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沙棘+青海云杉和中国沙棘+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的最大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和稳渗速度明显高于其纯林.17年生华北落叶松+中国沙棘林最大截留量较华北落叶松纯林高23.9%,枯落物持水量高26.3%,稳渗速度高2.4倍.退耕地所有中国沙棘林分最大截留量分布范围为1.43~2.02mm,较农作物高0.80~1.41mm,也高于退耕地种草、种药的0.23~0.43mm;退耕还林地表形成稳定的枯落物层,退耕栽植沙棘林枯落物层持水量较农作物十分明显;中国沙棘林地土壤的稳渗速度较农耕地的高5.5~19.5倍.退耕还林还草后,中国沙棘等人工植物群落较农作物的森林水文生态功能明显得到提高.

  • 标签: 中国沙棘 森林水文 持水量 农作物 纯林 林分类型
  • 简介:利用水提醇沉法从沙棘叶和沙棘果皮中提取多糖,再经初步纯化后,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沙棘多糖对大肠杆菌、四叠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沙棘 多糖 抑菌
  • 简介:公路两侧栽植绿篱不仅起到美化作用,而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公路路基,过去朝阳地区喜欢利用家榆栽植绿篱,但榆树绿篱易受虫害及牲畜的危害.与之相比沙棘美化及保护路基的作用比家榆好的多,其抗牲畜的危害大大的好于家榆绿篱,用沙棘栽植绿篱比家榆绿篱更耐旱、耐剪,冬季枝条上的果实所起的美化效果,是家榆及其它树木所不能比拟的.

  • 标签: 沙棘 家榆 绿篱 保护公路
  • 简介:对来自拉浩地区(半干旱地区)与斯皮特(干旱地区)的8年生沙棘种子与果肉粗提物脂肪酸组成进行了研究.所选的中亚沙棘产自拉浩与斯皮特,同时研究的还有来自拉浩地区的柳叶沙棘与HI-1型沙棘(外来品种),该外来品种种植在喜马偕尔邦农业大学高山农业研究与推广中心.该研究中心位于拉浩-斯皮特地区的拉浩谷地的库坎姆西瑞(海拔2730m),处于印度温和干燥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在所有种类的果肉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例(52.8%~60.7%)高于饱和脂肪酸(10.6%~29.9%).同样,除了柳叶沙棘以外,种子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51.7%~86.5%)要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12.5%~27.2%).在果肉油脂,主要的饱和脂肪酸是棕榈油酸(37.1%~46.4%)、亚油酸(6.4%~15.0%)、油酸(4.0%~6.9%)和软脂酸(9.1%~28.1%).柳叶沙棘果肉油脂中含有丰富的亚油酸(15.0%)和α-亚麻酸(1.3%).棕榈油酸是最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37.1%~46.4%),在拉浩种群含量最高(46.4%).软脂酸是主要的饱和脂肪酸,除了斯皮特种群(9.1%),其他类型的含量基本相同(26.4%~28.1%).在种子油脂,斯皮特种群含量最丰富的是亚油酸(39.8%)和α-亚麻酸(25.4%).在柳叶沙棘种子软脂酸是含量最高的脂肪酸(29.3%).其他脂肪酸含量很低,可以忽略.

  • 标签: 中亚沙棘 柳叶沙棘 HI-1(外来沙棘) 果肉和种子 脂肪酸组成
  • 简介:本文测定了沙棘果实在不同成熟期中抗坏血酸,类胡萝卜素,莰非醇,豕草花粉苷和总酚化合物的含量.抗坏血酸和豕草花粉苷的含量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而莰非醇含量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对沙棘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和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了评价.

  • 标签: 沙棘 果实 抗坏血酸 类胡萝卜素 莰非醇 豕草花粉苷
  • 简介:黑河地区砂金过采区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利用俄罗斯沙棘进行植被恢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地治理环境、种植俄罗斯沙棘技术,可在同类地区试验推广.

  • 标签: 砂金过采区 俄罗斯沙棘 植被恢复
  • 简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迪马CLC-ODS反相柱,以0.1%H2C2O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采用外标法测定沙棘产品维生素C的含量,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维生素C的平均回收率为99%.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沙棘 维生素C
  • 简介:本研究比较了来自中国、芬兰、俄罗斯的3个沙棘亚种中一系列亲水性与亲脂性的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与组成.在3个亚种,中国沙棘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值为9g/L果汁,其他两种为1~2g/L果汁.新鲜果实中黄酮的含量在700mg/kg~2000mg/kg之间.各亚种各种黄酮单体的比例也有变化.中国沙棘木聚素含量(290~600ug/100g)要高于海滨沙棘(130~370ug/100g).3种沙棘,蒙古沙棘的油脂含量最高(种子是12%,新鲜果实为6%).蒙古沙棘果实棕榈油酸的含量最高.中国沙棘新鲜果实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总含量最高,但是在种子的情况就正好相反.在3个沙棘亚种,种子与新鲜果实的甾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含量分别在1200~1800mg/kg和250~300mg/kg之间.即使是在果实成熟以后,采收时间也会对某些活性物质有重要影响.在1998年8月末到9月底之间,海滨沙棘果实维生素C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在中国沙棘果实类黄酮总量在9月底达到了顶峰.

  • 标签: 果实成熟 中国沙棘 亚种 种子 含量 生物活性成分
  • 简介:本文对槲皮素在无水乙醇的溶解度用平衡法进行了实验测定,槲皮素含量由HPLC方法检测,得到了温度范围0℃~60℃的溶解度数据,利用固液相平衡的热力学原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由此提出了槲皮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公式,便于参考.

  • 标签: 槲皮素 溶解度 HPLC 平衡法
  • 简介:沙棘是一种非豆科固氮植物。其蛋白的定性定量评价显示,除了海拔2530-3350m间的种类M-8以外,具有结节的植物普遍比没有结节的植物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在17个沙棘种类的叶,果实,种子蛋白质水平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在9.65~21.07mg/g鲜重之间变化。其中种子为1.62~5.11mg/g,果实为0.68~3.51mg/g。数据显示,叶硝基还原酶活性与蛋白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海拔较低的Ladakh地区(2500-2850m)发现的种类(M-2,8,13)比海拔高于2850m的种类具有更高的蛋白质含量(12.38~15.10mg/g鲜重),此外,在河畔生长的品种比丘陵斜坡上生长的种类蛋白含量更高。在荒芜的Ladakh地区,这种沙棘叶可能为人或动物提供多样的食物供给。可以鼓励农业或商业种植沙棘用于饲料。

  • 标签: 蛋白质含量 硝基酶活性
  • 简介:在大果沙棘一年生扦插苗移植生产工作,由于采用了大垄双行密植栽培,给人工除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用人工除草不但用工量过大,投资大,而且要损失很多苗木,因此,选择适合于沙棘嫩枝扦插苗除草方式方法,是我们育苗科技工作者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证明。应用除草剂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苗除草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根据一些除草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机制、产品特点,选择了几种除草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果尔除草效果好,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果尔 沙棘苗移植后除草 推广使用
  • 简介:通过对蒙古沙棘亚种优良品种与中国沙棘亚种优良类型F1代雄株的变异特性分析,建立了选择优良单株的标准,为叶用型沙棘选择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沙棘 叶用型 F1代 雄株变异特性 选优标准
  • 简介:本文证实了液态CO2与Nr-3(铂重整汽油萃取法)提取的沙棘生物活性物(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硬脂酸甘油酯、生育酚等)随着提取时间、粉碎方式和与提取方法的改变而改变。研究结果获得了最佳的沙棘果肉提取工艺,可在120min内获得90%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提取物。所获得的抽提物为含有天然软化剂与乳化剂的多维生素复合物,其物理化学特性对生物化妆品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CO2 Nr-3 沙棘化学组分 化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