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以马铃薯为原料,经液化、糖化等处理后发酵生产酒精,以出酒率为指标,研究发酵工艺中的最佳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糖化液初始糖度为16°Bx,接人酵母量为0.8%,发酵温度32℃,发酵60h,酒精出酒率可达17.12%,

  • 标签: 马铃薯 酒精发酵 工艺参数 出酒率
  • 简介:为了使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不致使饮料中蛋白沉淀,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初期稳定剂种类和稳定剂添加量,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蔗糖含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枣汁含量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04%,CMC—Na0.04%,蔗糖酯0.15%;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蔗糖含量9.30%,发酵温度41.20℃,发酵时间7.65h,枣汁含量45.70%。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乳酸菌饮料酸度为72.4°T,感官评分为86分。

  • 标签: 红枣 乳酸菌饮料 工艺参数
  • 简介:依据温室控制要求,介绍了模糊控制技术在温室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实现过程。实践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 标签: 温室 环境参数 智能 模糊控制
  • 简介:以玉米、大米、小米混合粉为原料,研究加工温度、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对营养谷物膨化食品品质指标(径向膨化度,糊化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为:3个加热区温度分别为55℃,125℃,150℃,物料含水量为14%,螺杆转速为130r/min。

  • 标签: 谷物 挤压膨化 工艺参数
  • 简介:以"檀香"橄榄果实为试材,研究7个采收期(从9月7日到12月7日按节气采果,分别为采收期Ⅰ、Ⅱ、Ⅲ、Ⅳ、Ⅴ、Ⅵ、Ⅶ)对鲜食橄榄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参数。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和果实成熟度的提高,采收期Ⅰ~采收期Ⅵ的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含量、果肉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下降,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值增加,果实食用品质提高;但采收期Ⅶ(过熟)的橄榄果实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和果实食用品质下降;因此认为,采收期显著影响鲜食橄榄果实品质,且以采收期Ⅵ(完熟,小雪节气采收)的橄榄果实鲜食品质最佳。同时发现,橄榄果实表面色调角h°,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值、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糖酸比值、单宁含量等品质指标可作为确定鲜食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及采收期Ⅰ~采收期Ⅵ成熟度的参数,为量化衡量橄榄果实食用品质和成熟度提供方法。

  • 标签: 橄榄 鲜食 采收期 品质 成熟度 参数
  • 简介:人类一直将自己视为万物之灵,完全凌驾于其他生物之上。基因专家在研究了人体内几百种不同细菌的DNA后,发现人类也不完全是人,而是共生生物。科学家说,细菌对我们人体的一些重要功能(如消化功能和免疫功能)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们也许应将自己视为共生生物,通过相互依赖获得生存。

  • 标签: 细菌 细胞 免疫功能 消化功能 生物 DNA
  • 简介:为提高生产果蔬谷物饮品中原料的利用率,分析了果蔬谷物皮渣湿法高速切割超细粉碎机理与关键设备技术。为了直观描述与分析果蔬谷物皮渣在切割粉碎腔内的转子刀头形式、定子刀片偏转角度、转子刀头转速以及定子刀片个数对流场的影响情况,运用Fluent软件对果蔬谷物皮渣在切割粉碎腔内流场进行可视化分析与研究,得到相关结构参数与粉碎流场的分布状态,为高纤维果蔬谷物饮品开发与清洁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标签: 高速切割 粉碎 流场分析 皮渣
  • 简介:三角褐指藻是一种含有较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海洋单胞藻。为了从细胞中提取不饱和脂肪酸,采用反复冻融法、超声波破碎法和匀浆法分别对三角褐指藻细胞进行破碎,并测定油脂提取率。结果表明,超声波破碎法、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的最大细胞破碎率分别为91.5%,56.7%和81.2%;油脂提取率分别为18.1%,13%和13.4%。从操作的简捷性和经济效益来看,超声波破碎法优于反复冻融法和匀浆法。

  • 标签: 三角褐指藻 反复冻融法 超声波破碎法 匀浆法 油脂
  • 简介:不同树种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要靠树体的木质部进行输导,其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试验采用改良的Jeffrey离析法,通过对扁桃、银杏,以及富士(CK)苹果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进行解离,研究了不同树种的导管细胞类型与其树体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扁桃导管类型为螺纹导管,银杏与富士(CK)苹果均为孔纹导管;与其他供试树种相比,银杏不仅次生细胞加厚明显,且具有较多的畸形细胞;扁桃导管平均长度为21.240μm,银杏导管平均长度为23.375μm,富士苹果导管平均长度为21.536μm。试验获得了扁桃和银杏枝条次生木质部细胞解剖学新资料,为研究这些品种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胞生理依据。

  • 标签: 木质细胞 树种 导管类型
  • 简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的一种化合物可以减缓乳腺癌细胞生长,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效果尤为明显。这种名为萝卜硫素的化合物是一种抗氧化剂,先前也有研究显示其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 标签: 细胞生长 乳腺癌 西兰花 硫素 萝卜 俄勒冈州立大学
  • 简介:选择更加适合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同时对国内及国际上常用的4种固体培养基进行比较选择。结果表明,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选择效果较好,单增李斯特氏菌在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上具有特征性菌落形态,容易与其他李斯特氏菌相区别。建议在采用ISO方法检测及日常工作中增加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单增李斯特氏菌的检出率。

  • 标签: 李斯特菌 培养基 结果比较
  • 简介:对红酵母细胞壁的分离纯化及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含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备红酵母细胞壁需要经过破壁、色素提取、除杂等过程。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聚糖、甘露糖、蛋白质和几丁质。碱法水解是从酵母细胞壁中提取检测B-1,3-D-葡聚糖的理想途径。费林试剂络合法提纯分离红酵母细胞壁多糖,可得到纯化的甘露聚糖。几丁质含量的检测一般通过间接测定其水解产物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含量来实现。通过定氮仪测定氮元素含量可以转化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 标签: 红酵母 细胞壁 葡聚糖 甘露糖 蛋白质 几丁质
  • 简介: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贮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32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75亿kg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而且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从2012年起,农业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对粮食加工减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

  • 标签: 农产品产地 综合利用 初加工 农业专家 减损 农产品加工业
  • 简介:为切实做好2012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各项工作,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协调发展。日前,农业部召开了2012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洽会”)筹备会,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了重点安排和部署。来自北京、天津、山西、辽宁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部 贸易洽谈会 局长 区域协调发展
  • 简介:由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和浙江大学等单位承担的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杨梅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日前通过鉴定。由中国农大、上海交大、南京农大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

  • 标签: 物流技术 宁波市 长途运输 保鲜期 杨梅 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