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长汀县为研究区域,应用SPOT卫星数据对长汀县水土流失进行动态遥感监测研究,掌握2000~2003年这3年来长汀县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和治理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建水蚀区土壤侵蚀遥感监测的新方法,为实施《水土保持法》定期监测公告服务。

  • 标签: 水蚀区 土壤侵蚀 遥感 监测技术
  • 简介:三明市水土保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成立于1981年,市、县(市、区)两级设立13个水土保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13个水土保持监督站,2个水土保持试验站,2个水土保持监测站,现有水土保持工作人员62人。

  • 标签: 水土保持工作 三明市 生态环境 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 福建省
  • 简介:福建长汀县是全国丘陵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历史之久,面积之广、程度之重,危害之大,居全省之首。据1985年遥感普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近10万hm^2,占山地面积的37.7%。

  • 标签: 水土流失治理 长汀县 福建省 成效显著 滴水 丘陵红壤区
  • 简介: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的土壤农化系和原福建农业大学的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创立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陆续创办了土地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并于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

  • 标签: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环境学 资源 20世纪90年代 福建农业大学
  • 简介: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研究耕地资源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出福建生态型耕地开发整理模式,期望此项工作能取得更大成效.

  • 标签: 耕地开发整理 资源可持续利用 农业生态体系
  • 简介:本文根据水法提出的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的法定重要内容,应用水资源保护理论技术,初步提出河流水能资源开发的合理限度与发展模式的评价方法,分析蓄水式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的水环境效应。凡涉及到影响饮水安全的水电站,建议对其规划作进一步论证。

  • 标签: 水能资源 发展模式 福建河流
  • 简介:降雨侵蚀力是反映降雨引起土壤侵蚀的潜在能力.本文利用广东26个基本气象站点的多年逐日降雨资料,计算并初步分析了降雨侵蚀力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东降雨侵蚀力主要集中于4~9月份(雨季),其占全年的84.8%,根据季节分布特征,可划分为三个类型区:第一类型区分布于粤北、粤东北、粤西北的内陆山区,第二类型区分布于粤中、粤东和粤西部分地区,第三类型区分布于广东南端的电白、吴川和雷州半岛地区,各类型区之间的季节分布有明显差异;在降雨侵蚀力的年际变化上,1961~2001年间大部分地区呈现不同程度的正趋势,最大趋势系数(r)可达0.326,其年际变化特征与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相关.

  • 标签: 降雨侵蚀力 广东 土壤侵蚀 时间变化特征 降雨量 降雨强度
  • 简介:广东是我国崩岗侵蚀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流失量占广东水土流失总量的43%左右,造成的危害大,导致土地退化和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并且治理难度大,已成为广东山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广东崩岗侵蚀现状,分析了产生崩岗侵蚀的主要原因及崩岗治理的主要技术原理,对崩岗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崩岗侵蚀 防治措施 广东省
  • 简介:2006年12月2日山西水土保持学会在山西太原召开了第3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40多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出席。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副理事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刘震司长,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张文聪处长,山西科协关原成、郭振德副主席、苗洪泽部长,山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李光烈局长,北京林业大学王礼先教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岳金山副秘书长到会,山西水利学会秘书长郭志刚、农机学会副秘书长张建中、林学会秘书长于吉祥、农学会秘书长王海笑、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宋建民、生态学会秘书长刘增光等到会祝贺。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水土保持 水利学会 山西省 北京林业大学 秘书长
  • 简介:在水土保持工程坡面水系沟道断面设计中计算洪水时由于采用不同的公式,或同一公式应用不同的参数,导致结果差别较大。根据贵州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与实际,提出坡面水系工程沟道断面设计中洪水计算的两种方法:较大面积的修正推理公式法和较小流域雨洪计算公式法,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供设计参考。

  • 标签: 水土保持 坡面水系 沟道断面 洪水计算
  • 简介:水土流失是爪龙溪小流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的发展.通过对爪龙溪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即积极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动员群众,运用工程、生物和耕作措施,完善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通过对赣榆横山自然生态修复过程及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在低山丘陵植被修复过程中,阳坡、半阳坡植被演替趋势呈现以山红草+茅草+野山梅、山红草+贾莲子+茅草为主的两个群落类型,山顶以狗牙根+拂子茅+山菊花为主的群落类型。在较短的3年时间,随着植被群落的演替,物种多样性经初期的由高到低,2年后由低到高,而后逐步趋向稳定的变化过程,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其他地带性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相似。研究结果表明:生态自我修复在该地区实践上是可行的,只要再辅以人工补植,并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规民约相配套,即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地区的山清水秀。

  • 标签: 赣榆横山 生态修复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 简介:在分析“退耕还林”政策驱动下的农户土地转用决策机理的基础上,以江西丰城市的农户调查资料建立了“退耕还林”政策与农户土地利用变化的计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退耕收益补偿对比值对土地利用变化有显著的影响;(2)“退耕还林”政策中对土地产权的安排对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影响不大;(3)在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强度的影响因素不同,土地资源丰度、农户择业行为对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影响较大。并进一步就推进生态友好的土地利用方式、合理引导土地利用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退耕还林 土地利用决策 农户行为 土地利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