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注施药防治松墨天牛幼虫的效果,以4种药剂林间注施药,测定了施药后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注药剂林间防治后,对松墨天牛幼虫治效果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2%甲维盐5、10、15、20倍液,14%吡虫啉5、10倍液,0.3%苦参碱5倍液和5%噻虫啉5倍液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效果较佳,均达80%以上。试验结果还表明,4种药剂注防治对马尾松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2%甲维盐对松树的保护效果最好。

  • 标签: 注干防治 松墨天牛:松材线虫病 林间效果
  • 简介: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的“癌症”,是一种引起松属树木毁灭性死亡的森林病害,寄主植物分布广,传播迅速,对松林引发巨大的破坏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成为许多国家防治的首要对象,然而该病害在防控研究方面进展较为缓慢。综述了注施药技术特点、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注药剂筛选及注施药技术在林间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松材线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作用。

  • 标签: 松材线虫病 注干施药 防控
  • 简介:通过2011—2013年应用黏胶型性诱捕和灯测2种方法对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虫同地对比诱测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测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始盛期相吻合,可以作为不同地理生态区和非灯诱监测区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二化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3-4d、10-11d分别作为预测雌蛾的发蛾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和选取相应期距值。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2011—2013年性诱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该法预测准确,简便易行,建议该技术在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二化螟 发生期 性诱捕器 预测
  • 简介:通过黏胶型性诱捕和灯测2种方法对玉米大螟越冬代成虫的同地对比诱测结果表明,黏胶型性诱捕监测越冬代大螟成虫效果好,其诱蛾趋势和峰型与灯诱基本趋于一致,可用于替代灯诱监测。对比分析发现,大螟性诱测的第2蛾峰高峰日,与灯诱测的雌蛾发蛾高峰期相吻合,可作为性诱简化精准预测第1代大螟发生期的重要依据,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价值。可以将该地此蛾峰日、峰日后的7d分别作为雌蛾的发蛾高峰期、盛末期,不同地区可根据实际确定。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相应的产卵前期和卵历期,就可对第1代大螟卵孵高峰期、盛末期作出预测。该法适宜基层测报点推广应用。

  • 标签: 大螟 黏胶型性诱捕器 监测效果 发生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