程序及工作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评价体系所涵盖的不同层次,包括蜜蜂的室内急性毒性研究、叶面残留农药蜜蜂的毒性影响的半田间研究及田间风险评价技术研究方面的进展,旨在为我国建立农药蜜蜂的风险评价技术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农药 蜜蜂 生态风险评价 田间风险评价
  • 简介:通过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乙虫脒水稻螟虫的内吸,触杀杀卵活性以及田间效果,同时评价了天敌的安全性,结果表明:1)乙虫脒二化螟三化螟的内吸活性很好,且二化螟的活性高于三化螟,25mg/L乙虫脒二化螟三化螟的内吸杀虫效果分别为90.9%50.0%,100mg/L乙虫脒三化螟的杀虫效果为9.3%。2)触杀活性高,三化螟二化螟的接触LD50值分别为6.4×10^-5ug/头2.13×10^-5ug/头,大大低于甲胺磷的LD50值(1.331×10^-31.781×10^-3ug/头)。3)综合活性好,二化螟三化螟分别只需2025mg/L即可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4)有一定的杀卵活性,200mg/L二化螟三化螟的杀卵效果分别为83.4%0.7%,500mg/L三化螟的杀卵效果为93.4%。5)田间试验表明,112.5g/hm^2(a.i.,下同)乙虫脒可有效控制三化螟枯心,在江苏省高淳地区300g/hm^2可有效控制三化螟白穗,而在江苏省如东地区67.5%g/hm^2即对三化螟大螟白穗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此外,112.5g/hm^2还对飞虱有较好的控制作用,6)寄生蜂蜘蛛较安全

  • 标签: 乙虫脒 水稻螟虫 作用方式 应用策略 杀虫剂
  • 简介:通过室内盆栽模拟实验,研究了5种浓度的7%草甘膦水剂土壤盐化碱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土壤盐度(用电导率表示)、钠碱化度(ESP)、钠吸附比(SAR)、总碱度及pH值都明显增大,且随施药次数的增加,上述各项盐化碱化指标不断增大;每次施药后,土壤的各项盐化碱化指标都随施药浓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6次施用0.352g/L的7%草甘膦水剂后,土壤的电导率由施药前的1010增加为2460μS/cm,ESP由2.247%增加为7.983%。SAR由1.576增加为4.305,总碱度由1.443mmol/L增加为4.485mmol/L,pH值由6.92变为7.89。虽然土壤各项盐化碱化指标的变化都还在非盐化非碱化土范围内.但有盐化碱化的趋势.

  • 标签: 草甘膦水剂 土壤盐化和碱化 电导率 钠碱化度 钠吸附比
  • 简介:用Bt杀虫蛋白(ICP)Cry1A汰选的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抗性种群同源对照种群分别测定了4种不同类型BtICP的抗虫毒力,结果表明:4种杀虫蛋白对对照种群的毒力顺序为:CrylAc>CrylAc+1C>Cry2A>Cry1C;对抗性种菌的毒力顺序为:CrylAc+1C>Cry1Ac>Cry2A>CrylC,其中CrylAc+1C表现出对抗性种群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采用从Bt液体发酵上清液中提取的增效粉,与CrylAc以1:11:2的比较混合,Cry1Ac有显著的增效作用,用抗性种群测定的增效比值明显大于对照种群,处理5d的增效比值大于14d的。

  • 标签: 苏云金杆菌 杀虫蛋白 棉铃虫 抗虫毒力 增效作用 杀虫剂
  • 简介: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1,3-二氯丙烯土壤中脲酶蔗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200500μg/g)1,3-二氯丙烯土壤脲酶先表现为抑制作用,后表现为激活作用;低剂量(1、10、50、100μg/g)处理则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作用,且抑制、激活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处理浓度成正相关。各浓度1,3-二氯丙烯土壤蔗糖酶活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处理后第1d均表现为激活作用,随培养时间延长,激活作用逐渐减弱,20d后蔗糖酶活性又有大幅增长趋势,至第30d达到最高点,40d后出现抑制作用。

  • 标签: 1 3-二氯丙烯 脲酶 蔗糖酶 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