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流域概念在泰国沿用已久.之所以这么普及,是由于河流自上游地区流往下游地区这一概念容易被人理解接受.与小流域相关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利用及其有效性,环境退化问题等.针对现在工作举几个例子.上下游冲突是个全球性问题,其中水资源利用是个主要问题,还包括因为杀虫剂和其他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等.滥用土地,特别是在坡地上过度开发,可能会导致洪灾和山崩.在某些矿区,某些重金属,诸如铅等,对人体健康和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有些情况无法解决,而人们却无法从其他地区获得帮助.令人高兴是,在拯救河流方面已经出现了很好合作范例,如ThaChin地区做法,就可以作为其他类似个案范例.即使只有部分河流由于当地或周边地区的人为活动而造成污染,这些污染物最终也会流入大海.因此为环境庭各案处理而成立环境争议仲裁中心以及绿席,被视为泰国环境界一个良好进步.

  • 标签: 流域 泰国 环境 上游 污染 铅中毒
  • 简介:利用2009~2013年相关数据,在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上,运用熵权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引入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计算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并结合耦合度阶段与协调度类型划分标准对两者间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价。研究表明:从综合指数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波动较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变化比较平稳,且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小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增幅;从耦合度看,云南出现由农村生态环境滞后向城市生态环境滞后转变,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耦合度经历了从磨合阶段到高水平耦合阶段变化,两系统间发展方向越趋有序,关系越趋稳定;从协调度看,云南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类型从低度协调转变为中度协调并最终呈现良好协调发展态势。

  • 标签: 城市生态环境 农村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云南省
  • 简介:人口、粮食、贫困、环境四大问题之间,人口对其他三个问题都有压力。粮食与环境之间存在激烈相互冲突,如何在不破坏环境情况下将粮食产量最大化是重要课题。贫困却使得人口增长,而粮食缺乏加剧了这一过程。对于贫困—人口—粮食—环境体系而言,解决人口问题是最主要方法。

  • 标签: 关系体系 人口 粮食 贫困 环境
  • 简介:为了寻找适合闽江流域径流趋势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径流特征,基于闽江流域4个控制水文站近61a(1950--2010年)月径流资料,采用TFPw—MK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径流演变趋势,并与MK、PW—MK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由于序列普遍存在自相关,TFPw—MK比较适合闽江流域径流趋势检测,且序列自相关系数是影响检测结果关键因素。2)闽江流域近61a径流演变主要趋势为年径流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汛期和春季径流以下降趋势为主,非汛期、夏秋冬季径流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趋势显著,月最大和月最小径流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且多数站点趋势显著,同时序列长度对趋势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径流 TFPW-MK 时间尺度 自相关系数 闽江流域
  • 简介:崩岗侵蚀产沙是崩岗侵蚀研究重点。本研究对典型崩岗进行采样、分析,筛选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利用组合指纹对崩岗侵蚀产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次崩岗土体理化性质有显著差异,利用无参检验和多元判别分析筛选出粘粒含量、Fe、K为最佳指纹因子组合(累积判别率大于90%),说明指纹可用于崩岗侵蚀产沙来源研究。同时利用多元混合模型得出侵蚀产沙中超过50%泥沙来源于红土层和砂土层,这表明该崩岗还处在发展阶段。

  • 标签: 崩岗 泥沙来源 组合指纹法
  • 简介:测钎具有布设简单、实施灵活、选材方便、成本低廉优点,在土壤侵蚀监测,特别是生产建设项目土壤侵蚀监测工作中应用广泛,但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局限性。根据测纤可测量精度及其测定原理,从理论上推算适用测钎土壤侵蚀模数最低阈值,对提高土壤侵蚀监测精度具有现实意义。结果表明:使用测纤进行土壤侵蚀监测,月度、季度和年度监测值可适用土壤侵蚀模数最低阈值分别为1452、484和121t/(km~2·a),低于该阈值,监测数据精度不能保证。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土壤侵蚀监测中,土壤侵蚀强度低于此阈值地区或时段,宜采用其他监测方法,以确保土壤侵蚀监测结果精确性。

  • 标签: 测钎法 土壤侵蚀监测 精度 最低阈值
  • 简介:“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次生灾害使当地植被毁坏严重,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适用于地震灾区复杂立地条件植被重建。在研究灾区植被破坏类型基础上,将损毁植被坡面划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土石边坡3种类型,并对不同坡面进行微立地因子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植被恢复技术,促使灾区尽快植被重建,并为微立地因子植被恢复完善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汶川地震 微立地因子 植被恢复 坡面
  • 简介: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美制LI-1600稳态气孔仪,对黄土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火炬树蒸腾速率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该研究目的是为分析该地区火炬树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和火炬树最适水分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火炬树蒸腾速率日变化平均值为4.895μg.cm-2.s-1,呈双峰变化曲线。②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和叶水势对蒸腾速率有相应影响,但相对湿度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是很明显。③火炬树能适应干旱环境是由于叶水势降低导致气孔导度减少,从而通过减少蒸腾耗水来达到适应干旱目的。

  • 标签: 火炬树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 简介:以水土保持学、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提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概念。认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价值估算是在特定尺度和区域范围内,将水土保持措施为人类和社会提供服务进行货币值计量研究,具体评价内容包括保持和涵养水源价值、保持和改良土壤价值、固碳供氧价值、净化空气价值、防风固沙价值、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等6个方面。针对水土保持措施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不同表现形式,采用市场价值、影子工程、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等多种价值评估方法,以2004年全国水土流失新增综合治理面积为例,对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进行估算。初步估算出水土保持措施带来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2117.8亿元,其中,保持与涵养水源价值为406.0亿元,保持与改良土壤价值为889.9亿元,固碳供氧价值为106.9亿元,净化空气价值为183.2亿元,防风固沙价值为172.0亿元,维持生物多样性价值为359.8亿元。在各项价值中,保持与改良土壤和保持与涵养水源价值最为突出。

  • 标签: 生态服务 价值 水土保持 经济评价
  • 简介: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极端受损生态系统,为避免其再度恶化,需采取紧迫措施。利用典型对应分析(CCA)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乌海市为例,用景观指数对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有着极其紧密联系,地貌、土壤这类环境因子对植被分布影响要大于海拔、坡度这类大尺度环境因素;因此,用GIS结合CCA对植被与环境关系研究是有效,对采取更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系统有所帮助。

  • 标签: 典范对应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分布 环境因子 乌海
  • 简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历经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可划分成多个阶段,稍不注意易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利用层次分析建立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层次分析辨识模型,量化水土保持管理指标,确定水土保持管理优先考虑对象,供政府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及社会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 标签: 水土保持管理 层次分析 开发建设项目
  • 简介:通过对宁德市区水质和排污现状调查评价,以及近、远期废水量预测,并针对各种类型水域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市区环境承载能力,为当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 标签: 水质调查评价 污染物预测 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水环境承载能力
  • 简介: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01年5月,其前身分别是原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和原福建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系.福建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创立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需要,陆续创办了土地管理和农业环境保护专业,并于1994年更名为土地与环境学系.

  • 标签: 福建农林大学 农学院 环境学 资源 20世纪90年代 福建农业大学
  • 简介:实现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内涵,建立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出经济和环境两大子系统主成分,得出经济与环境系统综合得分X、Y,利用协调度公式计算1996-2009年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结果表明这一时期厦门市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程度分为四个阶段:①1996-1999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基本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和经济系统都在不断发展,两者协调关系在发展过程中调整;②2000-2002年属于环境主导型初级较协调阶段,尽管环境系统得分有所波动,但是环境和经济系统协调度快速提高,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进入较协调阶段;③2003-2005年属于环境主导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度得到不断优化提升;④2006-2009年属于环境一经济转换型较协调阶段,这一阶段经济系统得分保持上升,环境系统得分却出现先升后降态势,经济发展逐渐转换为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主要动力。

  • 标签: 协调度 环境 经济发展 厦门
  • 简介:福建省矿业开发为国家及福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给福建生态环境带来较严重负面影响。由于观念、法制、管理、经济技术及对矿山地质环境认识不足等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给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尤其是开采金属、煤矿大中型矿山及群采矿区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已影响了地方经济和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总结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其恢复治理措施与成效,为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整治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矿山地质环境 土地复垦 废水 废渣 矿山地质灾害 治理恢复
  • 简介:广东省兴宁市在创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石马河小流域示范工程中,坚持组织发动群众,做到领导和群众运动相结合;落实治管责任,做到权、责、利相结合;坚持科学治理,做到治理和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依法行政,做到宣传与执法相结合等“四个坚持、四个做到”,按照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十百千”试点小流域要求实施,取得拦泥蓄水、经济增产丰收、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等显著效益,开创了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 标签: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 示范 小流域
  • 简介:采用实地调查与遥感材料分析相结合方法,引入土地荒漠化程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系数,在确定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荒漠化程度和分布格局基础上,分析土地荒漠化对赤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结果表明:1)赤峰市荒漠化区域内,荒漠化土地面积比例达到76.66%,其中草地荒漠化面积比例最大,未利用地和草地荒漠化程度最高,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比例和程度相对较小而低;轻度、中度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耕地、林地和大部分草地中,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未利用地和少部分草地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比例较大且程度较高地区为林西县、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敖汉旗和阿鲁科尔沁旗,土地荒漠化面积比例最小且程度最低地区为红山区。2)土地荒漠化使赤峰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降低了79.9241亿元/a,其中敖汉旗、翁牛特旗、巴林右旗和阿鲁科尔沁旗降低量较大,分别为16.6394亿、16.3974亿、15.3927亿和13.6589亿元/a,林西县降低率最大,为23.47%,红山区降低量和降低率都最小,分别为0.0411亿元/a和2.63%;全市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降低量最大,为17.8677亿元/a,食物生产价值降低率最多,为20.65%,娱乐休闲价值降低量和降低率都最小,分别为2.3139亿元/a和13.34%。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荒漠化 赤峰市
  • 简介: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支撑作用和承载能力,对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生态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浙江省相关统计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15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5~2014年,全省水资源承载力逐渐呈上升趋势,且波动变化。同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作为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现实依据。

  • 标签: 因子分析法 水资源 承载力 评价
  • 简介:环境治理和保护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在分析三明市水环境存在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对策措施。

  • 标签: 三明市 水环境 对策措施
  • 简介:自1998年以来,我市洪旱灾害交错频发,造成农业重大损失,制约了建瓯市经济发展。尤其是2006年“6.6”全市城乡暴发洪灾,大小流域全局性受灾严重,灾后痛定思痛,进行认真的反思,本文试图通过洪旱灾害成因分析,摸索成灾规律,寻求从根本上防治灾害之途径,并提出防治灾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相关措施,以达到防灾减灾之目的,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 标签: 农业 生态环境 状况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