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太阳对生物的、气象的以及其他地球物理的过程都有巨大影响,本文采用太阳活动11年周期与稻飞虱数量变动分析和卡平方检验法等发现稻飞虱变动受其影响亦为11年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11年是同步的,经卡平方检验为极显著水平,适合性良好。

  • 标签: 稻飞虱 太阳黑子 活动周期
  • 简介:建筑业的发展使白蚁为了生存不断改变其生活方式,利用现代建筑的特点从基础建筑、环境条件、钢混空架、排水设施、室内装饰、墙体装设、灯光设备、园林布局等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找它们能够生存栖息的地方,达到它们繁殖侵害的目的。对此,我钔相应地提出八方面的防治意见。

  • 标签: 现代建筑 白蚁 防治研究
  • 简介:1997年~1998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和江西省彭泽县棉区,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一代棉铃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一代棉铃虫的寄主在我省主要有大豆、棉花、蕃茄、烟草、辣椒等;发育历期以大豆饲养的发育最快,其次为棉花(泗棉三号),抗虫棉、辣椒、蕃茄饲养的发育慢;其存活率也是以大豆、泗棉三号最高,抗虫棉、辣椒、蕃茄极低;选定的五种寄主植物,一代棉铃虫成虫产卵选择依次为大豆、玉米、棉花、烟草、辣椒;饲养过程中前期用寄主叶片,后期用果实作饲料比全期用叶片饲养,棉铃虫发育快、存活率高。

  • 标签: 棉铃虫 寄主植物 发育历期 存活率 产卵选择性
  • 简介:一、品种七十年代中期以来,杂交水稻的普遍推广,由于叶鞘组织厚,茎髓腔空隙大,营养条件足,稻螟的虫口数量,在各地一时猛增。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杂交水稻的螟害损失,不仅低干同期的常规水稻。而且不同的更多还原

  • 标签: 常规水稻 虫口数量 剑叶 虫口密度 杂交组合 杂交晚稻
  • 简介:杂交稻推广种植以来,危害杂交稻的螟虫发生频繁,而产量却持续上升,除与杂交水稻分蘖力强、群体多、茎粗叶茂,对螟虫具有一定的耐害性和补偿能力以外,笔者通过1983、1987年考察后认为,杂交稻这种补偿能力与剑叶面积的大小关系尤为密切,现整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剑叶 分蘖力 常规稻 耐害性 补偿能力 叶茂
  • 简介:为了掌握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Matsumura)]的发生危害及其与寄主植物松树之间的关系,了解松树受害后应激反应的变化过程,探讨其与抗性有关的营养指标以及次生代谢物质的关系,以期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措施。在福建光泽华桥林场和南平市茂地乡两地分别设置4块样地,轻、中、重度受害及未受害各1块,在2008年4月中旬和8月中旬,采集思茅松毛虫幼虫不同危害程度的松针,测定松针营养物质及次生物质含量,进行判别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松树在思茅松毛虫危害胁迫下,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松针内黄酮、单宁、总酚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多糖、蛋白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依据有关指标进行判别分析,能够准确地对松树被害程度进行分级。由此得出结论:松树营养物质以及次生代谢物质与松树危害程度有密切相关,能够反映其变化指标的重要性依次是:总酚、多糖、单宁、黄酮、蛋白质、可溶性糖。判别分析对于多指标、多对象、多组别的分析,较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综合性强,能体现多指标的共同作用。

  • 标签: 思茅松毛虫 松树 营养物质 次生代谢物 判别分析
  • 简介: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非常丰富,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采用直接市场法、成本法、替代工程法、碳税法等方法,对江西省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75.59-760.05)亿元,其中,林产品价值为0.02亿元,森林休闲游憩价值为2.08亿元,森林涵养水源价值为(1.40-675.00)亿元,森林土壤保持价值为49.56亿元,森林C02固定价值为(7.23-26.19)亿元,森林02释放价值为(7.20-15.30)亿元等。可以看出,林产品价值和森林休闲游憩价值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所占比例较小,表明赣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开发利用的功能价值潜力巨大。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赣江流域的源头区,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应该建立源头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维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性,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森林生态系统 功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