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在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土壤侵蚀机制、土壤侵蚀模型、水土保持措施防蚀功能、水土保持的环境效应,以及水土保持关键技术等方面,提出了2020年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和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和对策建议.

  • 标签: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侵蚀模型 关键技术 环境效应 中国 中国
  • 简介:在分析晋城市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水土保持工作实际和水土保持规划要求,提出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以期为晋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 标签: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划分 晋城市
  • 简介:宜昌市陵区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西陵峡畔,严重水土流失是长期以来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如何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采取重点治理与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与重点管护结合、生态修复与科学研究结合、国家投资与自筹资金结合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和借鉴。

  • 标签: 水土流失 生态修复 重点治理
  • 简介:本文在介绍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原划分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复核划分的必要性。依据最新的水土流失定量监测成果和复核划分原则,结合南京市水土保持特点,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进行了复核划分。划分结果为确定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478.27km~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515.75km~2。针对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分别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更快、更准、更有效地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土流失 重点防治区 复核划分 对策
  • 简介:自2003年来,在国家水利部、财政部的关心支持下,赣县实施麂山项目区赣江上游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91.48km^2,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前的100.65km^2下降到41.01km^2,下降了59.25%,年土壤流失量下降了62.08万t,保土减沙效率达70.3%。同时发展了流域经济,改善了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新农村建设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总结形成了赣县特色的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经验体会: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创新思路,加快治理步伐;加强管理,规范建设程序;科学治理,建设精品流域;严格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强化监督,巩固治理成果。

  • 标签: 水土保持 重点治理 成效经验 赣县麂山项目区
  • 简介: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个方面,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带来的生态效益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天保工程实施期间,调节水量和固土量分别增加157.57亿和2.38亿t,保肥物质量、固碳量、释氧量及林木积累营养物质量分别增加1717.74万、1573.03万、3808.19万和127.83万t,提供负离子增加6.70×1025个,吸收污染物(SO2、HF、NOx)增加4.29亿kg,吸滞TSP增加1473.32亿kg;2)每年天保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6366.45亿元,相当于天保工程总投资的3.53倍。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的实施,显现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以期为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重点国有林区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生态效益 东北 内蒙古
  • 简介:全国各地均以县为单位,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福建省上千个乡镇中,近300个乡镇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乡镇是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为加快治理步伐,2013年福建省挑选出百个重点乡镇,率先将水土流失的治理重点从县延伸至乡镇,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新经验。武夷山市兴田镇作为100个重点乡镇之一,遵循"大封禁、小治理,栽种树、涵水源,建挡墙、保安全,优环境、利民生"的原则,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标签: 乡镇 水土流失 治理 措施
  • 简介:为了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体现重大生态工程的巨大作用,实现林业及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依据LY/T1721—2008《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保育土壤物质量及价值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截至2015年,9个优势树种固土和保肥总量分别为13.17亿t/a和8203.72万t/a,比天保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2.36亿t/a和1738.23万t/a;2)9个优势树种固土和保肥总价值分别为905.29和2408.92亿元/a,比天保工程实施前分别增加455.44和699.69亿元/a;3)桦木林和阔叶混交林固土效益突出,而红松林和樟子松林固土效益不显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保肥效益均最好,樟子松林保肥效益较差;4)对森林实施保护,能有效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使森林保育土壤生态效益得到相应的提升。研究为评估天保工程区森林的其他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后续天保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天然林保护工程 东北和内蒙古 重点国有林区 保育土壤 生态效益
  • 简介:西南大学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隶属于西南大学科技处,并取得了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研究所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在职人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

  • 标签: 水土保持规划 研究所 大学 西南 设计 水土保持方案
  • 简介:大沙坝水库工程建设征地涉及4个镇9个村,规划水平年生产安置人口1011人,搬迁安置人口870人。农村移民安置是水库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工程特性和移民概况,结合水库淹没和建设征地影响分析结果,对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移民安装规划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经济性,既能满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又能创造宜居环境。

  • 标签: 大沙坝水库 建设征地 移民安置 规划设计
  • 简介:泉州市人均耕地面积仅0.025hm2,耕地占补平衡压力大.本文针对泉州市的实际情况,分析土地开发整理的潜力、目标,重点区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分布状况,以及补充耕地资源的途径,以引导土地开发整理方向和结构,形成规模积聚效应.

  • 标签: 耕地 资源 土地开发整理
  • 简介:崩岗具有分布广泛、发展迅速、难以治理、危害严重等特点。本文依托兴国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崩岗侵蚀劣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结合项目区自然现状和治理方向,对不同类型的崩岗进行了分类设计,形成生态功能提升与民生改善的崩岗治理模式,在减少崩岗危害、恢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崩岗,发挥其综合效益,为推动南方红壤区崩岗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崩岗 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 兴国县
  • 简介:小流域是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本单元,开展小流域划分并确定其防治方向对县域水土保持规划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以国家级重点治理区沂源县为对象,通过遥感调查、模型计算、资料收集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掌握区域现状和水土保持需求,以小流域为单元,提出县域水土保持布局及措施配置。主要结果如下:1)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765.99km~2,占46.83%,以轻度侵蚀为主,主要分布在县域东南部、西南部以及东北部等区域;2)全县划分小流域68条,平均面积为24.06km~2,沟道密度1.87~2.99km/km~2,45%的小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比高于50%;3)根据小流域特征和水土保持需求,全县划分为4个水土保持分区,提出了"三带三片"重点布局;4)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1条,以封禁治理为主,占55%;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47条,其中东北部以封禁治理为主(45%),东南部以经济林果为主(60%),西南部以封禁治理(35%)和梯田工程(30%)为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县级水土保持布局和措施配置研究,可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 标签: 小流域 水土保持规划布局 预防保护 综合治理 措施配置
  • 简介:运用生态价值服务功能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导致的区域生态价值功能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给区域环境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根据规划标准,始兴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2005年的35.46亿元减少到2020年的35.42亿元,生态价值净减少0.04亿元,减少量只占2005年的0.11%,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基本保持稳定。

  • 标签: 土地规划 环境 评价 始兴县